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精准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脊柱病理性骨折手术,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瘫痪率最高的腰部手术?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瘫痪率最高的腰部手术(6分钟完美手术治愈病人腰背部疼痛)

瘫痪率最高的腰部手术

12月20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成功完成机器人辅助下精准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症并脊柱病理性骨折手术。

67岁的女患者因“腰背部疼痛3月”入住滨医附院脊柱外科。入院后给予完善腰椎X线片、CT、磁共振、骨密度等检查,经科室会诊,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并胸椎病理性骨折”,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翻身、坐起、改变体位时明显,活动明显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手术指征明确。经科室讨论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给予患者实施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

耿晓鹏主任医师手术团队经过深入分析,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决定采用局麻手术。患者俯卧于手术床上,术中3D-C臂扫描、采集数据、机器人规划手术入路、精准穿刺,手术过程如行云流水一般,术中出血共约3毫升,机器人累积用时6分钟。该手术在局麻下进行,即使在患者躯体有一定活动度的情况下,机器人仍可精准捕捉手术安全数据信息,精准完成手术,手术智能化令人叹为观止!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完全消失,目前情况良好,术后6小时即可下地行走。

耿晓鹏介绍说,骨质疏松症每年引起全球范围约890万例患者发生骨折,平均每3秒发生1例次,50岁以上约1/3的女性和1/5的男性将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脊柱椎体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部位,约50%以上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于椎体,好发于胸腰段。发生骨质疏松症并脊柱病理性骨折后,椎体压缩,将导致患者身高变矮、脊柱后凸、侧弯、畸形和驼背等,进而造成患者背痛,心、肺功能显著下降和胃肠功能紊乱等;老年患者骨折后骨痂形成过程减缓,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后卧床制动则可引起骨量快速丢失,加重骨质疏松症,并引起各种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

对于骨质疏松症并脊柱病理性骨折,滨医附院脊椎外科已实现了综合性、系统性治疗,疗效显著。PKP本身就是微创手术,采用机器人辅助下行此手术,一气呵成、一步到位,更加微创、更加精准、时间更短、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