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叶挺,很多人便会想到李秀文。
相濡以沫二十载,李秀文给叶挺生下了9名儿女,为叶挺的革命道路前仆后继,在饱受折磨的软禁中不卑不亢,不惜变卖包括定情信物的所有家当,只为求与丈夫携手相伴共度难关。
最终,李秀文与叶挺在奔赴革命的途中坠机身亡,一对革命英烈带着同样的理念与热血共辞人间。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开国元勋叶挺将军的感情生涯中,其实还藏着一个女人。
一个小脚女人,一个从小就被送到叶家当作童养媳的女人,一个执拗不懂得拐弯穷尽一生终于如愿被葬入叶家祖坟的女人。
初识叶挺当家人告诉自己要被当作童养媳送往广东惠阳县的会水楼村时,12岁的黄春心里并没有一丝波澜,她曾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邻家姐姐因为要做童养媳而奔往他乡。
她知道,这命运她逃不过也躲不掉,一切都不过是早晚的事,只不过不知是哪一天,又或者是哪个地方。
初到叶家的那天,黄春见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叶挺。
她听说未来夫婿小她两岁,没想到,他的个子竟比自己还高了不少。远远地,黄春就瞧见叶挺绷着个脸,好像很不欢迎自己的到来。
经过叶挺身旁的时候,黄春将身子微微一侧,小心翼翼地仰起头想跟他示好,谁知,叶挺此时的眼神里竟流露出了一种黄春从没见过的神情。
黄春还没来得及细想,叶挺便径直地离开了。
叶挺的父亲叶承恩,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主要靠耕种租赁地主的土地为营生。母亲吴氏,则是一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叶家父母为人都较为随和,黄春也挺喜欢跟他们相处。
在这个家里,黄春发现只有叶挺,不太愿意跟她讲话,一见到她便躲得远远的。黄春非常不理解,她好几次都想问问叶挺为什么,但每次话到嘴边,就不自觉得咽了回去。
每当看到叶挺背着书包前往学堂的背影,黄春都觉得十分快乐。只是静静地在身后望着他,自己便已心满意足。
黄春在叶家屡次能听到房里传来叶挺跟父母争执的声音,但一直听不清他们到底在吵些什么。
那天,吵架的声音极大,还时不时有东西被摔碎的声响,黄春偷偷地躲在一旁,想听个明白。
原来,除了早逝的两位哥哥,叶挺还有两个姐姐,而自己到叶家做童养媳正是用叶挺的两个姐姐换来的。
黄春眼角泛起了泪花,这一刻她全都明白了,初来乍到的不欢迎、眼神里那种没见过的复杂神情、日常生活里的冷漠抗拒...他原来这么痛恨童养媳。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挺”这个字是他的启蒙老师陈敬如后取的,意为“人要上行,人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
思想先进的陈敬如先生除了孜孜不倦地教授叶挺课业知识,还经常给他灌输革命思想,二人感情颇为深厚。
15岁时,叶挺进入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
受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影响,他的革命热情愈发浓烈,加入剪辫子的行列之中,立志要做一个进步青年。没过多久,即将毕业的叶挺被学校开除了学籍。
婚后丧子思想保守的叶承恩深知叶挺是过不惯平凡日子的,他的远大志向可能远远超乎了自己的想象。但此刻他已年近古稀,无论如何他都不能看着家中独子去冒这个险。
于是,叶承恩断掉了叶挺的所有生活来源,想要借此来逼迫他与黄春完婚,好让他安定下来。
长期的争吵和冷战总不是个办法,为了让自己能够继续读书学习,叶挺选择了妥协。他和父亲达成一致,只要自己答应同黄春结婚,家里就支持他继续念书学习。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他们的羽翼太耀眼。”叶承恩知道,婚姻终究绑不住叶挺,这一切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1912年的春节前夕,18岁的黄春和16岁的叶挺办了婚事,正式结为夫妻。等了六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刻。黄春心里很是高兴,以为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她注定是叶挺的妻子,他们注定要生活在一起。
眼看婚后叶挺对自己的态度一如既往,黄春用尽各种办法想让叶挺开心些,但叶挺好像一看到自己,原本高昂的情绪也会变得低落起来。
“我要去广州黄埔陆军学校了。你知道的,我绝不可能在家安稳度日,我是要外出革命报效祖国的,你我之间注定不会幸福。”
黄春听到这话后很伤感,从小的教育告诉她,既已为人妇,就应该本分地守着丈夫,除了三从四德、相夫教子,此外,她没有任何别的选择。
黄春强忍着心里的难过,挤出个笑脸,说到:“没事,你想去就去吧,什么时候回来都行,我在家等着你。”
叶挺在家中排行第八,结婚后,黄春的名字便成了“八娘”。
丈夫不在,黄春便把对叶挺所有的好转移到了叶家父母身上,端茶倒水,悉心照料,还经常下田地里干些农活,将家务琐事一一包揽。
叶家父母看着这个忙里忙外的儿媳,很是心疼。
叶承恩开始有些怀疑,当初把黄春接到家里当童养媳这个决定是不是做错了,他又想起远在他乡的两个女儿,不知她们是不是也过着同黄春一般的日子。
儿子的到来让黄春那片灰蒙蒙的世界里透出了一丝光亮。黄春看着自己日渐鼓起来的肚子,轻抚着自己的肚皮,笑了起来。“小宝,想爹爹了吗,别急,他就快回来了。”
这话既是说给孩子听的,更是说给自己听的。这孩子是自己和丈夫之间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一定要让他健康长大。
伴随着咿咿呀呀的哭声,一个男婴来到了叶家。这个因为妻子没有丈夫、父母没有孩子的寂静如死灰一般的院子里,终于,恢复了许久不曾见过的热闹。
叶承恩抱着孩子,喜笑颜开,时不时用些小玩意儿去逗逗他。
看到黄春来了,便想把孩子交给她。“八娘”“八娘?”被浓浓思念包围着的黄春,竟然把年迈的叶承恩看成了叶挺,一时之间,晃了神。
黄春看着襁褓里的儿子,幻想着叶挺在自己身边的样子,幻想着自己和叶挺坐在院子里一同看着到处奔跑的孩子的样子,甚至幻想着儿子长大娶亲后自己成为婆婆的样子。
本以为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谁曾想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仅四个月大,儿子便夭折了。黄春开始变得话少起来,锥心的痛将她那颗乐观的心狠狠击碎。
被提离婚
黄春知道丈夫在外为了革命奔波劳累着,她很想为叶挺做些什么,但无奈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这个家,安安静静地等着他回家。
傍晚,黄春刚忙完手中的活,准备歇下。突然,她听见门外传来阵阵响动。是他!一定是他。黄春的小脚飞快地跑了起来,暮色中,她看到丈夫身着挺拔的军装,正朝着里屋走来。
她赶忙做了一大桌热腾腾的饭菜,准备好茶水,为丈夫接风洗尘。
黄春知道叶挺回家呆不了多久,很可能只是短暂地歇歇脚。许久未见,她感觉丈夫变瘦了,只想给他好好补补身子。可她从没想过,叶挺这次回来是来和她做最后的了断。
正当黄春想着明天一大早要去集市上为丈夫买些爱吃的菜时,叶挺向黄春坦白,自己喜欢上了李秀文,并提出离婚。
李秀文,1907年出生在澳门一个商贾之家,比叶挺小了11岁。
受热衷革命的父母影响,李秀文从小便想着为国效力。15岁时,李秀文就读于孙中山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亲手创办的一所纪念性学校,执信中学。
叶挺当时是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而挚友李达章则是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司令。
这天,叶挺来找李达章商讨要事时,发现他家竟然有一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子。
李秀文主动和叶挺搭起了话,谁知,一向为人爽快的叶挺竟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脸上还泛起了红晕,像个害羞的大姑娘。
李达章是个聪明人,再加上他对好友十分了解,一眼便看出了叶挺的心思。于是,他向叶挺正式介绍了李秀文。
叶挺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妙佳人的父亲李少村竟然是好友的同乡。
此后,李达章便经常组织三人之间的见面。
慢慢地,叶挺发现,李秀文不仅相貌出众,被执信中学誉以“校花”,她的思想也十分先进,关于国家大事,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李达章的牵线,三人经常在一起畅谈革命。
整日面对着这位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叶挺忽然想起自己远在老家的妻子黄春。
其实他从未真正讨厌过黄春,只是每当面对黄春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两个命途坎坷的姐姐,再加上自己整日为革命洒热血、奔走四方,而黄春思想守旧,只想过简单的生活。
此时意气风发的叶挺恰好也深深被李秀文所吸引。
血气方刚的青年才俊和情窦初开的少女互通了情意。在得到了李家父母的认可后,叶挺觉得,是时候该和黄春做个了断了。
叶挺清楚黄春是个执拗的人,而离婚这件事确实也对黄春不公。
虽然自己是迫于包办婚姻制度才娶的黄春,但黄春又何尝不是封建思想下的牺牲者,
更何况黄春婚后为自己的父母为这个家操劳了不少,还曾因经历丧子之痛,自己也没尽过丈夫应有的责任。
正因如此,当黄春说出那句“好”的时候,叶挺第一次心疼起面前这个看似瘦小实则内心强大的女人。
黄春知道,就算是没有李秀文,叶挺也不会把爱分给自己,总归是要放他走的,自己又何苦迟迟不肯认清现实呢。
其实,黄春早已攒了一肚子伤心话想要和叶挺说,但眼下,除了这个“好”字,她再说不出来什么话。
“八娘,其实我从未讨厌过你……”
“我知道。”
“我们注定没有结果的,你是个好女子,是我对不住你,改嫁吧,八娘,我可以帮你打听个好人家。”
“好女不嫁二夫。”
叶挺怎么会知道,从黄春踏进叶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八娘的命运,叶家只有一个八娘,而八娘也只能是黄春。
黄春呆呆地盯着叶挺留下来的三百银元和几件衣服,一言不发,坐了很久很久。
正午地阳光刺得黄春眼睛疼,收拾好桌上的杂物,她不假思索的走向厨房。
一如往常,黄春操持着家务,照顾着叶挺年事已高的父母,好像一切从未发生过似的,好像叶挺从未回家跟她解除婚姻关系,好像她还是那个默默等待叶家老八回家的八娘。
叶挺父母相继离世,叶家此刻只剩下了一个不姓叶的黄春。
环顾四周,回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黄春合上门,用一把大锁牢牢锁住了这片自己从小长大的屋檐。
葬入祖坟黄春用叶挺留下的三百大洋,在淡水镇买了一间庵堂,不问世事,吃斋念佛。自此,黄春开始了与青灯佛骨为伴的日子。
婚也离了,家也搬了,但黄春的心始终无法从叶挺身上挣脱。她和叶挺保持着书信来往,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打听叶挺的消息。
得知叶挺在参加抗日活动,她就为来往的游击队送水送饭。得知叶挺需要人才相助,黄春就推荐身边有能力的人到叶挺那里效力。
这也算是为叶家尽一份自己的心吧,黄春这样想。
知道这位心地善良的妇人是叶挺将军曾经的结发妻子后,乡亲邻里和游击队的士兵都亲切的唤黄春为八娘、八嫂、八夫人。
期间,也曾有不少人前来找黄春说媒,劝她改嫁,但都被黄春一一回绝了。
黄春捻起了手中的佛珠,喃喃道:好女不嫁二夫,说到做到。
在历经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双重失败之后,叶挺和李秀文及其儿女定居在了澳门。
黄春得知此事便前去看望,看到面前的李秀文端庄貌美、温柔大方,看到他们的儿女个个乖巧懂事、聪明活泼,亲眼见到叶挺一家幸福和睦的样子,黄春总算安心。
“六面碰壁居士,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尔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
1941年,皖南事变,叶挺被国民党反动派扣押。被“革职”的叶挺在重庆狱中写下了《囚歌》这样振奋人心、坚定信念的文学作品。
叶挺不知道,他的诗被黄春在庵堂中,抄写了一遍又一遍。
黄春没上过学,刚到叶家时,大字都不识几个。受到叶挺的影响,黄春悄悄地开始读书认字。
因悟性较差,又没有老师指导,黄春的识字能力始终不尽人意,但却也比以前强得多了。
黄春拿着被她写得七扭八斜的字,费劲地读着。纵使读不懂全文,黄春也能感受到叶挺身上的那种凛然正气与壮志豪情。
她知道,叶挺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她在心底为叶挺而感到自豪。
1946年4月8日,刚刚恢复自由之身的叶挺带着李秀文及一对儿女由重庆奔赴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而不幸罹难。
当噩耗传到黄春耳朵里的时候,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整个人瘫倒在地。她开始不吃不喝,直直地跪在佛堂前。
短短几十年间,她失去了仅存活四个月大的儿子,失去了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的公婆,现在她又彻彻底底失去了自己最心爱的人。
她恨自己为何只是个童养媳,她恨自己为何对那些革命大事一窍不通,她恨为何天下战火纷飞久久不能太平。
整整一个月,黄春都不曾踏出佛堂一步。任谁前来劝她,都没起过一丁点儿作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叶挺的老战友叶剑英了解到黄春的遭遇后,热心地把她接到了广州照顾。
叶剑英满怀关切地问黄春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个人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自己一定会尽力满足。而黄春只是淡淡地说:
“我什么都不需要,一年有三石米,足矣。”
没过多久,黄春在暮色中悄然离开,一个人回到了叶家老宅。
房间内的陈设依旧,床边还放着当年叶挺用过的枕头,盖过的被子,穿过的旧衣物。
“怎么就只剩下我一个了呢。”
黄春从床底下拖出了一个大箱子,轻抚着上面的灰尘。
曾经崭新的婚书早已泛黄,那些文字也因时间过长而变得有些模糊不清。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满纸的文字,黄春此刻却只能看清那个“相敬如宾”。
黄春想起,无论是她当童养媳之时,还是与叶挺正式结为夫妇的日子,甚至直到叶挺与她离婚后,叶挺对他的态度虽然稍有冷淡,但总的来说也总是客客气气。
“先生,原来相敬如宾,便是如此么?”
1985年,黄春离世,享年91岁。根据遗愿,黄春被安葬在叶家的坟地里,和叶挺父母的坟墓紧紧相靠。
作为叶挺曾经的夫人,黄春从未向政府提过任何关于接济自己生活的要求。她从未想过要什么名利,唯一的心愿便只是能够在死后葬入叶家祖坟。
直至存活在这世上的最后一刻,黄春手心里还紧紧攥着她与叶挺的婚书。
黄春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只留下了自己鲜为人知的姓名,而这个姓名黄春或许自己都不记得了。
倾尽一生,她终于真真正正,成为了“八娘”。
“八娘,我回来了。”
黄春好像看到了一个身子笔挺的人影,正朝着自己的方向走过来。
“哎。”
黄春缓缓地合上了自己的双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