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识字,你才能走出去,不识字,你就走不出大山。”青海省同仁县扎毛学区帮扎学校的老师索南项秀经常对孩子们这么说。读书识字,这是贫瘠高原上的孩子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

(卡苏乎村的孩子们)

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位于青海同仁县扎毛乡的卡苏乎村有着和其他偏远山区一样的贫穷,但更加艰难的是,这里还有着长年的低温和语言不通的隔阂。如果说低温让物质的匮乏显得更加严峻,那么后者却几乎斩断了村民通过外出打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出路。这个有着2100位村民的村庄在很多方面都被动地“与世隔绝”了,在主要靠放牧为生的当地人逐渐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时,村里仅有的小学“扎毛学区帮扎学校”成为了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甚至是全家人命运的唯一希望。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2)

(帮扎学校飘扬的五星红旗)

肩负重任的帮扎学校近年来受到国家“扶贫必扶智”政策的扶持,教学环境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对于生活贫困的孩子们来说,教育之外,吃饱穿暖也亟需解决。特别是在眼下的寒冬时节,让孩子们穿得更暖和一些,让他们小手上的冻疮不要复发,是孩子家长和学校老师们最挂心的事情。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3)

(帮扎学校的学生)

11月28日的扎毛乡阳光明媚,但气温却低至零下十度。一群车队艰难地驶过结了冰的土路,由海澜之家携手暖流计划、网易平台、凤凰网、优酷土豆以及万千网友共同发起的“多一克温暖”公益暖心之旅终于抵达帮扎学校,为师生们送来了特别定制的加厚羽绒服。这已经是“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为贫困山区师生捐赠冬衣、陪伴他们温暖过冬的第三个年头。

这一次,“多一克温暖”公益行动发起方海澜之家的品牌代表,和暖流计划发起人邓飞、独立音乐人好妹妹以及网易、优土的媒体代表们,不仅为卡苏乎村的孩子们送来了温暖,还为他们带来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程和一场特殊的生日宴会。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4)

(志愿者和穿上新羽绒服的孩子们)

暖心之行:最冷的冬天来了,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

由于恶劣的自然环境,整个同仁县至今没有通火车,交通极为闭塞,卡苏乎村的道路更是经常泥泞不堪。

帮扎学校位于村子的中心,共有87名学生。由于物资匮乏,孩子们原本就穿的单薄,冬天一到,因为有露水,上学路上他们的鞋子和裤脚很容易被打湿,风一吹,等到学校就已经被冻住了。

尽管处于3000米的海拔之上,充足的阳光依然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5)

(卡苏乎村地貌)

好在今年“多一克温暖”首站就来到了这里。跟随志愿者们一同到来的,还有一件件温暖的羽绒服,从千里之外的海澜之家生产线上,穿过山川、河流、平原、城镇,在寒风吹进卡苏乎村之前,抵达了孩子们的手中。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6)

(海澜之家为帮扎学校带去的捐赠物资)

每年的“多一克温暖”项目中,海澜之家捐出的都是全新的羽绒服,并且每件衣服都是根据实际捐赠学校师生的尺寸量身定做的,这些定制的羽绒服甚至考虑到了孩子们的生长特性,每件都做大了一码,让他们可以多穿一年。考虑到今年是最冷冬天,捐赠的羽绒服也在前两年的基础上做了加厚处理。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7)

(海澜之家品牌代表为学生穿上羽绒服)

为了表示对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谢,学校老师为他们戴上了代表纯洁和尊敬的哈达。简单的捐赠仪式过后,孩子们换上了崭新的羽绒服,在远处巍峨雪山的掩映下,羽绒服明亮的红色格外显眼。孩子们难掩穿上新衣的喜悦,笑着闹着,仿佛一颗颗小太阳,让寒潮也褪去了几分凛冽。

海澜之家给孩子们送去的,不仅是抵御寒冷的衣物,更是温暖人心的赤诚。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8)

(穿上新羽绒服开心的孩子们)

真诚之行:语言虽然不通,但快乐的感染力却是无穷的

暖身的温度多了一克,暖心的温度又岂止于此。

午饭过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志愿者们来到二年级的才增昂毛家进行家访。当志愿者们把学习用品和生活小物资送到昂毛家的时候,她的家人一直用藏语说着感谢的话,虽然语言不通,但大家的心意却相通。昂毛的家人为客人们准备了热羊奶和饼干。后来志愿者们才知道,饼干是国家的营养餐补助,昂毛每次都舍不得吃,带回家给家人。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9)

(才增昂毛)

暖流计划发起人邓飞在课堂上跟孩子们分享了人生中重要的三个关键词:阅读、保护、善意。阅读就是要好好读书,开阔眼界;保护就是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并爱护生活环境;善意就是要对这个世界怀有善心。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0)

(邓飞给孩子们上课)

好妹妹的张小厚和秦昊则给孩子们当起了音乐和美术老师。

音乐课上,张小厚选择了简单易学的《两只老虎》作为教唱曲目。虽说能歌善舞是藏族孩子特有的天赋,但由于语言不通,学唱汉语歌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但孩子们略显稚嫩的童声和天真快乐的笑容还是打动了现场所有人的心。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1)

(好妹妹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美术课上,秦昊教孩子们用画画的方式涂鸦自己的梦想。才增昂毛画下了自己的爸爸——她希望在外打工的爸爸早日回家团聚。另一个叫伊西卓玛的孩子画了一本书、一支笔——她的梦想是长大以后回来当老师,这样不仅可以为村里做点事,还可以就近照顾生病的家人。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2)

(孩子的美术作品)

在秦昊的带领下,孩子们将卡片折成纸飞机,在学校前的空地上放飞了自己的梦想。衣服能让人一身温暖,而心中的梦想则会温暖一生,童年正是梦想萌芽的阶段,海澜之家希望这些梦想能够成为孩子们前行的动力。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3)

(一起放飞梦想纸飞机)

由于生活拮据,村里唯一的小卖部鲜少能见到孩子们的身影,对他们来说,零食玩具是一种奢侈。早上一碗大米粥,中午一碗白米饭,几勺蔬菜搭配国家补贴的手抓羊肉,孩子们就能吃的津津有味。

所以当孩子们看到生日蛋糕时,眼神都发亮了。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志愿者们提前一天在县城购买了几个大蛋糕,小心翼翼地护送到学校。11月过生日的小寿星们戴上了生日帽,被簇拥到蛋糕前,激动而腼腆地许下了也许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愿望。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4)

(志愿者给孩子过集体生日)

不少孩子是第一次吃蛋糕,狼吞虎咽之下盘子不一会儿就见了底,再拿起盘子和叉子放在嘴边舔舔,美味的蛋糕和幸福的滋味让他们久久回味。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5)

(孩子们吃到蛋糕都很高兴)

时间会流动,美好的记忆却能封存。正如《多一克温暖》歌词所写的:“相聚的时间也许不算多,只有短短一刻,却能在人生漫漫的旅途,画下彩虹颜色。”

当天的气温低至零下10度,但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却足以消融冰雪、消除隔阂。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6)

(吃着蛋糕害羞地看着镜头的小男孩)

务实之行:公益这件简单又困难的“小事”

如今,像海澜之家一样做公益的企业不在少数,做公益难吗?不难,通过公益组织捐一笔钱、捐一堆物资就可以。但要做成熟持久的公益并不轻松。而海澜之家却选择了后一条路。

在物资公益中,最困难的就是“最后一公里”——如何把衣服送进山里,让贴心温暖一件件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大部分留守儿童都处在交通闭塞的地区,尽管道路崎岖,但“多一克温暖”的志愿者们始终坚持跨越这“最后一公里”,将定制的御寒衣物亲手送到孩子的手中。没有哪一种温暖,比别人传递过来的温暖,更让人觉得温暖。这便是海澜之家如此执着的原因。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7)

(穿上新羽绒服开心的孩子)

“公益不是一次性的,做公益不能单凭一腔热血,更需要长期的坚守。”多次亲身参与实地捐赠的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立宸说。在做公益上,海澜之家一直反对“壕捐”和“作秀”,商业上务实与真诚的精神被他们融入实际的公益行动中,细水长流,用一颗心温暖另一颗心。

2014年是“多一克温暖”公益项目启动的第一年,当年就惠及了11个省近百所学校的贫困师生;2015年,“多一克温暖”再出发,活动规模扩大到了12个省235所小学; 2016年,温暖全新升级,从帮扎学校出发,海澜之家再度开启了漫漫暖心路。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8)

(穿上新羽绒服的孩子举手回答志愿者的问题)

在“多一克温暖”实践三年的过程中,海澜之家越来越发现,做公益应当是一件众志成城的事,汇聚更多的能量才能帮助更多的人。因此今年,海澜之家特别邀请好妹妹为公益行动创作了同名主题曲《多一克温暖》,歌曲一经上线便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表示“听完这首歌很有去做公益的冲动”,这种接地气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公益和普通人的距离,让公益成为一种国民新时尚。

勿以善小而不为。公益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普通人一样可以做公益。随手转发一条公益微博;在微信上捐赠步数;将旧衣物投入公益回收箱……这些都是简单易行的公益行为。而难就难在如何有随手做公益的意识,如何行动起来。

这个冬天依然寒冷,众人拾柴,才能汇聚更多温暖。

今年第一场雪比往年来更早 还好他们到得比寒风更早(19)

(志愿者合影)

2016“多一克温暖”的首站捐赠已经圆满结束,但海澜之家播散温暖和爱心的旅程却未曾停止。今年,19个省份、200所贫困学校的师生将迎来一个温暖的冬天。海澜之家希望能与更多力量一道,让这股“柔软”的公益力量涓流汇聚,终成江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