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与农户的关系(供销社回来了每个村都会有)(1)

说起供销社,就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古老名词。现在的年轻人恐怕连听过的都少了,但对于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之间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供销社却是再熟悉不过的存在。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美好事物的代名词,承载了一整代人对更好生活的向往。

它像是万花筒,人们在供销社能找见五花八门的新奇物件;而站在柜台里的售货员更是大人、小孩都无比羡慕的对象。

供销社与农户的关系(供销社回来了每个村都会有)(2)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计划经济下“统购统销”、垄断了农村市场几十年的供销社,从“唯一”变成了“之一”,昔日的耀眼光芒逐渐暗淡,直到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曾经,大家都以为供销社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今年年初,素有“监管之王”称号的刘士余(原证监会主席)走马上任供销总社的新闻爆出,才让供销社这个沉寂许久的名词重新活跃在人们面前。

供销社一直未曾“离去”,而是在摸索前行。

其实,自从上世纪末

供销社与农户的关系(供销社回来了每个村都会有)(3)

出人们视线后,供销社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在有关部门的主导下,一直在“悄悄”进行一些更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摸索和改革。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这在供销社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决定》要求,供销社要“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

2014年4月,国务院确定河北、浙江、山东、广东为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省,带动全国供销系统涅槃重生。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来,供销社在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等诸多方面体现出强大优势。

截至2017年底,全国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恢复到30多万个,覆盖全国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基层农民的生产生活。

各地供销社还在带动农民专业合作上大显身手,他们积极组织、领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程度。

不仅如此,供销社还强化多种经营,面向广大农民开展合作金融、文体娱乐、养老幼教、家电维修、劳动就业等多种服务。

传统的供销社,又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供销社“回来了”,对农民来说是好事吗

各地基层合作社的恢复和重建,以及尝试推出的各种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形式,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其“为农服务”的作用,成为推动各地“三农”工作的重要推手。

那是不是说,供销社的恢复重建就是绝对的好事一桩了呢?这个问题还得区别看待,客观分析。而不是一件用“好”与“不好”就可以下结论的事情。

就拿目前供销社运行的一种新形式——领办农村合作社来看。如果是利用原供销社闲置资产及农业生产资料营销方面的优势,按照通行的合作经济规则,吸引农民参与,领办名副其实的农业合作社,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且不说目前农村中存在的各类合作社真正符合要求、是由农民自主组建并按章程运行的少之又少,比例低至十之一二。由此可见,由供销系统“领办”的合作社,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些甚至只是挂个牌子罢了。

这样的“空壳”合作社、假合作社不仅对带领农民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相反,还会与真正的合作社“抢夺”资源,这当然就不是好事一件了。

其实,不管是供销社曾经的地位变化,还是如今“恢复重建”过程中经营模式的改变,都是时代裹挟下的产物。而我们从中看到的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一系列的变化恰好从一个侧面见证了百姓生活一天天富足起来了。

供销社与农户的关系(供销社回来了每个村都会有)(4)

今日互动

你希望昔日的供销社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吗?你认为供销社还能回到当年的鼎盛时期吗?在你看来,供销社的回归对农村和农民来说,是好事一件吗?欢迎在文末留言,让我们看到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