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你能想象出,在欧盟内部存在感并不算太强的西班牙,竟然“威胁”起了法国吗?又或者,曾经在欧洲制造业不可一世的德国,竟然开始担心起本国制造业被“掏空”吗?

若说那场疫情,让世人第一次意识到欧盟的团结,只是童话中的故事。然而,一场俄乌战争打下来,正在连欧洲最后的“童话故事书”也一起撕碎。这一切,正在当下的欧洲上演。其实,不只是欧洲,但凡跟美国“混的小兄弟们”,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启“自救模式”。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1)

你没看错,他们正在寻求“自救”。

因为当危机来临,美国不仅靠不住,还经常“落井下石”。

今天,大侠就与大家聊一个轻松点的话题,美国的那些盟友们是如何使出十八般武艺自救的。

6月13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跌破日本人的心理防线,达到了1美元兑换135日元的惊人汇率,直接刷新24年新低。而24年之前,正是亚洲金融风暴发生的时间。

在经过两个月艰苦卓绝地抗争之后,日本扳回“汇率”了吗?答案是,这场“汇率角力”,日元依旧被美元拖在地上,一路拉扯着与地面摩擦。

8月25日,瑞恒指,东京外汇市场美元兑日元汇率,开盘时竟达到了1美元兑换137.125日元。然而,更令日本方面担心的是,日元汇率已经跌破了“底裤”,但美元这把“剪刀”,还在咔嚓、咔嚓地向日元汇率坚定地剪下去。

有悲观人士甚至认为,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在今年有望突破1美元兑换150日元的大关。为何这么悲观呢?

原因就在于,美联储在加息这件事上,简直陷入了“癫狂”。

根据新华财经8月25日消息称,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直截了当地告诉外界,美联储在今年仍会有一段时间继续提高利率。

什么叫“仍有一段时间”?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2)

就是说,美联储加息的脚步不会只迈出一步,而是会频繁地多次加息。按照此前美联储在江湖上放出的“风声”来看,9月份、11月份和12月份,都将保持加息节奏。而9月份的加息幅度,很可能达到75个基点。

这下子,日本有点不淡定了。

一方面,高能源价格持续走高,而俄乌战争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另一方面,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价格一涨再涨,加上通胀加持,成本价堪称“节节高”。

但问题是,作为能源全部依靠进口的日本而言,是真的扛不住了。尤其日本还被俄罗斯列为了“不友好国家”。想要采购俄油,那就得“加钱”!

回想当初的骨气,如今当真丧气。

今年的G7峰会召开时,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拍着胸脯保证“日本决定不进口俄气、俄油了。日本就不信,少吸一口气,少饮一口油,日本经济能源还能被憋死不成?”

当时的G7国家纷纷给日本的骨气鼓掌,“好,见过不怕死的,没见过这么上赶着送死,都面不改色的。”然而,当初的豪言壮志,如今成了一地的鸡毛。

眼见能源危机没完没了,俄乌战争要耗到天荒地老,而身后的美联储更是对着日元一通“薅日毛”,而且还上瘾了,丝毫没有停手的意思。

日本是真的扛不住了,不得不寻求自救。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3)

7月份,日本先是很低调地恢复了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当然,毕竟干的是“打脸”的事情,日本也不好意思一下子恢复太多。所以,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的俄油总量依旧下降了65.4%。可即便如此,依旧无法掩盖日本对俄油过度依赖的事实。

虽然偷偷地恢复了对俄油的进口,但日本对外仍旧不愿服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又一次拍着胸脯,发出愤怒的声明,呼吁日本会通过设置油价上限的方式,剥夺俄罗斯石油的利润和收入。

眼见“给你脸,你不捡”,俄罗斯果断不惯着日本。

普京大笔一挥,直接颁布一份有关“萨哈林2号”项目的法令,打算剥夺两家日本公司在萨哈林能源公司中拥有的股份。

而俄联邦国家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这个时候更是不徐不疾地提醒日本,日本如今的百般“作妖”,不仅会让日本失去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更会令日本企业失去参与“萨哈林2号”项目的机会。

坦白地讲,失去参与“萨哈林2号”项目这件事,不仅意味着日本失去了一项重要的能源安全项目。同时,更失去了接下来参与俄罗斯其他能源项目的机会。

这下子,算是拿捏到了日本的“七寸之处”。

8月25日,日本三井物产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对外表示,他们会在月底时通知俄方,并在9月4日期限来临之前,申请保留两家公司在“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中的股份,并希望参与项目新运营商的投资。

但是,能不能保住“萨哈林2号”项目中的股份,还要等待俄罗斯的批复。

眼见俄罗斯这边越来越靠不住,逐渐被能源逼急眼的日本,竟决定“铤而走险”,再也不顾及美国感受了,而是要想办法绕开“SWIFT系统”,与美国的“眼中钉”伊朗展开石油交易。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4)

据路透社和日本读卖新闻网等外媒,在8月18日援引日本央行8月10日发布的报告称,由日本财务省联手日本央行、金融厅牵头,与几家大型银行打算共同建立一套数字货币支付的跨境交易网络。

这套交易网络系统,不仅能绕开SWIFT系统,还能与多种法定货币挂钩,从而规避美国的限制、顺利地从伊朗进口石油。

而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更是撰文呼吁,应该推动亚洲石油和天然气贸易与人民币、日元结算过渡。尤其是人民币原油,早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更应该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货币的另一选择。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我们看到的是日本在能源安全上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想办法自救,包括想办法从伊朗采购石油,甚至考虑推动人民币成为石油货币。

日本真的想这么做吗?

当然不想了,但没办法。

有人可能会说,日本为何就不能“弃暗投明”,选择中日韩站在一起,共抗美国霸权。

你以为日本没有想过这么做吗?

当年日本也想打造中日韩自贸区,摆脱被美国“压榨”的命运。结果,但凡敢在这件事上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的日本官员,全部“离奇死亡”。至于安倍被刺杀一事,本身也不好说。因为安倍做了两件触碰美国核心利益的事情。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5)

第一件事,是趁着美国大选之际,日本突然同意达成RCEP协议,紧跟着“赏樱会”事件曝出,彻底断送安倍回归政坛的可能性。

第二件事,则是安倍想要扩大“自卫队自治权”,换句话说就是让日本的自卫队摆脱美国的掌控,不再听从美国指挥。

这两件事,可谓是触碰到了美国的“逆鳞”。加上日本越来越“不受控制”。所以,巧合也好,必然也罢,安倍出事了。而在日本,还有一个专门“悬挂”在所有日本高官头上的“尚方宝剑”,也可以理解为美国设立在日本的“东厂”,那就是日本东京地检特搜部。

相传该部门由麦克阿瑟为首的盟军创建,为的是搜查日本战败后藏匿起来的用于东山再起的黄金,后来成为了美国CIA在日本的“影子部门”。

看懂了这一切,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何总是“想不开”?因为那些“想得开”的日本政客,经常遭遇各种巧合、“意外”,最终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所以,大侠认为,当下日本所面临的窘境,几乎是无解的。唯一的破局办法,就一个,效仿俄罗斯那样,一不做二不休地掀桌子。更直白地讲,就是发动战争。

东亚这摊水被搅得越浑浊,日本越有机会摆脱当下的困境。当然,这么做风险也很大。而纵观周围,能把水搅浑的地缘事件就三件。一件是台海危机,另一件则是日俄之间的“北方四岛”争端,以及朝鲜半岛“危机”。

看明白了这一切,或许就能理解日本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干预台海问题,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姿态。坦白地讲,大侠认为日本没安好心,是打算搅乱台海局势,趁机将中美俄一起搅进来,日本在趁机脱身。或是“待价而沽”、坐地起价,为日本谋取更大的利益。

所以,日本这个国家,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就在日本为日元汇率、能源危机、通胀危机等问题发愁之际,一旁的韩国也跟着发愁了。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6)

原来,韩元汇率也步入了日元的后尘,跌成了“熊样”。

8月22日,韩元兑换美元汇率跌破1340韩元大关,直接刷新13年以来的新低。与此同时,无论是在能源进口依赖,还是产业结构上,都与日本极其相似的韩国,此时也不得不面临与日本相同的窘境。

倘若美联储继续加息,韩国该怎么办?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时,韩国对我们的各种“不爽”吗?

如今,韩国经济复苏“被泼冷水”,而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潮”,韩国银行金融货币委员会在8月25日不得不宣布加息25基点。但是,韩国上下都很清楚,“加息”也不顶用,最后还是“扛不住”。

怎么办?指望美国,肯定是没戏。

左看右看,韩国发现,还是中国的“大腿”够粗,于是韩国上下媒体就像是突然焕发了青春,将无限热情用到了“热议”中韩建交30年,话里话外感慨两国经贸合作一路走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彼此要且行且珍惜,更要继续奋进、开创“双赢时代”。

这一刻,大侠忍不住感叹“识‘面包’者为俊杰,全球经济不好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和钱过不去。”很显然,韩国这是“开窍了”。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7)

就在韩国盯上了中国,希望加强中韩贸易,从而重新带动韩国经济发展之际,德国也遇到了糟心事。

能源危机?对德国而言,习惯了。

通胀危机,对德国而言,似乎也渐渐习惯了。

难民危机、新冠危机,对德国而言,也成了老生常谈、没有什么“新鲜感”。

就在这时候,德国又迎来了新危机,那就是赖以支撑德国经济发展的制造业,竟然开始集体“出逃”,逃离德国本土。

据德媒《经济周刊》8月23日消息称,大量德企正因为高能源价格,尤其是高电费这一点,而选择在其他欧洲国家建厂。像是德国豪玛材质公司,他们在扩大晶体和陶瓷光学材料产能时,并没有考虑在德国本土建厂,而是选择在瑞典投资2000万欧元,建立新的厂房。

究其原因,竟是因为瑞典的电费。按照该公司说法,每千瓦时瑞典企业电费比德国便宜0.15欧元。就是因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成本细节”,正在令德企开启了一轮“本土外逃的大戏”。

德国《明镜》周刊在7月底时,曾在撰文中援引了德国工商大会(DIHK)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高能源价格不仅给德国企业带来了大批企业破产。更有接近25%的德国公司选择减产或很干脆地将企业、厂房转移到那些能源便宜的国家。

那么,德国是如何自救的呢?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8)

8月23日,德国突然与加拿大正式签署采购氢能源合作协议,承诺在2025年时实现加拿大对德国氢能源的出口。

不只如此,德国和加拿大还打算联手建立一个跨大西洋的氢能供应走廊,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危机。

然而问题来了,这一切准备都需要时间,但偏偏远水救不了近火,德国近在眼前的能源危机该怎么解决呢?

德国一方面从印度、土耳其这些“转卖”俄气、俄油的“掮客国家”手中购买,一边借助与加拿大的合作,促成加拿大将“北溪-1”所有需要维护的天然气管道涡轮机还给俄罗斯,恢复俄罗斯通过“北溪-1”对德国输送天然气。

8月24日,在德国和加拿大刚刚签署氢能源合作协议之后的第二天,加拿大外长乔利就对外表示,加拿大计划将“北溪-1”中使用的5台涡轮机,陆续还给德国。另有一个涡轮机,已经交给了德国。这些举动的背后,其实意味着“北溪-1”俄气输送管道正在恢复正常。

8月2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至于剩下的5台涡轮机正与加方进行协调。不止如此,甚至有人希望恢复北溪-2供应,而提出这个建议可不是普通人,他就是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库比奇。

不只是这位副议长这么认为,就连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8月初时,接受德国媒体《亮点》周刊采访时公然支持德国恢复“北溪-2”供应。至于所谓的政治正确性,在俄气和面包面前,已经不重要了。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9)

更令人无语的是,就连存在感不高的西班牙也患上了“断气焦虑感”,迫使他们选择直接出言不逊地“威胁”法国。

在8月24日这一天,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一次演讲中公开向法国喊话,威胁起了法国。这位西班牙首相表示,如果法国方面拒绝批准与西班牙之间的能源互连,西班牙将与意大利方面商议能源互连事宜。不只如此,西班牙还表示,会尽全力推动与欧盟其他国家进行天然气等能源互连的项目。

潜台词就是,如果法国不想通过管道,将天然气分给西班牙。那么,西班牙在俄气领域,将再也不跟着法国“混了”。不只如此,还会利用过境西班牙的俄气管道,对法国“做些什么”。至于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发过自己掂量着办。

这一刻,欧洲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直接“翻没了”?

韩国国防预算最新消息(韩元步日元后尘)(10)

最后,大侠想说的是美国的盟友们,开始因为美国无法给他们带去更大的利益,而逐渐走向分崩离析。

之所以美国的盟友们到现在还没有原地解散,主要还是美国的影响力犹存。一旦美国彻底衰落,恐怕最先对美国亮出刀子、捅过去的国家,就是美国的“自己人”,那些被美国称为“盟友”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