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昆明,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春城”二字,甚至关于为什么叫“春城”的原因,也能侃侃而谈。

那么,想考考大家,知不知道“春城”这个名号到底是谁冠以昆明的?

“春城”美名悠久

源自四川状元郎杨慎

有人认为是出自300年前昆明人王思训的《野园歌》。因为诗中有句:“浮云渺忽春城隈”。

这里说的的确是昆明,但春城的美名其实还能追溯到更久以前。

距今450多年,有位大名鼎鼎状元郎杨慎(祖籍四川新都),被称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他和昆明,乃至云南,都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

关于他的传说,也在昆明和滇西一带流传。

他,就是第一个给予昆明“春城”这一美誉的人。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1)

(网络配图,侵删)

杨状元公本来在京城舒舒服服做官,但因为维护礼制触怒了皇帝,被谪贬到了云南。此后,他几乎半生都在云南度过,云南也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流放期间,杨慎足迹踏遍了半个云南的山山水水。他居昆明滇池畔,游大理,至保山,赴建水…

所到之处几乎都留下了传世之作。而对于昆明,他的佳句尤为得多。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2)

(网络配图,侵删)

“春城”第一次出现

杨慎初到昆明,因远离亲友,仕途绝望,情绪低落。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3)

(图源:《国家宝藏》,冯小刚饰杨慎)

恰好他的一位好友毛玉的儿子毛沂居住在昆明高峣,毛沂担心杨慎闷出病来,于是常约他游滇池逛西山。

一次,两人乘船出游,来到了云津桥(今得胜桥)。

昆明的得胜桥,自元代起,就有“云津桥衅货船云集”的繁华景象,杨慎看着热气腾腾的码头,阳光洒在河面上,连河水都是暖的。

青青的水草似散发着幽香,他听到桨声伴奏着歌声,一派诗情画意,一派春光,心中的苦闷瞬间一扫而空。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4)

(清代的云津桥)

微风拂面,碧波荡漾,杨慎突然诗兴大发,吟出了对昆明四季如春的感受:

蘋香波暖泛云津,涣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5)

△昆明翠湖(王建中摄)

正式命名“春城”

如果说杨慎第一次捕捉到昆明四季如春这一特色带有偶然性的话,那么他在多年后,在《春望三绝》中所用的“春城”一词,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可以称得上是对昆明的正式命名了。

元宵节前,晚年思乡的杨慎写下:

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拢花覆桥。

欲把归期卜神语,紫姑灯火正萧条。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6)

(网络配图,侵删)

诗中的“春城”是否指昆明,可以从两方面得到证实:

一方面,《杨慎诗选》注释:“本诗‘春城’正指昆明。”

另一方面,诗中“柳亚帘拢花覆桥”描述了一副鲜花遍地遮蔽了桥梁的景致,而在在百花凋零的元宵节前,如果不是在“花枝不断四时春”的昆明,应该是很难看到的这个景致。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7)

(网络配图,侵删)

昆明的“春暖”对于当时情绪落寞的杨慎可谓是治愈良药,而杨慎对于昆明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

如今的西山上还留有一座“升庵祠”,记录着杨慎在滇的点点滴滴。

昆明最大的古城(第一个叫昆明春城)(8)

(网络配图,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