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香港媒体曝出一张著名香港演员郑则仕的照片,因为糖尿病暴瘦而略显苍老的面容,再配上夸张的文案,看起来显得十分恐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肥猫张卫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肥猫张卫健(珠宝工转行成影帝)

肥猫张卫健

前段时间,香港媒体曝出一张著名香港演员郑则仕的照片,因为糖尿病暴瘦而略显苍老的面容,再配上夸张的文案,看起来显得十分恐怖。

但在上月底,郑则仕与好友聚餐的照片在网上爆出,照片中的他与之前被爆出的消瘦形象判诺两人,看照片明显精神状态极佳。

郑则仕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字,你一定认识。

那就是:肥猫。

他曾两度获得香港金像奖影帝,也在风光时迎娶小14岁娇妻,现在却无人问津。在潮起潮落之中,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上个世纪的香港,还有很多住在屋顶的人。他们用木条,搭成简易的板房,对于住在里面的人来说,那就是他的家。

儿时的郑则仕就是在木板房里度过的。由于房子太小,家里又人口众多,作为长子,郑则仕便主动要求住到楼顶,在那冬不避风,夏不避雨的“家”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郑则仕的父亲是码头工人,靠帮别人装卸货物挣钱,母亲则是佣人。父母二人,靠着微薄的收入,养活着郑则仕几个兄弟姐妹。

由于经济困难,没有办法同时供几个孩子上学,所以,郑则仕读到初中便没再继续,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其他姊妹。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小小年纪的郑则仕只好去打工补贴家用。

虽然郑则仕年纪小,不过好在他块头较大,所以求职路上也颇为顺利。

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又初入社会,他能找的也只是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

最开始,他做过一段时间的厨房杂工。后来,他听说做珠宝很赚钱,便到珠宝店去做学徒。

二、人穷志不穷

那时的郑则仕,可以说是香港底层贫民的缩影。从他的身上,几乎能看到当时香港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眼前无光,终日忙碌。

原生家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人生,除非天上掉馅饼,否则,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狭小的屋顶木棚里。

但郑则仕和其他人,似乎有所不同。他喜欢做梦,遥不可及的梦。

他的梦想是当明星。

从小,郑则仕就梦想着成为一名明星。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篇关于梦想的作文,他的作文名称就是《我想当明星》。

但很快,他这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就被嘲笑了。嘲笑他的,就是那位布置作文的老师。

老师看到他的作文后,批评他爱慕虚荣,还逼着他把梦想改掉,重新写一篇。

不知道那位老师后来看到拿了影帝的郑则仕,会不会想起当年他的所作所为。总之从那以后,郑则仕再也不轻易将这个梦想透露给其他人了。

但这个梦想,依旧埋在郑则仕心里,从未改变。出了社会后,郑则仕也一直在寻找机会。

郑则仕是幸运的,那时,几大影业公司之间竞争很厉害。为了挖掘新人,影业公司经常会举办演员训练班。

1972年,长弓影业公司举办了第一期演员训练班。郑则仕心动了。 他向父母说了这件事,不出所料,这个想法遭到了父母的一致反对。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无异于痴人说梦。还不如好好当学徒,以后还能有个混饭吃的手艺。

但一向懂事听话的郑则仕,这一次没有听他们的,他毅然决然地去报了名。

几年后,无线电台举办“声宝片场之演技比赛”,郑则仕获得了第一期总冠军。最后顺利签约无线电台。

三、草根的逆袭

郑则仕可以说是最不靠脸出道的明星。1米76的身高,却有着两百多斤的体重,放眼整个娱乐圈,也很难找到几个。

所以一开始,郑则仕演的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

为学习更多东西,郑则仕在当演员时,还向导演毛遂自荐应聘副导演,虽然没有工资,但郑则仕却十分努力。

也是在那段时间里,他学会了很多技能,包括剪辑和拍摄等,为以后自己做电影打下了基础。

直到1979年,他出演了第一部无线电视剧作品《四眼神探》,在里面担任主演。后来又接连出演了一些喜剧片,不过反响都没有很大。

直到1984年,他凭借着精湛的演技,以《失婚老豆》首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这也为他的演艺之路打了一剂强心剂。

局势的扭转是在1985年。

那一年,郑则仕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悲情剧《何必有我》,而这,也是“肥猫”这个名字的出处。

在剧中,他饰演一位命运多舛的弱智少年“肥猫”。

为了演好这部剧,他下了很大功夫。多次拜访福利院,去观察和记录弱智人士的行为举止以及生活方式;也查阅了很多资料,还舍身置地的练习了三个月之久。

最终,郑则仕凭借这部剧夺下了第五届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奖杯。

也是这部剧,为郑则仕在内地打开了市场。

感受到成功的利好之后,郑则仕又接连拍了几部《肥猫》系列电视剧。每一部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几年之后,他遇到了妻子林燕明。

他俩的求婚仪式还颇为有趣。

那时,两人已经交往了好几年。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有人拿出一枚戒指,要懂行的郑则仕鉴定,郑则仕拿过来评价了一番之后,顺势就戴在了林燕明的手上。

林燕明问他何为?

郑则仕反问:喜不喜欢?

林燕明说:当然喜欢。

郑则仕便答到:喜欢那就一直戴着吧!永远不要摘下来。

没过多久,两人举办了婚礼,大摆69桌,来参加宴席的,无不是的名流贵客。

这本是一段小插曲,但却能看出,那时的郑则仕,究竟有多风光。

1996年,凭借《三个受伤的警察》郑则仕再一次摘下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一时间,郑则仕成为了香港最炙手可热的演员。

但,那时的郑则仕,一定想象不到,几年后的他,会变成另一幅模样。

四、人生如戏

随着演艺事业的发展,郑则仕似乎不再满足于只做演员。

当时,香港的电影行业还依旧蓬勃。郑则仕便和朋友合资,创办了一家电影公司。

一开始,凭着在电影行业积攒下来的口碑与人脉,郑则仕的电影公司经营得有声有色。但很快,他就因为投资失利,把前期挣的钱都赔了进去。

此时,合伙人见情势不对,便迅速撤资抽身,剩下郑则仕独自一人负债上千万。

坊间传闻,那时张卫健还是郑则仕旗下的一名艺人,但投资失败后,为了尽早弥补空缺,郑则仕只好挪借张卫健的薪酬,最后被后者发现,大闹了一场,不欢而散。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是在那段时间,郑则仕才真正明白这句话。

彼时,他是熠熠生辉的金像奖影帝,前途无限,但此时,他只是个投资失败的穷光蛋,稍微靠近都有可能沾上霉气,所有人唯恐避之不及。

为了尽快还清债务,郑则仕只好去接一些来钱比较快的剧本,这件事被刘德华知道后,不仅聘请他作为自己新剧《兄弟》的制片人,还邀他共同出演电影。

也是在那时,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郑则仕也一直都很感恩刘德华。

好在,靠着这些年的打拼,郑则仕逐渐还清了债务。

或许是见过了人间百态,现在的郑则仕把重心都放在了家庭之中,不再眷恋电影和娱乐圈,只有碰到了心仪的剧本才会重拾旧业。

或许就如他所说,作为演员,能让观众喜欢和认可,那就足够了。

直接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输入“郑则仕 ”,在作为演员的时间里,他塑造的“肥猫”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郑则仕来说,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