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微格教学(改变小古文学习方式)(1)

小学文言文篇幅短小,中年级的选文只有几十个字,高年级的选文长的也不过百字,文字理解难度不大。目前小学文言文教学大致流程为:朗读正音、断句——重点词语解释、理解涉及的文化现象、翻译——还原情境、展开想象——理解故事、归纳形象(或哲理)——拓展运用。

朗读、正音的环节通常的做法:初读,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单独出示;再读,读清句读,划分节奏;齐读,强化语感。

文言文多读是必要的,但是我觉得这几个环节可以由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完成。学习文言文课前肯定要有预习,学生读得怎么样,不得而知,部分语感好的孩子应该没问题,读不成句的也大有人在。也有老师强调,文言文要读出文言的味道,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教师不做示范,只是点评如果哪个字读好了就好了。学生不知道怎样算是读好,那么老师何不亲自示范一下什么叫读好呢?所以,在读的环节,我会一句一句带着学生读,读的过程中完成正音、断句的任务。一些语气词如“乎”、“之”“也”该怎么读,教给学生,学生模仿着读,这样才能读出文言的一些味道。我翻了一下教材,编者在课后题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示范朗读,后来在微信公众号中看到朱煜老师在执教文言文时也是带着学生一句一句读的,内心豁然开朗。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微格教学(改变小古文学习方式)(2)

其次,学习文言文离不开文意的理解,通常的做法是结合注释,句句翻译,特殊句式的句子单独翻译,因为有预习,部分“勤奋”的孩子会把翻译抄在书上,课堂上自主翻译的时候会“得心应手”。关于把翻译抄在书上,我觉得,课学完后可以这样做,课上还是应该多锻炼学生的翻译水平。

在教学22《文言文二则》的时候,我让学生把文中从没有见过的词写在黑板一侧,学生找出了这些词语:少选、哉、巍巍等。再从文中找出古义和今义差别特别大的词语写在黑板的另一侧,学生找到的词语有:鼓、汤、破、绝、足等。先解决学生从没有见过的生字,这个较为容易,一般这些词语书中都会有注释。难以理解的是古今意思差别较大的词,学生要经过一番比较,在不断试错中方能找到准确的解释。还可以让学生比较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中的含义,如《书戴嵩画牛》中两个“轴”的理解。先理解字词再理解句子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学生在争论中获得新知,参与的热情更加高涨。

通过反复的甄别、比较,对于文意的理解已不在话下,再出示原文来翻译就容易多了。不仅翻译变得容易了,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在学习《书戴嵩画牛》时,学生很容易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蕴含的道理。教师再拓展“____当问______”就顺理成章了。有的学生说“做学问当问老师”、“做美食当问厨师”、“打渔当问渔夫”、“炒股当问股神”......

稍微改变一下学习小古文的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古文学习将会变得更有趣。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微格教学(改变小古文学习方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