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42.22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3%。“三人行,必有一老”成为现实。与此同时,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有的网络识别和防范能力不强,甚至轻信谣言、陷入骗局,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8月5日下午,2022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首家“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揭牌仪式在黄浦区复兴·颂举行。不想“掉队”的爷爷奶奶有了好去处!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1)

居民华阿姨下午来到工作坊,咨询关于手机上挂号就医的问题,华阿姨说,年纪大了,跑医院的频率高了,但是每次挂号是个难题,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每次想挂号的时候都要先关注公众号,然后绑定医保卡等等,操作步骤有些复杂,一不小心点错都要从头再来。“蓝马甲”志愿者耐心地指导华阿姨,除了公众号,还可以登录一些专门的挂号app,只要绑定一次医保卡,以后可以搜索任何一家医院进行线上挂号等服务,华阿姨豁然开朗,原来手机里还有那么多方便的app可以使用,记下来怎么操作,以后挂号都不用愁了。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2)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3)

居民罗阿姨今天也享受到了志愿者一对一的耐心教学,罗阿姨介绍说,自己平日里就跟老伴两个人生活,遇到手机问题,总是要打电话求助子女,但也不好意思频繁求助,现在,有了这个工作坊,没事的时候就可以过来坐坐,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志愿者咨询,而且志愿者的态度也非常好,又耐心,讲的也细致,听他们讲一一遍,再实践一遍,基本都能学会了。罗阿姨说,这个“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真的是太给力了,也希望能够多多推广,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老人出门因为不会操作手机而被难倒了。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4)

“蓝马甲”小李告诉记者,自己是主动报名加入“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志愿者行列的,平日里,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会向自己求助关于手机操作的问题,小李知道,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都面临没地方学习、没有人可以问的困境,希望能够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帮助身边更多的爷爷奶奶,提升他们生活的幸福感、便利度。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5)

数字时代,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拥有一台手机,就是拥有了快捷便利的生活,然而对于许多老年长者来说,因为无法熟练操作智能手机,许多方便的服务无法享受,有时候甚至会为此“耽误”日常生活,为了“弥合数字鸿沟”,不让长者“离线”。2022年6月,市委网信办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的《上海市2022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突出应用牵引和场景驱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其中包括提升老年人群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稳步提升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能力,让老年人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也由此诞生,今后将依托支付宝“蓝马甲”志愿者力量,通过线下“一对一”帮扶、线上课程共享以及阵地共建等内容,实施个性化助老服务。在未来的课程中,还将加入智能手机设置以及防骗技巧等课程,实现对老年人‘吃、住、行、购、娱、健、医’等数字生活的精准帮助。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6)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动画宣传片,由2022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IP形象“申仔”担任主角,上演了一幕“申仔和爷爷奶奶之间的故事”,呼吁大家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理解、耐心和帮助,同时也鼓励老年人与时俱进,主动拥抱数字生活。

数字里·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线下志愿者驻点安排:

8月5日—8月31日,

每周二、四、六下午14:00-16:00

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线上课程观看:

-扫描“2022年上海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二维码

跨越数字鸿沟共享阅读乐趣读后感(跨越数字鸿沟)(7)

-进入“提升月活动菜单”

-进入“长者数字生活工作坊”专题活动

-观看线上课程

记者 / 邵林峰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瞿煌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