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判读技巧】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_靠下,岩层较老_;Ⅰ岩层位置_靠上_,岩层较新

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___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1)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 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 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如下图中地点2中 岩层缺失就是被侵蚀掉;地点3中B岩层的缺失则是在形成 层时地点3上升没有接受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2)

4.推测岩层形成环境

(1)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沉积岩层中有煤、石油,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

(2)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如图),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3)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其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岩层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如下图中C、D层的不连续就是岩层上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的;上面有新的沉积岩,说明该地地势较低。

(4)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如图)。若出现有断层,说明相应岩层形成后,发生了强烈的地壳运动,甚至出现过地震。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3)

【对点训练】

徐霞客曾不辞辛苦, 长途跋涉来到腾冲, 亲自登上打鹰火山, 发现“山顶之石, 色赭赤而质轻浮, 状如蜂房, 为浮沫结成者, 虽大至合抱, 而两指可携”。下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1~2题。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4)

1.“山顶之石”属于 (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1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

B.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

C.在岩石2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

D.石灰岩c的形成时间早于石灰岩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岩浆岩,但岩浆岩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根据“山顶之石”的颜色(赭赤,指红褐色)、密度(质轻浮)、外观(状如蜂房)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喷出岩。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岩石1为喷出岩,质轻浮,密度较小,排除A;火山形成前,此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排除B;岩石2紧邻岩浆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排除C;在背斜构造里,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因此石灰岩c的形成时间早于石灰岩d。故选D。

【答案】1.D 2.C

3.(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球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和改造着地表形态,其相对强弱制约着地貌的发展方向。实地调查研究表明,下图剖面所在地区的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作用明显强于外力作用。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5)

(1)该构造区富含油气资源,指出甲、乙、丙、丁中最有利的钻探部位,并说明理由。

(2)简要说明丁处山体高耸的原因。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6)

【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背斜构造为天然拱形构造,是天然的储气、储油构造,而向斜是天然的储水构造,断层处可能有地下水出露,但断层处油气资源易泄漏,不易储存。图中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构造,最有利于钻探,乙、丁两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丙处为断层构造。所以只有甲处最有利于钻探。

第(2)题,注意材料信息“该地区地貌形成演化过程中,内力明显强于外力作用”。丁处岩层受内力挤压形成向斜,结合丙处断层可知,丁处所在岩层相对上升,加之外力作用较弱,向斜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所以丁处山体高耸。

【答案】

(1)甲处。理由:甲处为背斜,属于天然的储油、储气构造,有利于钻探;乙、丁为向斜,丙为断层,其储存的油气资源少。

(2)丁处所在岩层断裂上升,地势较高;丁为向斜构造,岩层坚硬,且区域内力作用占主导,外力作用较弱,丁处不易被外力侵蚀,山体高耸。

地质剖面图岩层倾角怎么画(地质剖面图的判读)(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