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侏罗纪公园五大隐藏细节)(1)

不经不觉,由史提芬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所创立的《侏罗纪公园》已经二十五週年,当时的一幕幕经典场面,如公园汽车的引擎声、水杯中的涟漪、众人躲避恐龙时的惊慌掩口表情及暴龙的出现,到现在也记忆犹新。虽然事隔多年;然而,经典电影总是百看不厌,现在就重温当时鲜为人知的《侏罗纪公园》秘密。

只得15分钟恐龙片段

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侏罗纪公园五大隐藏细节)(2)

首集的《侏罗纪公园》全片长约127分钟,但在这约两个钟的时间里,却只有十五分钟有恐龙的画面出现,这不是网民自己计算出来,而是由《侏罗纪公园》剧组人员John Rosengrant和Matt Winston自爆的。当时Matt Winston联同父亲一起负责电子恐龙和恐龙木偶。两人都是Stan Winston的工作室团队,他们的职责是负责操作和移动恐龙。两人除了帮忙拍摄《侏罗纪公园》外,还有《大白鲨》(Jaws)及《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多套经典作品。在《侏罗纪公园》中饰演Ellie的Laura Dern,当时她更讚扬该工作室,「他们令三角龙活现在大家眼前。」,还表示是她见过有史以来最美丽的东西。

另外,当时有传《侏罗纪公园4》的原创剧本会涉及基因工程改造的恐龙,更指出牠们可以被训练成携带武器参加战斗。现在应该庆幸这没有在第四集中出现。

暴龙大到要加大工作室

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侏罗纪公园五大隐藏细节)(3)

Matt Winston续指出,当时史提芬史匹堡在1986年看过《异形》(Aliens)中那隻高14英尺的异形王后后,锐意在《侏罗纪公园》开发巨型暴龙。可是,这将是有别于其他製作。「从没有做过这个规模,特别是暴龙。」;虽然其他恐龙都设计得十分完美,惟要建立一个40英尺长的恐龙模型,确实是富有挑战性,更指出这正是其父亲喜欢的工作态度。可是,由于恐龙模型规模十分大,他们需要把工作室一併增大。最终,该暴龙长36英尺,高18英尺,重约12,000磅,真是花足材料创造。

由于拍摄涉及下雨场景,Matt Winston透露当时这隻暴龙不防水,于是有一专责部门,在每日拍摄完毕后,负责把牠弄乾。每次都需要漫漫长夜,以吹风机、风扇及毛巾等物品弄乾牠,务求令牠可以如期参演。

拍摄《侏罗纪公园》时遭遇超强飓风

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侏罗纪公园五大隐藏细节)(4)

剧组在夏威夷展开拍摄的三至四星期后,在1992年9月11日,当时飓风Iniki正面吹袭考艾岛(Kauai),剧组不得不停止拍摄。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及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Iniki目前仍是有纪录而来最强大的飓风之一。

暴龙拍摄期间遭撞爆牙

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侏罗纪公园五大隐藏细节)(5)

在电影饰演家姐Lex的Arianna Richards指出,史提芬史匹堡其中一个改动是把她设定为姐姐,惟在原著小说中是兄妹。

电影中最经典一幕,当Lex和她的弟弟Tim,被暴龙袭击而困在Jurassic Park 汽车中。Arianna Richards说她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从来没有感到害怕或不安,惟在那场戏中,暴龙却遭受了轻微的伤害。她指出,当暴龙撞击该车时,却不幸撞到了车的玻璃,最终牙齿被撞甩了。

部份经典场景解读

在《侏罗纪公园》其中一标志性当然是暴龙的拍摄过程,而当中有一幕讲述暴龙经过,水杯中的泛起涟漪,原来这一幕,是通过弹奏结他弦造成的。当时结他弦连接在车子的仪表板下,从而令杯面震动。

另外,在电影最后的一幕,吉普车上的侏罗纪公园标志被泥土覆盖,拼出「Ur Ass PARK」,这其实隐含著一个外国笑话,这代表「you’re lucky to get out with your ass in one piece」,中文可解成全身而退,但想信当时只有外国观众明白这意思。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小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