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爱打人,一不如意就打人,讲了骂了甚至打了,都没用!”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遇到这情况,而且手足无措,那么孩子为什么要打人?你知道背后的原因吗?
打人,抓人,宝宝这是怎么了?
一岁左右的宝宝“自然而然”喜欢用“打人、捏人、抓人”这些动作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或是想要得到东西。
在儿童心理学中,会把宝宝表现出的这些“暴力”行为,称为攻击行为。这些攻击行为,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行为方式,一是直接身体伤害,如打人、推人,抓人等,二是语言伤害,如骂人,嘲笑他人等,三是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背后说人坏话等。
人类天生就有攻击性,所有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攻击行为。2岁前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并不理解他人的感受,这个时期,他们推人或打人为的就是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个正常的阶段。
3岁以后的孩子,大部分都可以理解他人的感受,但还有打人或骂人等伤害他人的行为,这是因为负责他们情绪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像大人那样深思熟虑,所以做事就比较容易冲动。
一旦嘴上说不清楚或能力方面做不到,一急就会用肢体表达,表现出打人等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有暴力倾向,所以不需要太担心。
总体来说,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攻击方式主要分为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男孩的攻击性强于女孩。
任由宝宝打人,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打、抓这类动作行为早期有利于宝宝行为能力的学习和发展,但是随着孩子年龄增加,如果任由孩子打人而不闻不问,或是通过打骂孩子来进行教导,对孩子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 影响孩子的社交关系,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低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曾做过一项针对儿童社交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因破坏行为和攻击性被排斥的儿童,孩子长大后都面临心理失调的危险,例如逃课、好斗、学业不良比例高达74% 。
皮亚杰发展心理学指出:同伴对儿童的社交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缺乏处理社会矛盾能力
面对孩子被欺负,很多家长大都提倡“以牙还牙”的解决方式,但是这无形中给孩子灌输了错误认知,一旦不合自己心意,或是自己想要什么得不到,都可以通过武力得到。长期在这种教育方式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无法学会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将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交障碍。
- 攻击行为日益严重
有些家长习惯用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样孩子挨打以后,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的人身上,就容易形成攻击行为。另外由于儿童模仿性强,是非辨别能力差,经常看暴力影视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也会使孩子的攻击性心理得到加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70%的少年暴力罪犯在儿童期就被认定为有攻击行为,也就是说,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就会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如果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及早予以矫治。
宝宝有攻击行为该如何引导- 矛盾放一边,安抚第一位
当孩子打了别人,家长需要是第一时间先安抚好孩子情绪,同时向对方家长表示道歉。家长千万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训斥孩子,重点要在孩子情绪稳定后,你了解了情况,再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或批评。
- 教育孩子懂得正确宣泄自己情绪
烦恼、挫折、愤怒都是比较容易引起孩子攻击行为的情感,对于控制能力弱的孩子,要教会孩子懂得宣泄自己的感情,例如可以通过和孩子玩扔东西、投掷类的游戏,提供撕纸、摘菜、揉搓面食等简单的操作,引导孩子把攻击行为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 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除了在孩子打人的当下给予安抚和教育外,在平时,家长也要做到不断反省自我。首先反省自己言传身教做到没?如果家长一直都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无疑会给孩子造成错误的示范。家长必须注意自身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 平静对待,适当忽视
对孩子攻击行为进行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暂时不予理睬,对孩子表示冷漠,用这种方法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当然父母在陪伴孩子时候,也要观察孩子需求,做到高质量陪伴。
总之,孩子通过攻击行为发现彼此区别,在攻击中了解疼痛,了解伤害和被伤害,所以父母不要一发现孩子有攻击行为就觉得不好。要学会育儿育己,给孩子做好榜样,让孩子多采用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控制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