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冬天的北方,天气干燥的时候,脱衣服的时候就会产生噼里啪啦的静电,晚上的时候还能看到辉光。这种静电放电(Electro Static Discharge)现象,在电子器件中如果防护不当,甚至会烧毁设备。因此,现在越来越重视对静电的防护。大多数的IC也都有2kv的抗静电能力。

一、 静电放电(ESD)原因

正常情况下,物体呈现电中性。而物体会通过摩擦、感应等方式获得电子或者失去电子,使物体带电。我们知道绝缘体和导体之间不是绝对的,当能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会把绝缘体击穿,从而传导电荷。物体电荷积累到足够多的时候,就可能把本来不导电的空气击穿,从而泄放电荷,进入新的平衡。这就是静电放电现象。通常由于击穿,电阻就会很小,从而造成瞬间大电流。但这样的静电能量并不高,因此,大电流的持续时间也很短。

二、静电放电模型及标准

根据特征不同,通常将静电放电模型分为人体模型(HBM)、机器模型(MM)和带电器件模型(CDM)。

目前,欧盟已经做了工业级别的静电防护标准,即IEC61000-4-2,我国的静电标准为GB/T 17626.2-1998,与欧盟标准IEC61000-4-2等同。下图为静电发生器简图,也是典型的静电放电模型图。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1)

图1 静电发生器简图

首先,左侧直流高压电源通过电阻给电容Cs充电,继而断掉左侧开关,再次打开放电开关,使Cs中的电荷通过Rd放电电阻泄放给待测设备。在IEC61000-4-2标准下,储能电容Cs为150pF,放电电阻Rd为330 ohm。

而人体模型中,Cs为100pF,Rd为1.5Kohm;机器模型中,Cs为200pF,Rd几乎为0 ohm。可以看出,机器模型中,储能电容的容值更高,就意味着电荷更多,而放电电阻几乎为零,则意味着线路阻抗很低。这样,高电荷低阻抗的放电回路,静电的能力也是最强。因此,机器模型也被称为“最严酷的人体模型”。带电器件模型,是在电子产品制造和运输中摩擦、接触累积的电荷,实际上很难模拟放电过程。因此也没有形成具体的测试标准。

下图为在人体模型中,人体的静电带电最高电压及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北方干燥的冬天,穿着涤纶等合成化纤的衣服,会经常被静电打到,而这时候的静电电压甚至能高达15kv。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2)

图2 人体静电放电电压与环境的关系

根据静电放电模型,IEC61000-4-2模拟静电放电做了相应的静电产生设备——静电发生器,又叫静电枪。图1就是静电枪的电路。而基于该标准的静电放电波形图如下图: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3)

图3 静电放电发生器输出电流的典型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尖峰的上升时间tr=0.7-1ns。(上升时间的计算为从10%处上升到90%处所用的时间。)电流在此时间内幅度波动巨大,1-30A不等。而放电能量的频率也从几十Mhz到1Ghz不等,但大多数能量都集中在低频放电区域。

根据人体放电模型,IEC61000-4-2制定了五级的试验等级,包括了4个试验等级和1个开放等级。一般电子产品过的CTA认证,要求静电等级为3,即接触6kv,空气8kv。相应的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的静电枪的枪头是不同的,接触放电的头是尖头,方便接触,而空气放电的枪头是圆头。表1为静电放电试验等级。图4为静电枪头示意图。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4)

表1 静电放电试验等级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5)

图4 静电放电发生器的放电电极

三、静电的危害

静电放电主要会对设备产生损坏,主要可以分为设备永久失效和暂时失效两种。

由于静电放电会产生瞬间大电流,因此能量可能会对电路造成损害,直接破坏器件的正常使用,这就使设备被烧毁,引起永久性的失效。

另一方面,由于静电中还会存在高频脉冲,这些脉冲引起的磁场通过耦合、辐射等方式,对周围的场造成电磁干扰,通过缝隙、电路等对器件产生干扰,导致设备的暂时性失效。

四、静电防护

既然知道静电造成的危害,就要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想办法去规避危害。

在处理静电问题的时候,主要遵从两大方法:堵和疏。既然静电无法避免产生,那么我们就要对他进行处理。

1、堵

堵,顾名思义,就是严防死守。虽然你有静电,但是我不让它进入到我的设备中,这就是堵。这个问题主要是结构工程师完成的。让壳体匹配度更高。

主要有两点方法:

1> 尽量减小壳体的缝隙。让外边的静电没有缝隙进到设备内部造成伤害。

2> 拉大外壳到内部电路的间距。经验表明,8kv左右的静电经过5mm的距离后可完全衰减。

3> 软件上做处理。我们经常会碰到,ESD把屏打花的情况,这时候就要软件来做更改防止花屏。针对这个问题,刚入行的时候并不理解。ESD明明是硬件问题,为什么软件处理之后能好。以花屏问题为例,可以看出这是暂时失效的问题。ESD可能导致屏幕的控制脚引入噪声,从而引起中断。这样,通过优化软件代码(比如将中断口的触发条件进行判断,对中断信号设置持续时间等),一些不可自动恢复的故障可以被避免,可恢复的故障概率也可以降低。

2、疏

疏则是让静电找到合适的泄放路径,而不会从器件内部泄放。

主要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 要尽量保证完整的地平面。完整的地平面不但可以降低噪声干扰等辐射之外,还可以增强ESD性能。大的地平面有助于静电泄放,同时降低静电场产生的影响。

2> 增大表层地的露铜区域。这样有利于外部静电通过表面露出的地直接导入板子主地,完成大面积泄放。

3> 减小电源层与地平面的距离。我们知道,静电无非是能量,而能量可以通过储能元件来吸收。平板电容器的公式如下: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6)

其中,ε为介电常数,d为两个平行板之间的距离,S为平行板的面积。

由公式可以看出,减小两个平行板之间的距离,就是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值。

电源层和地平面可以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减小之前的距离,则可以增大主板的分布电容。当静电进来之后,这些分布电容就可以吸收静电能量,从而达到防护作用。

4> 增加ESD防护器件。对于裸露在外接口电路,ESD器件是很必要的。像USB口、电源口、电池连接器等,都是要重点防护的地方。这些地方增加ESD防护器件是必要的。也可以预留位置,在需要的时候贴上去。主要就是对ESD能量进行泄放。ESD器件主要包括TVS管、稳压管、压敏电阻等。相对来讲,ESD静电管性能最佳,响应速度最快,近几年也被大面积使用。而在一些接口处,对电流要求不高,比如ADC/GPIO等,可以通过串电阻的方式来增强ESD性能。

ESD问题,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进去,这样在后期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即便出于成本考虑,设计初不想添加ESD器件,也要在必要的部位预留位置,以便后边做优化。因为ESD带来的问题,大部分是不可恢复的,对重要器件产生的伤害,成本要远高于静电器件的处理。切记,在设计之初能规避的问题,成本是最小的!

esd静电防护主要工具(ESD静电放电原理)(7)

以上内容为公众号(硬件女工程师的日常)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本头条号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欢迎关注工程师小何,如果您觉得本文有点小用,可以点击右上角“…”扩散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