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为什么会有极昼现象(古人用什么黑科技定)(1)

《夏山高隐图》 (元 王蒙)

夏至日为什么会有极昼现象(古人用什么黑科技定)(2)

周公测景(影)台

2019年6月21日,夏至。

对“夏至”这个名称,如果望文生义,很容易产生误解,以为是“夏天来临”之意。实际上,“夏至”的“夏”字意为“大”,“至”字意为“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至的含义是相对于小满而言。小满是四月中,代表“物至此而小得盈满”,到了五月中的夏至,万物便“皆假大而至极”了。

古人是先确定了“二至”,随后才确定的“二分”

学者们还认为古人是先确定了“二至”,随后才确定“二分”。春分和秋分之所以较早被确定,是因这两个节气都有一特殊之处——昼夜长短时间一样。古人称春分为“日中”,秋分为“宵中”,“中”字意为均等,表示“日中”和“宵中”这两天,昼长、夜长相等。

古人除了用“土圭之法”确定四时节气,还用这种方法确定地理中心点,亦即“地中”,并以此作为定都的依据。《周礼·地官·大司徒》云:“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

唐人贾公彦疏曰:“土圭尺有五寸,周公摄政四年,欲求‘土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影)之法测度也,度土之‘深’,‘深’谓日景(影)长短之深也。”

测量“地中”的方法,是在夏至这天中午,立“八尺之表”,若其影子长度恰好是一尺五寸,此地便是“地中”。《周礼》认为,“地中”为“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之处,是建立王国最理想的地方。

经过测量,周人发现,当时的洛邑(今洛阳)正是“地中”,故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王城自镐京迁至洛阳,史称东周。后来,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均建都于此,故洛阳以“九朝古都”而闻名天下。

记载中的羲叔、和叔功不可没

在二十四节气中,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早确定的两个节气。春分、秋分以及“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都是在“二至”的基础上确定的。

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有3个月,在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古代,要准确划分夏至和冬至这两个时间节点,显然并非易事,但聪明的古人很早就想出了妙招。

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为了推算岁时,制定历法,命令羲叔到南方一个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从北向南移动所产生的变化,结果发现“日永星火”。即当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火宿出现在南方的天空时,这一天白昼最长,并由此确定这天为夏季第二个月的夏至日。

此外,帝尧又命令和叔到北方一个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从南向北的运行情况,结果发现“日短星昴”。即当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宿出现在北方的天空时,这一天白昼最短,从而确定这天为冬季第二个月的冬至日。

另外两个天文官羲仲及和仲,则通过同样的方法,确定了春分和秋分的日子。

“土圭之法”,亦即“立竿测影法”

羲叔、和叔是如何观测太阳运行的?他们凭什么判断哪天白昼最长?哪天白昼最短?原来,他们运用了一种黑科技手段,名为“土圭之法”,亦即“立竿测影法”。

太阳的影子,名为“日晷”。“土圭”,就是用以测量“日晷”的器具。古人通过直立在地上的杆子,观察阳光投射的杆影长短及移动规律,以定四时日月。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发现每年都有一天日晷达到最短,同时他们还发现,这一天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此外每年还有一天日晷达到最长,且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正好与日晷最短那天相反。每年的夏至日和冬至日,古人就是用这种方法确定下来。

但史学界普遍认为,《尚书·尧典》不是尧时写的,而是周代史官根据历史传闻编写,后经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补订而成。因此用“土圭之法”测日晷有可能在周代才出现。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