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牛河梁微导航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1)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2)

  供销社,对于如今40岁以下的中老年人并不陌生,而且,它几乎是离我们老百姓生活最近的所在。从县到乡,供销社至少在每个村都有一个存在,那时候的供销社建筑普通,但在村里,堪称最好的建筑。几间青灰色的房子,仿佛是全国统一设计,而且无论走到哪里的供销社,都会看到山墙上写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字样;当年的售货员,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3)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4)

  改革之前的的供销合作社拥有庞大的经营体系,垄断了农村经营市场,左右了农民的日常生活。直到2002年之前,凌源市供销合作社还包括商业门市部、土特产公司、日杂公司、百货门市部、肥料农具门市、废旧物资回收门市等等。供销社总部在凌源市东街,那是一幢砖混结构的四层楼房,一层是自行车门市,二层是百货日杂,三层四层用来办公。在小西街,有农资门市,2002年拆迁之前,是白色三层楼房;在铁西街,有土特产公司,还有一片规模庞大的仓库。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5)

  那个年代商品紧俏,一部分生产资料和必需品是按计划分配的。大部分商品凭票供应,有粮票、布票、肉票、糖票、烟票、肥皂票、棉花票、菜油票、柴油票、煤球票、火柴票、化肥票、农药票等。百货商品包括日用百货、针棉织品、五金交电、茶糖烟酒、陶瓷文具、食盐果品等几类;土产商品有化肥、农药、煤球、柴油、农机具、犁耧耙磨、铁镐锹头、铁炉火筒、铁锅水桶、铁搭铧抄、镰刀榔头、扫帚畚箕等。

  那个时代的供销合作社称得上是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后勤保障部门。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6)

  个体商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遍地市场的格局。作为全国供销体系的一个分子,凌源供销社的经营淹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

  然而,不甘人后、勇于创新的凌源供销人,始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新寻找自己的发展定位,2010年以来,按照中国供销总社的安排,基层供销体系在在改革中前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尤其是2019年以来,凌源市社新的领导集体上任,此时,正是电商产业、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业态快速发展的时候,凌源市供销联社审时度势,按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发挥其独特优势及重要作用”的指示精神,大胆改革,实现了新的跨越。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7)

  2020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要全面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各类农业生产服务中心要达到1.4万家。事实上,早在2019年,凌源市供销社即在其位于铁西街的仓库大院,改造成立了凌源市供销社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这一初衷在于,充分利用凌源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以培训 带货的方式,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农资服务。

  首先,依托资源搞创新。凌源有设施农业20余万亩,除了公司化和各类农业合作社运营的外,大部分为农民自各经营,农民所需要的农资由各类门市提供,有的价格高昂,有的质量难以保证。供销合作社作为国有经营体系,自上世纪70年代以后,始终是农民可以信赖的经营者。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销社的职能不是弱化,而是加强,有鉴于此,凌源市供销社以供销社泰达农资销售有限公司为依托,大力支持泰达农资销售有限公司拓展新型销售模式,以培训为抓手,以创新销售为手段,构建一个健全的农资供应体系,实现了供销体系 农业农村农民的创新,实现了培训 带货的创新。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8)

   其次,心系农民赠实惠。农民搞大棚生产,搞裸地蔬菜生产,最怕的是农资产品价格贵,农资质量有问题,那将直接打击农民的信心。凌源市供销联社泰达农资销售有限公司探索建立农资经营新体系,是按照总社和省市社要求,以产品直接进入农村,打通服务农民最后一公里,至少减少三个经营环节,以一座标准大棚为例,一年经营蔬菜,可以节省农资款4000至5000元,这对农民来说,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必然也当然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第三,助力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集体经济壮大,这是提出的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乡村振兴包含基层组织振兴。凌源供销新的经营体系的建立,将与农村供销合作社一起,为乡村振兴助力,尤其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经营所获收益,将有一部分用于村集体使用。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9)

   第四,政府支持发展迅速。凌源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凌源供销合作社经营体系改革,泰达农资销售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了与全市28个乡镇街200余个村的对接。凌源供销社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一个月来,已培训农民11期,培训农民800余人。农民渴求知识、渴求用技术水平的提升增加收入,获得知识之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培训体系获认可。在实际中,农民有有很多困感,他们迫切需要获得指导。凌源供销社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农业讲师、农民土秀才进行讲解,很接地气;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际指导能力,培训中心建立了微信群,一个总群外加每个村一个微信群,每天专家在群中现场指导,而且农业技术人员下点培训。

供销社的出现背后蕴含哪些商机(你小时候常去的供销合作社)(10)

   第六,价格优势双方获益。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商品必须要有价值,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但最大的嬴家是农民。由于农资质量有保障,减少中间经营环节,农民每座大棚可节省支出4000至5000元,即将到来的棚菜定植季节让农民下决心直接签订合同,购买农资。

  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勇于创新的、敢为人先的凌源供销人在这一轮的经营体系探索中,必然获得全面而重大的胜利。他们的经验为新时期凌源农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无限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