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得是非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北接利比亚,东接苏丹,南接中非共和国,西南与喀麦隆、尼日利亚为邻,西与尼日尔交界。

乍得分为三个主要的地理区域:北部的沙漠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干旱的萨赫勒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和南部较肥沃的苏丹草原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

非洲乍得(非洲中部内陆国家乍得)(1)

该国以乍得湖的名字命名,国内最高山峰是位于撒哈拉的库西山,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恩贾梅纳。

乍得国内共有超过200个民族,法语和阿拉伯语是官方语言,伊斯兰教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

非洲乍得(非洲中部内陆国家乍得)(2)

国土面积1284000平方公里

非洲乍得(非洲中部内陆国家乍得)(3)

人口859万人,人口增长率5.5%。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56个。北部、中部和东部居民主要是阿拉伯血统的柏柏尔族、瓦达伊族、图布族、巴吉尔米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45%;南部和西南部的居民主要为萨拉族、马萨族、科托科族、蒙当族等,约占全国人口的55%。法语和阿拉伯语同为官方语言。南方居民通用苏丹语系的萨拉语,北方通用乍得化的阿拉伯语。居民中44%信奉伊斯兰教,33%信奉基督教,23%信奉原始宗教。

非洲乍得(非洲中部内陆国家乍得)(4)

人类发祥地之一,已发现距今200多万年的古人类化石。早期居民为萨奥人,“萨奥文化”是非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9至10世纪建立穆斯林加涅姆帝国。15世纪,加涅姆帝国迁都湖西,改称博尔努帝国。17世纪,瓦达伊王国和巴古尔米王国分别在乍东部和南部崛起,从此形成三国混战局面。19世纪80年代末,法国殖民者开始入侵,1902年占领乍全境。1910年,划为法属赤道非洲的一个领地。次年,法以赤道非洲换取德国承认其对摩洛哥的“保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归法国。1946年成为法海外领地。1957年初成为“半自治共和国”。1958年11月28日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8月11日宣告独立,托姆巴巴耶任国家元首。1975年4月,马卢姆发动军事政变,成立军政府。1978年古库尼反政府武装大举进攻。1979年马卢姆被迫辞职,此后政权几经更迭,政局持续动荡。1982年6月哈布雷攻占首都,并出任总统。1989年4月,乍武装部队总司令伊德里斯?代比等人与哈布雷决裂,并于1990年3月创建爱国拯救运动 (简称爱拯运)。同年12月,代比推翻哈布雷政权,出任国务委员会(临时政府)主席、国家元首,1991年3月4日就任总统。

经 济

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47个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代比执政后,继续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重点整顿棉花公司等国营企业和公职部门;鼓励私人投资和发展中、小企业;宣布实行企业私有化和自由经济;整顿海关,打击走私,保证税收。在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争取国际援助,鼓励外国投资。1996年以来乍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部分宏观经济指标有所改善。国营企业私有化步伐加快。1999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0.3%。2000年10月乍石油开发计划正式启动。在石油开发计划推动下,2002年,乍经济出现起色,外资和外援增多,财政状况有所改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

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10903亿非洲法郎。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133900非洲法郎。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1年):8.1%。

通货膨胀率(2001年):12.4%。

【外汇管理】货币名称:中非金融合作法郎(FCFA,简称非洲法郎)。

汇率(2001年平均值):1美元=733非洲法郎。

【电器标准】电压(伏特)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