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这样一句老俗话“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这个老俗话同时作为一个风俗,很多人都忌讳正月里理发。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1)

这句俗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正月里理发是不是真的会死舅舅?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里?今天咱们就一起追根溯源,聊聊这句老俗话的出处和意义。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2)

明末清初,清军入关,要求汉族人民一律和他们一样,把头发剃掉,只留脑后一小撮,编成辫子。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3)

清政府的这一政策遭到了广大汉民的强烈反对。大家知道,古时候人们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虽然长在自己身上,自己也不能随便处理,否则是对父母的大不敬。

而清政府的这道“剃发令”无疑在和千百年流传的孝道作对,同时由于清朝是满族人掌权的政府,这让很多汉族人心生不满,十分怀念前朝,当时有句口号“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于是就有汉民集体聚集抵制清政府的这道“剃发令”,表明自己思念前朝,不忘旧君的信念。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4)

清政府为了稳固地位,保证政令畅通,于是就对这些拒不剃头的“刁民”进行了残忍的杀戮。在清政府强大的淫威和压力下,汉民为了活命不得已,都去剃了头,在脑后留了被外国人嘲笑为“猪尾巴”的小辫。

但是在民间抵制的声音依旧没有断过,为了避免蓄发表达思念前朝的做法,再遭到清政府的清算,引来杀身之祸,汉民从一开始强烈反对的激进做法,变成了隐蔽的反抗。他们用“正月不剃头”的做法,来表达对前朝和旧君的思念。于是民间就有了“正月不剃头是‘思旧’的意思”。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5)

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口口相传,以讹传讹,就发生了口误,“思旧”被误传为“死舅”了。这个传统被传的完全变了样,成了今天我们听到的老俗话“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了。由此可见,这句老俗话就是误传,根本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正月里完全可以理发,理发对舅舅的生命也不会产生任何不利的后果。

上面这个说法是比较官方的一个解释。但是关于“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版本,但是真实度就无法探究了。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6)

据说古时候有个理发匠,小时候父母双亡。是舅舅含辛茹苦把他养育成人的。

他长大后也十分孝顺舅舅,而且每到过年的时候,都会用自己精湛的理发手艺,好好地给舅舅剪个头发。后来舅舅去世后,每到过年的时候,这个理发匠看到自己的理发工具就想起舅舅来,一个正月里都不出来为别人理发,为不能继续孝顺舅舅懊恼,伤心。

正月剃头死舅舅真相来了(老俗话正月不理发)(7)

后来人们就把“正月里不理发——思舅”,来歌颂理发匠的贤孝之举,但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思舅”变成了“死舅”,褒义变成了贬义,成了“正月不理发,理发死舅舅”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个传说,“正月里理发死舅舅”都是一种无稽之谈。根本没有任何的科学道理。完全就是以讹传讹的结果。正月里剃头理发,和舅舅扯不上半点关系,完全是汉字谐音闹出的误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