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人工心脏瓣膜为什么有发炎的?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人工心脏瓣膜为什么有发炎的(心脏病患者有救了)

人工心脏瓣膜为什么有发炎的

■项目名称: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领衔专家:徐志云,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动脉瘤、先心病的外科治疗;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联合专家:上海长海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师韩林;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副主任医师陆方林、王军;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副教授刘晓红;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唐昊、宋智钢、唐杨烽、张浩等。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被认为是心脏瓣膜疾病的根治方法,围绕人工瓣膜的换代和置换技术的创新,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医学科研团队发力的重点。

凭借成功研发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L短柱瓣和C-L双叶瓣及一系列创新技术的应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徐志云及其团队斩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徐志云正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在每年主刀的500例心脏及大血管手术中,徐志云发现,需要换瓣的人数在逐年增多,由于人工心脏瓣膜大多从国外引进,费用高昂,很多患者无力负担,于是我们团队就萌发了自主研发人造心脏瓣膜技术的想法。”从萌生想法到国际首创的C-L短柱瓣,在老主任张宝仁和现任主任徐志云的带领下,团队攻坚克难了22年。

上世纪90年代,进口人工心脏瓣膜售价约1.3万元,随着徐志云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制成功,售价仅为3000元的C-L短柱瓣投入临床应用,填补我国第三代人造心脏瓣膜空白的同时,也迫使进口产品大幅降价。

徐志云和他的团队并未停下创新的步伐,2015年,该团队研制的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第四代人造机械瓣应用于临床。由此,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生产双叶机械瓣的国家。

此外,徐志云和他的科研团队还聚焦疑难、复杂、危重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开发了15项新技术,徐志云表示,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手术疗效,手术成功率提高至97.5%,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带来希望。

“医学研究是不可穷尽的,以后还要继续做心外科治疗技术方面的创新,前方还有着更多的未知等着我们去攻克。”如今,徐志云和他的科研团队依旧奋斗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实习记者 孙宝光 上海长海医院 邱志涛)

编辑:步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