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馆新馆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区域内,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层叠错落。新馆总投资8.3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64003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4000平方米,设2800平方米的临时交流展厅,库房面积11000平方米

天津博物馆的馆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截至2019年末,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器、玺印、文房用具、甲骨、货币、邮票、敦煌遗书、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近20万件,图书资料20万册, 珍贵文物137909件/套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

太保鼎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

高57.6厘米,长35.8厘米,宽22.8厘米,重26公斤

西周太保鼎是西周青铜器,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出土于山东省寿张县梁山。西周太保鼎呈方形,四柱足,造型雄伟,使用圆雕、浮雕技法,工艺精湛。其口上铸双立耳,耳上附雕双兽。鼎腹部四面饰蕉叶纹与饕餮纹,四角装饰扉棱。最为显著的是柱足上装饰的扉棱和柱足中部装饰的圆盘,这在商周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奇异。在腹部装饰扉棱的现象,最初出现在商代,主要是为了掩盖陶范的痕迹而进行的装饰,到西周时已演变为纹饰装饰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流行的纹样。如这件太保鼎柱足上所饰扉棱,便是纯粹的装饰。

西周太保鼎,对于西周从周武王到周成王两朝历史的研究,给出了明确的实物佐证,对于整个华夏文明的历史研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周太保鼎是名闻中外的青铜重器,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极高,堪称国之瑰宝。

雪景寒林图轴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3)

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

《雪景寒林图》是北宋画家范宽创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雪景寒林图》描写北方冬日山川雪后的壮美景象。图中通过群峰屏立,山势高耸,深谷寒柯间,萧寺掩映;古木结林,板桥寒泉,流水从远方迂回而下,峰峦沟壑间云气万千,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秦陇山川雪后的磅礴气象。全画布置严整有序,笔墨质朴厚重。画家用“抢笔”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使画面浑厚滋润,沉着典雅。

《雪景寒林图》至今保存完好,除画绢自然变色外,几乎没有破损残缺,无疑更提升了艺术和史料价值。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4)

高16.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5厘米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其形细颈鼓腹,小巧玲珑,造型高雅端庄,简洁而优美。瓶颈部兰料绘蕉叶纹,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富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用于瓷器的珐琅彩釉质地凝厚,画笔板涩,作画远较其他釉色为难。在这件16厘米的小瓶上,腹部用工笔花鸟技法绘制雉鸡、盛开的芍药等形象,色彩繁复艳丽,形态栩栩如生,是非技高艺精者不能胜任的。纹饰空白处墨书题诗,是诗、书、画合璧的彩瓷艺术珍品。

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同批烧制的同款瓷瓶中经乾隆皇帝甄选留下的举世孤品,因此弥足珍贵。

夔纹禁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5)

高23厘米,长126厘米,宽46.6厘米

西周夔纹铜禁整体呈扁平立体长方形,中空无底,面上有三个微凸起的椭圆形子口,中间的子口略小于两边子口,禁前后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十六个,左右两面各有两排镂空的长方形孔四个,禁的四周都饰有精美的夔纹,纹饰生动,造型端庄,铸造精良。禁是西周前期的承尊器,是古代贵族在祭祀、宴飨时摆放碗、尊等盛酒器皿的几案

禁这种形制的铜器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极其珍贵,天津博物馆藏的这件西周夔纹铜禁是中国出土的铜禁中形体最大的一件,是研究中国青铜禁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青玉行气铭纹饰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6)

高5.4厘米,外径3.4厘米

青玉“行气铭”纹饰,是迄今所见战国时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我国现存最早谈到气功修炼养生的历史文物。

战国青玉行气铭饰,该文物呈12面楞柱状,表面刻篆书铭文45字:“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其舂在上,地其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论述了呼吸和行气的全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气功修练的最早记录,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字学价值。

白釉龙柄联腹传瓶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7)

高18.5厘米,口径5.2厘米,底径2.5厘米

白釉龙柄联腹传瓶盘口,单颈,双腹相连,连接处有两个环形系统。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龙头探入瓶口内,似在贪婪地吸吮着瓶中的玉液琼浆。双龙柄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却生动逼真。

双平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並。”由此得知,这个瓶子的名称应为传瓶。“有並”又作何解呢?可以理解为此瓶瓶身双腹相连,也可理解为此瓶成双。

相同造型的瓶子还有一件珍藏于国家博物馆,与天津博物馆所藏瓷瓶尺寸相若,国博那件出土于隋李静训墓,然而却无刻款,因此天博这件更显珍贵,瓶子本身透露的信息更具有直观的说服力。这件传瓶,造型新颖别致,既具北朝和隋代瓷器所特有的浑厚凝重,又不乏灵秀活泼,其线条刚柔相济,是隋代创新的器型,代表了当时白瓷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成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青玉翼龙纹双耳壶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8)

高15.5厘米,口径5.9厘米,底径5.3厘米

元代青玉翼龙纹双耳壶,属元代宫廷用玉器珍品。由青玉雕琢而成,玉壶呈椭圆体,器表面有褐色斑缕。直口、壶颈的两侧有云纹半环耳,口颈部浅浮雕连瓣和草叶纹,腹部浮雕翼龙、海水。翼龙首上有鹿形角,飘长鬣,张大口,上唇长尖而下卷,身有鳞纹和鸟形翼,舞三爪足,鱼形分枝尾,尾后有火珠,龙身下有海水波涛翻卷。

玉壶通体琢制六层纹饰,雕缋满眼,纹饰总体布局叠罗渐递,层次分明,和元青花瓷器纹饰的结构排列相似,这是元代造型艺术形式的一大特点。造型端正,纹饰茂美,刀法劲放,典雅高贵,属元代宫廷享用玉器中的珍品。

万笏朝天图卷

天津的历史博物馆有哪些(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9)

纵56.3厘米,横1706.7厘米

《万笏朝天图卷》为绢本,设色。“万笏朝天”本是形容苏州天平山笔架峰群石林立,状似群臣朝觐天子时所持的笏板,在这里则是将地方官民迎接圣驾的场面冠以此语,语意双关。画面由苏州城郊开始,以城西天平山为中心展开,连接支硎山、灵岩山一带的名胜古刹。观音院、放鹤亭、听雪阁、高义园、白云泉等著名景观历历在目,描绘准确而细致。画卷色彩富丽,气势恢宏,将苏州城的山川景致、市井风俗和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乾隆南巡至苏州,官员百姓接驾的场景官民盛大的迎接乾隆皇帝御驾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于17米的长卷之上。

《万笏朝天图》是一幅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绘画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