在王晶足够大胆的电影世界里,尽情调侃,而周星驰电影与王晶一脉相承,但又脱离王晶,自成一派。

在我看来,周星驰的电影有这样两点特色,足够光怪陆离,也足够小人物,且有独立人格。

比如在《大内密探零零发》、《食神》、《功夫》、《西游》、《美人鱼》等电影中,全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这种或天真或过头的幻想,也成为了当时的笑点之一 。比如大内密探中诸多有意思的发明创造,比如食神中有特色的美食,比如如来神掌,狮吼功等功夫创意,把创意变成笑点,融合到电影中,确实不多见。

另外一个,是足够小人物,比如《喜剧之王》、《功夫》、《少林足球》等等,都是小人物做梦,并实现愿望的故事。而如何逆袭,不仅仅是得到了绝世武功,高人指点,更是一群小人物一起做梦的故事。于是尹天仇有了柳飘飘,史蒂芬周有了火鸡,星爷有了阿梅……当然了主要是他们还有一帮猪队友。

小人物的囧态被称之为笑点,如今的说法大概算的上是自黑,而这种自黑式的喜剧笑点,往往让人看了笑中带泪,为何?

这个人太搞笑了,哈哈哈,呐,这个人好像我,啊,哭唧唧!!!

看透小人物的悲苦,却以轻松幽默的方式阐释,大概只有经历过从小人物到有所成就,还可可笑着调侃,却也不再轻易相信这个世界的人,才可笑中带泪写完整个故事吧。毕竟,在泥里翻滚打磨,最后冲破泥土,却宣扬的不是所谓成功学,而是一种偶然的嬉笑怒骂,不禁荒诞。

此外,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中虽荒诞搞怪,但不乏全面性和完整性,所谓的无厘头如果放到整个故事内容和故事背景看,则会发现并非没有逻辑,而是需要通篇来看,仔细琢磨其中深意。另外,也很想提到的一点是,当时很多喜剧电影的结尾,就算升级打怪也需要自己独自领悟其中真意,这样设定个人很喜欢,因为人的经历本就是个人领悟的结果,而非他人帮其完成,个人领悟更显内化,也更为完整,意在我把我自己揉碎了,混到泥里,供他人欢笑,但同时也在告诉他人,这些欢笑是我领悟的,也同时是我如今脱离开后的会心一笑,既出事又入事,既亲密又疏离,嘲讽与反嘲讽一气呵成。

相比如今电影多借助外力,使得小人物的成功往往立不住,同时又少了很多悲闵的意味。

有大多屁股穿多大裤衩

终于写到了每年春晚都会上一遍热搜的本山大叔,之所以用这句话,大概是因为王导的《一代宗师》道尽了这位真正草根出身的大家,身前与身后之事吧。

之所以把本山大叔放到这一章节写,大概是因为本山大叔以个人角度看有关于喜剧的承上启下的意义。

意义一,在于本山大叔的跨界。如今,从喜剧形式上,我们看到多种多样的门类,然而印象里引领先锋的,是本山大叔。其实潘长江和赵丽蓉老师也先后在电影电视剧小品舞台上大放异彩,而真正被广大人民所熟知,流传甚广的,比如《马大帅》、《刘老根》、《乡村爱情》,都将东北小品的精髓传递出去,赵本山也将白云黑土这类人物,逐渐脸谱化,甚至生成了东北喜剧的特色,并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出去。

而本山大叔逐渐将小品延展至影视剧领域,让喜剧不仅仅停留在舞台上,而是大踏步地进入到了生活化,场景化之中。

之前文章中所言,都是电影手法来展现喜剧形式,虽然小品的表现形式与电影多有不同,但并不妨碍小品与影视剧相结合,来完善喜剧的表达形式。这种形式让马大帅,药匣子、刘能、宋小宝、尼古拉斯赵四等一众人物鲜活了起来。

意义二,对于几类人群的笑料。在东北小品中,不乏光棍、寡妇、瘸子、胖子、矮子等一类因个人身体及性格特点所营造的笑料。很多人批判,到不如说,他倒出了很多人关于笑的那些小伎俩——欺负弱者与嘲笑他人缺点。

都说周星驰和王晶的电影中,也有很多欺负弱者以及嘲弄他人缺点的戏码,但他们中很多经典片段,多是以主角自身为带入,先进行自我嘲弄,或者有确定的“个人”被嘲弄,却反被捉弄的戏码。而东北喜剧小品中,诸多喜剧元素产生的戏码则是通过嘲弄他人获取的,而嘲弄他人获取的是什么,是身为主角自以为是的抖机灵,小算盘,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讽刺与嘲笑。所以,个人来看,只是角度不同,本质的喜剧弄“殊途同归”。

意义三,北方喜剧南下。因为个人是北方人,祖辈都是东北人,所以北方人大部分人都认赵本山,也都喜欢赵本山。但东北喜剧除了借助春晚舞台家喻户晓外,还通过各类节目,脱口秀、综艺、影视剧等形式,逐渐南下,让东北喜剧不再北热南冷,而是达成一统。东北喜剧中的反串扮相,歌舞演绎,大幅度动作演绎等,与其他类喜剧融合,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虽然东北喜剧依然风格化突出,但不乏与其他喜剧类型相互补充融合。

我想,这大概也是王家卫导演《一代宗师》请他演大哥丁连山的原因吧。北方武术南传,与南方各派系融合一体,形成一统,只是这一统,需要融合,也要包容,需要眼光计谋,还有宽容的智慧。

大概东北小品中,如今依然有人抱有诟病,但其中宽容的智慧,怕是早已淹没在了一众哈哈哈的笑声之中了。

而今,本山大叔又通过刘老根大舞台的片段重新火了起来,殊不知他已离开舞台中央好多年了,但看他依然精神的拉着二胡,与众人合唱,大概可知,大风大浪中走过的草根小人物,内心大概是平静的,曾经望而却步的大舞台,置身其中,中个心酸只有自己知晓。

高手在民间,大概说的,不过是,吃只烟,熬下羹的细致活,而是自己早已织好的大幕,又亲手撤下,独自离开,不留只言片语。

小鲜肉演电影为什么这么烂(二把刀影迷闲话喜剧)(1)

小鲜肉演电影为什么这么烂(二把刀影迷闲话喜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