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造楼机介绍(更轻巧爬得快会变形)(1)

中建三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成功顶升(通讯员供图)

“开始顶升!”6月26日上午,武汉二七滨江,随着控制室技术人员按下按钮,新一代“空中造楼机”缓缓爬升,两个小时后达到了既定位置。

2009年以来,由中建三局首创的“空中造楼机”即超高层建筑轻量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陆续应用到了全国20多座超高层项目建设中。造楼机在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等场合频频亮相,被誉为大国重器,是湖北一张闪耀的名片。

秉承小步快跑的更新理念,如今更加轻量化、更高效智能的最新版“空中造楼机”亮相湖北,应用在武汉泰康金融中心项目上。

空中造楼机介绍(更轻巧爬得快会变形)(2)

中建三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成功顶升(通讯员供图)

九成部件装配化

“空中造楼机”形如一个巨大的钢罩,附着在建设中的大楼顶部。走进造楼机内部,犹如进入一个“空中智造工厂”。其内部由上而下覆盖三层半的建筑结构层,形成工厂化流水线。

百米高空,建筑工人们不用日晒雨淋,在钢罩内各作业层接力完成建筑钢柱吊装、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随着工序逐步完成,“空中造楼机”逐层顶升直至大楼建成。

最快三天可建一层楼。但上一代造楼机,动辄重达千吨以上。仅设备本身在空中焊接组装一度耗时数月。“这是我们优化的第一步。”造楼机现场负责人刘凯介绍。新版“空中造楼机”由中建三局三公司与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共同研发实施,变得更加精干和“勤奋”。

此次应用的新一代造楼机采用市场上标准的钢桁架 贝雷片组合式钢平台,其自重近500吨,在满足各项同等施工需求的条件下,较上一代自重减轻30%以上。

不仅如此,借鉴装配式建筑理念,造楼机也在装配化。小到一颗螺丝、一榀桁架,一台造楼机细分零件数以万计。如今,造楼机主结构90%以上的构件能在地面分单元拼装,再模块化吊装。不但有效规避了高空作业风险,还提高了安装速度,能缩短总体安装周期三成以上。拆卸后,更多的部件能周转使用,实现了又快又省。

“空中造楼机”顶升,相当于造楼机在“爬楼”。在动力系统上,通过改进液压顶升设备、设置顶升自动监测设备,新版造楼机一次顶升仅需三至五人完成。相比上一代,顶升巡视看守人员减少一半,顶升时间节省20%以上。

“在工地上时间和效率就是金钱,设备循环利用也更符合绿色、环保建造理念。”项目总工程师杨菊表示。

空中造楼机介绍(更轻巧爬得快会变形)(3)

技术人员控制室操作“空中造楼机”顶升(通讯员供图)

“空中航母”还能变形

这还是一台能变形、更“聪明”的造楼机。

杨菊介绍,泰康金融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6.4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约270.8米,地上51层。三座相互连接的塔楼将共同组成越出江面的江豚造型。

大楼上下两端窄而中间“腹部”凸出的弧形设计,给造楼机如何设计、攀爬顶升提出不小挑战。为此,此次“空中造楼机”作业平台根据项目不规则平面布局“量身定制”,适应建筑弧形外观。

此外,造楼机的围网和挂架、走道板全部采用吊杆滑轮与造楼机主体相连接。根据建筑物每一层的横截面积,“空中造楼机”能横向自动放大或缩小,整体扩展幅度达到40公分以上,在空中顶升时收放自如。

造楼机功能也不断丰富。顶部的钢平台上,已集成了施工电梯、智能布料机、堆场、消防设施等。“作为一款智能建造‘航空母舰’,上面可搭载设备,可集成功能还有无限想象空间。”李凯说。

目前,“空中造楼机”已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国际专利2项,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科技创新成果推广计划和住建部智能建造新技术产品典型案例,被重点推介。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三春 通讯员李经纬 谢杰夫)

空中造楼机介绍(更轻巧爬得快会变形)(4)

造楼机的围网和挂架、走道板全部采用吊杆滑轮与造楼机主体相连接。(记者周三春 摄)

空中造楼机介绍(更轻巧爬得快会变形)(5)

“空中造楼机”已集成了施工电梯、智能布料机、堆场、消防设施等。(记者周三春 摄)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