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从朝下到夜,从夜下到天亮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季节的转换,还是人情的转换,是思维的活跃,还是相思的泪难干 都说冬天雨少,但是也没有必要这样下个不停路上的跑车一任疾驰而过,也不会在意溅起的雨水,和路人的愠怒 雨水在从天而降,树上的落叶铺满了地,金黄金黄的,一边是欣赏的美景,一边是环卫人员额头沁出的汗水,因为这无意中增加了劳动量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淅淅沥沥的雨一点一滴的落下?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淅淅沥沥的雨一点一滴的落下(那一场淅淅沥沥的雨)

淅淅沥沥的雨一点一滴的落下

那一场淅淅沥沥的雨,从朝下到夜,从夜下到天亮。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季节的转换,还是人情的转换,是思维的活跃,还是相思的泪难干。 都说冬天雨少,但是也没有必要这样下个不停。路上的跑车一任疾驰而过,也不会在意溅起的雨水,和路人的愠怒。 雨水在从天而降,树上的落叶铺满了地,金黄金黄的,一边是欣赏的美景,一边是环卫人员额头沁出的汗水,因为这无意中增加了劳动量。


雨水飘落时,似乎周围显得更加宁静,忽然想起了自我,更确切地说想起了一千八百多年前的那个女子。


本来出身官宦之家,她的爹爹也是名重朝野的才华满腹之士,却因为她爹爹的一个动作,使自己的人生轨迹陡然从顶峰跌倒峰谷。 这个如美玉一般的女子便是蔡琰,本来就是一块美玉吗?而更多的人知道她叫蔡文姬。 蔡文姬的爹爹叫做蔡邕,还有一个字叫做伯喈,那真是一个才子,那真是一个通才,那还是一个性情中人,直爽的很,做学问那是没说的,当官呢?也是可以的,说他可以,是因为敢说实话。结果人家给揪了小辫子,天南地北的一通迁徙啊!这一走就是十三年。 这位被称之为“蔡中郎”的大官儿,一心扑在做学问上,书法出色,音律方面也是超群。 文人呢,就是那么一个性情。天道有常,一转眼呢,那个时候的世界形势发生了变化,朝廷暗弱,董卓主政。他也需要这帮子人辅佐啊,于是乎相中了蔡伯喈,想来也得来,不来也不行。不过,董卓虽然是赳赳武夫,对于蔡邕的建议还是听一些的。比如,初平二年,发生了地震,董卓虚心请教什么原因,蔡邕没有那么多弯弯儿绕,直接开言透语地说“大地发生震动,是因为阴盛阳衰,做臣子的超越了礼仪和规范所导致的”按照一般人,点到为止就可以了,可是这位蔡邕却进一步引申说“前年春天郊天,您坐的那辆车啊,金华青盖,爪画卓为“两轓,所有的人都认为很不合适呢?”这种瞠目结舌的建议,令所有的人都胆战心寒,可哪里料到董卓却出乎意料地采纳了。


还有一件事也足以说明董卓对蔡邕的重视。董卓手下的一帮子吹鼓手,希望尊董卓为“尚父”,董卓特意就这件事情同蔡邕商量,蔡邕说“想当年姜尚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底定金瓯,灭除商朝,才接受了这个尊号,您虽然功劳显赫,名垂青史,但是现在称尚父,还不合适,是否等平定了叛乱,还于旧都,再商议这个事情好吗?董卓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 董卓非常器重蔡邕的才华,史书上记载”厚相遇待”,就是因为以上诸种因素,当王允设计诛杀董卓,朝野欢声雷动,额手相庆时,蔡邕有感而叹。于是一场牢狱之灾,蔡邕饮恨长逝。 之所以用这么多的文字来叙述蔡邕,是因为从他去世的那天起,他女儿,那位蔡昭姬,因为与避司马昭的讳,被后人改为蔡文姬的女子,命运彻底改变了。 出生在簪缨之家、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奇女子,从小就是那么聪明伶俐。博学多闻,和爹爹一样擅长天文数理、精通音律,以东汉的班昭曹大家为榜样,立志和老爸一起续修汉书。 都说红颜薄命,蔡文姬人聪明,长得也漂亮。在那种动荡的社会形势下,好不容易找了个卫仲道,夫妻关系还算过得去,却没有后代,正儿八经地说是没有儿子,不久老公也死掉了,这让婆家忍无可忍,因此遭人白眼儿是非常自然的,心高气傲的蔡文姬哪里忍受得了,于是一赌气返回了娘家。 蔡邕的死,已经令蔡文姬痛断肝肠,匈奴的入侵,更令她如柳絮一般飘啊飘,被掠到北方后,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那是一段什么样的日子啊!她在后来的《悲愤诗》中叙述道“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终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没有接受过孔孟之道的熏陶,加之气候迥异,令人不由得想起父母,终日哀叹不已。听到有客人到来,常常喜不自胜,以为是从故乡来的,等到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并非是老家的亲人,于是怅然若失。一天天过去了,蔡文姬生了两个儿子,这样一过就是十二年。 身为蔡邕学生和挚友的曹操统一了北方,用重金赎回蔡文姬,她终于得以返回故乡,儿子哭着喊着,搂着蔡文姬的脖子舍不得松开“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孩子望着同样两眼泪水的妈妈恳求道“您常常有仁慈恻隐之心,怎么今天不仁慈了?我们还没有长大成人,为什么不管不顾呢?”蔡文姬描述自己的心情如同五内崩裂,像得了精神病一样恍惚不知所之,一边嚎啕大哭,一边抚摸着儿子的后背安慰着他们,和我一起被掳掠到匈奴的同辈人也来送别,羡慕我能返回故乡,更加勾引起了她们对家乡的向往和思念,哀嚎哭喊的声音撕心裂肺。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着皆嘘欷,行路亦呜咽。 蔡文姬后来嫁给了董祀,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传世。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当时儿子刚出世不久,我也是青春勃发,常常手拿一部竖排版繁体字,是郑天挺先生主编的《后汉书》,其中就有《董祀妻传》,里面收录了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我还做了很多眉批。与好朋友闲坐品茗,我口述这首《悲愤诗》,朋友笔录,我们一边说,一边写,我一边讲解,而朋友一边赏析。如今这位当年的朋友老大哥也去世多年,想到这里,不禁怆然。 哎!那一场淋淋漓漓的雨哦,不知要下到什么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