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故事分享会昨日举行,现场温馨感人

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扶残助残是我会一辈子坚持做的事)(1)

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上台领奖。

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扶残助残是我会一辈子坚持做的事)(2)

赖江南收到姐姐送上的花束。

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扶残助残是我会一辈子坚持做的事)(3)

杨冬梅(右)与吴连枝初次见面。

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扶残助残是我会一辈子坚持做的事)(4)

现场观众聚精会神。

因为有爱相随,残疾人的生活也充满光明。昨天上午,厦门市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故事分享会在厦门日报报业大厦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社长李泉佃,市委文明办副主任田承洋,市残联副理事长蒋鸣,厦门晚报社社长、总编辑唐亚强,厦门晚报社副总编辑吴慧泉等主办单位的领导为获奖的好心人颁奖。四名获奖代表分享他们在扶残助残过程中的感动。

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评选活动由市委文明办、市残联、厦门日报社联合主办,厦门晚报社承办。活动的候选人全部由市民推荐,从5月16日至6月28日,本报先后刊登了21名扶残助残好心人(含集体)的故事。

文/记者 谢雨真 戴懿 图/记者 刘东华

一束鲜花

弟弟分享助残故事

姐姐捧花束送惊喜

赖江南、市图书馆、刘宁、杨冬梅作为获奖代表,分别分享了他们的扶残助残故事。

赖江南曾是优秀的飞镖运动员,7年前,他答应协助市残联在残疾人群体中发展飞镖运动。7年来,赖江南倾囊传授飞镖技艺,我市残疾人飞镖运动因此取得巨大进步,获得2010年全国残疾人飞镖比赛团体冠军、福建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飞镖比赛团体冠军等。

“这是我一生中最荣耀的事!”赖江南说,获评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让他感到很幸运。与残疾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也学到了他们坚强不屈的精神。赖江南特意对台下的残疾人鞠躬,并用手语对聋哑人弟子表达谢意。

分享结束后,赖江南的姐姐赖春草捧着一束百合送上舞台。赖春草说:“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悦,为他骄傲。”这个意外惊喜,让赖江南很感动,也让现场观众感到温暖。

一个拥抱

好心人因助人相识

首次见面就像姐妹

同为获奖者的杨冬梅、吴连枝昨天第一次见面。虽然是初见,但她们却像是老姐妹一样拥抱。

杨冬梅和吴连枝因为自闭症患者文强而相识。2013年底,本报开辟“残健同行 共圆梦想”栏目,征集残疾人的心愿,帮他们圆梦。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副会长杨冬梅得知文强的音乐梦想后,帮他找到了合适的老师,并一直在生活上帮助他。

吴连枝也是从2013年开始,主动帮助自闭症患者明华,邀请他到自己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在全体员工的帮助下,明华已经能处理一些简单事务。本报持续推出“十佳扶残助残好人”报道时,文强看到吴连枝的事迹,也想去她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在本报的牵线搭桥下,文强如愿成了一名会计助理。杨冬梅说,感谢吴连枝,让文强体会到自身价值。吴连枝则说:“是你把他教得这么好。”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关爱身边的每个人。”分享故事时,杨冬梅说,厦门晚报是个传播爱心的平台,让这么多的扶残助残好心人相识,希望今后能更多帮助残疾人。

一份坚持

获奖是极大肯定

但不会因此自满

活动结束后,获奖者一下子就被观众围住,要求合影留念,甚至需要排队。因时间有限,舞台上只有四名代表分享故事,观众就在场下追着其他获奖者多讲些故事。

两年多来,只要天气允许,每周六上午,职业帆船运动员李利勇都会带一群自闭症孩子到海边乘帆船戏水。为了贴补这项公益活动的费用,李利勇做了好几份兼职。场下交流时,李利勇说起做慈善的初衷:1993年,他的父亲患了尿毒症,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和关爱,因此他希望能回馈社会。

李利勇说,在海上,许多自闭症孩子都有了难得的笑容,让家长很欣喜。曾有自闭症孩子感慨:“如果我是正常人,多好。”这句话让李利勇心酸落泪,也让他决定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出海机会。在下个月的一场帆船比赛中,李利勇将专门组建“星星帆船队”。

获评十佳“扶残助残好心人”,对李利勇是极大的肯定。他说,自己不会因为这份荣誉而自满,“这是我会一辈子坚持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