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发展过程中注重预防,所谓“上工治未病”。除了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提高身体素质,增加生活质量。

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经历了《神农本草经》、《食物本草》、《本草纲目》等,已经将食物及医药融为一体,演化出“药食同源”的文化。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的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的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药食两用的水果——“龙眼”,俗称“桂圆”,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历史上南方“桂圆”北“人参”之称。

吃了二十年的龙眼原来是这么吃的(真没想到龙眼除了好吃)(1)

《神农本草经》记载:

龙眼,味甘,平,无毒。

主五脏邪气,安志压食,久服强魂魄,聪明,除蛊毒、去三虫。

龙眼味甘,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营养。

如果人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导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久病体虚或老年体衰者,常有气血不足之证,而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心悸气短等症,龙眼肉既补心脾,又益气血,甘甜平和,有较好疗效。

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因悲伤过度,导致魂魄出窍、心悸怔忡,俗称“丢心症”,就是用桂圆汤治好的。


龙眼的养生食谱

吃了二十年的龙眼原来是这么吃的(真没想到龙眼除了好吃)(2)

一、龙眼枸杞汤

适应症:可养心、补肝、益肾,可辨证用于眼花、头晕、心悸等表现者。

做法:取龙眼肉 30 克、枸杞子15克、桑葚15克,用水同煎煮。服用时可加适量白糖。

二、鸡蛋龙眼汤

适应症:贫血,久病体虚引起的贫血,胃溃疡、痔疮出血或术后失血过多导致的贫血。

做法:取龙眼肉6克,加400毫升水,煮沸之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将2个鸡蛋打入汤中,鸡蛋熟后将桂圆肉、鸡蛋及汤一起服下。可以加入适量红糖。

早餐前空腹服用,或当早餐吃也可以 ,连服两周 。

注意:养心补血用干龙眼优于鲜品 。胀满、痰饮、阴虚有热、感冒期间不宜服食此方。

三、龙眼安神汤

适应症: 可辨证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失眠等表现者。

做法:取龙眼肉9克、芡实15克、莲子10克、五加皮10克、五味子10克。上述材料一并炖汤,睡前服用。

四、龙眼莲子汤

适应症: 可辨证用于神经衰弱、贫血、自汗、盗汗、失眠、心悸等表现者。

做法:取龙眼肉 6 枚、莲子 15 粒、柏子仁 10 克,一并煎汤,睡前服用。

五、桂圆醴

适应症:补心脾、助精神作用,适用于失眠、健忘、惊悸、虚劳衰弱等症。

做法:龙眼肉200克,高度白酒500毫升。 龙眼浸泡于酒中,密封,每日轻摇,半个月后即可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