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记载“石斛,其茎状如金钗之股”故有金钗石斛之称。金钗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是载入各大医书典籍中的“中华瑰宝”,唐朝开元年间被道家经典《道藏》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被《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名医别录》等古代医学名著和现代中医药药典《中国药典》广泛记载。

金钗石斛的显微鉴别(科普小课堂金钗石斛对比)(1)

【 外观 】

外观:茎两头细小,中间粗壮,整枝扁平状,色泽金黄,形如古代“发簪”金钗,故称为“金钗石斛”,生于石壁上,茎丛生,金钗石斛花的颜色为粉白色,并且前段逐渐偏向紫红色,每朵花有六片花瓣。其他石斛茎丛生,圆柱形,茎叶多呈翠绿色。

【 成分 】

石斛碱是石斛的标志性成分之一,据统计,金钗石斛在所有石斛中石斛碱含量最高,尤其是贵州赤水所产金钗石斛,经检测,其石斛碱平均含量在0.8%以上,最高达1.82%。(中国药典规定不得低于0.4%),其他石斛主要含多糖,这也是金钗石斛苦,其他石斛不苦的原因。越苦的金钗石斛,说明石斛碱含量越高,其药用价值也越高,所以在药用价值上金钗石斛更胜一筹。

金钗石斛的显微鉴别(科普小课堂金钗石斛对比)(2)

【 口感 】

由于金钗石斛富含石斛碱,微苦回甘,其他石斛则是富含石斛多糖,微甜,有粘性,其中金钗石斛中的石斛碱抗流感及抗炎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 产地 】

金钗石斛的显微鉴别(科普小课堂金钗石斛对比)(3)

金钗石斛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以贵州赤水所产为最佳,为“道地药材”,其他石斛集中在云南、广西、江浙一带。

【 生长周期 】

赤水金钗石斛从组培到采收需历经8年,其中组培一年、训化两年,丹霞石上自然生长五年后采收,其他石斛一般1-2年,生长期比较短。

【 生长方式 】

金钗石斛一般生长在石头上,尤其是信天金钗石斛大多生长在野外丹霞石上,不施肥、不打药,极少人工干预,丹霞石还有丰富的矿物质成分,为金钗石斛的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他石斛则是以大棚和树上种植居多,营养成分大打折扣。

金钗石斛的显微鉴别(科普小课堂金钗石斛对比)(4)

【 加工方式 】

金钗石斛采用超低温冻干技术,完整保留其有效成分,其他石斛多以烘干或晒干,营养成分流失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