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

文图/应志刚

到常熟,你一定要去风光秀美的沙家浜芦苇荡风景区;游玩了沙家浜景区,我还推荐你去边上的芦荡村走一走。

阳春四月,芦荡村的油菜花依旧繁茂,围塘畔、小径旁、农舍的房前屋后,一丛丛点缀,仿似金色的玉带,缠绕村落。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3)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4)

步入村庄,一栋栋富有江南水乡风情的农舍,沿着宽阔的道路,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白墙黛瓦与小桥流水相映成景,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5)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6)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7)

芦荡村是革命样板戏《沙家浜》故事的重要发生地之一。

1939年5月,新四军老六团在团长叶飞率领下东进来到该地区,与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胜利会师。

这里作为前进袭敌、后移休整的苏常太抗日游击区的一部分,涌现了阿庆嫂式人物干桂宝、小交通员孙大生、赤色群众黄俊庆等一批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典型人物。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8)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9)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0)

2021年,芦荡村入选中组部、财政部2021年推动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成为全省13个试点之一,也是苏州市唯一试点。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1)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2)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3)

位于芦荡村的黄桥宅基,有一处船码头,曾在新“江抗”期间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当时的部队在水乡行动,主要靠农家的船只运输。

依着码头,一个竹篱笆围起来的老茶馆引人注目。

这是芦荡村在原址上修复的阿庆茶馆。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4)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5)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6)

抗战时期,这里是新四军地下联络站之一,新“江抗”司令夏光是茶馆的常客,逢年过节经常在茶馆里为附近百姓写春联。因为茶馆老板黄俊庆,所以叫做阿庆茶馆。

在夏光晚年的回忆录中,还提到了这个茶馆和茶馆的主人黄俊庆。

现在,这里重新垒起了七星灶,摆上了八仙桌,村民们还拿出自家闲置的旧柜子、旧书桌、石凳、水缸,重新摆布一番,点缀在茶馆的每个角落,还原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7)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8)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19)

在“新江抗”的行动中,芦荡村不仅是秘密联络点,更是伤病员的休养地,

1939年10月,叶飞率领“江抗”奉命西移后,留下了以刘飞、夏光为首的36名伤病员,村里的孙大生家就成为了新四军后方医院的总部。

这里地处阳澄湖畔,战士与群众在芦苇荡里和鬼子斗智斗勇,保障着后方医院的安全,直到抗战结束。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0)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1)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2)

芦荡村对这处老宅修旧如旧,并从屋主处收集了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如当时的日记本、所用物件等,生动还原出当时的场景。

新四军养伤处的屋里陈列了红军的草鞋、竹篓、蓑衣、疗伤的草药、煤油灯、养伤的病床、消毒的土灶锅具、传统的农具等,普普通通的小物件不仅散发着浓浓的乡村气息,更是饱含了芦荡村的时代印记。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3)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4)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5)

古老的村庄,虽不见树下悠然落棋的闲雅,或是花间醉酒的逸致,却见绿水萦绕白墙,红花洒于青瓦,同样是道不尽的温婉与柔媚。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6)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7)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8)

轻烟淡水的江南,即便是这样一处随意的村庄,也依旧存着丝雨梧桐、黄花遍野,看白云、蓝天、绿水,一缕凉风拂面,和着浓厚的泥土气息,在时光里令人迷醉。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29)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30)

七绝赞美沙家浜的诗句(诗意沙家浜风情在芦荡)(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