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不会吧

怎么会有人找不到对象啊?」

身为单身狗的我每年春节回家总会被问到:

你为啥还不找个男朋友呀?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想用杨笠回她弟的话,给怼回去。

“那你为啥不上清华?是因为不喜欢吗?”

杨笠的弟喜不喜欢清华,我不清楚。

但我身边没谈恋爱的年轻人,倒也不是不想谈恋爱。

恰恰相反,他们会时常陷入“好想谈一场甜甜的恋爱”的缺爱幻想中。

但下一秒,他们可能就觉得自己一个人也挺好,“不谈恋爱逼事没有”。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常见的恋爱观,莫比乌斯恋爱观。

形容他们的恋爱状态就好像莫比乌斯环一样无缝切换、无限循环。

这类人嘴上总说着“都可以,我不挑”。

直到朋友真帮她组了一个又一个的局之后发现,“都可以,我不挑”的背后其实是“谁都不太可以。”

现在年轻人谈个恋爱真的太难了。

「现实恋爱太难,

我选择二次元」

“我那阳光开朗温柔体贴的另一半究竟去了哪儿?”

发出这样灵魂疑问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情感依托。

便选择从三次元转战到二次元,开启了他们「纸性恋」生涯——

他们无意在现实中发展一段感情,只想与二次元动画、漫画、游戏、小说中的人物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

这些虚拟人物被统称为“纸片人”,毕竟通常都存在于2D平面画面,形象就很“纸片”。

“纸性恋”已经成了一种全新性取向。

每一个出彩的二次元角色背后都跟着一群嗷嗷待哺的三次元人类。

古早动漫作品《犬夜叉》中的杀生丸被不少人当做老公。

虚拟男友店铺(下单了个虚拟男友)(1)

原因就在于像杀生丸那样实力强悍、家境优越还专情的冰山帅哥。

在现实中压根就不可能存在。

实力强的没他帅,帅的没他家境好,家境好的没他专情,专情的也看不上我。

那还不如搞纸片人来得爽。

对着纸片人,喊一声“老公”无伤大雅,叫一句“老婆”也不会被出警。

二次元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他们对完美恋人的需求。

面容清丽的三无少女绫波丽、傲娇人设鼻祖明日香、心怀大爱长得又帅的宇智波鼬……

各式各款,任你挑选。

看着荧幕上人格魅力拉满的角色们,可以让你瞬间忘却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虚拟男友店铺(下单了个虚拟男友)(2)

而对二次元人物最极致的喜爱,当属与虚拟人物初音未来结婚的日本男子近藤显彦。

近藤爱上并与初音未来结婚,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特殊癖好。

而是在他的世界里,初音未来真切地存在着。

当他遭受了女同事职场霸凌,对女性产生阴影之后,温柔又元气满满的初音未来给了他温暖的避风港。

她缓解了近藤在职场中人际焦虑,让他更自如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那些在现实中无法被满足的渴望,在二次元中找到了宣泄口。

每个纸片人背后,都是一场盛大的情感宣泄。

「不想谈恋爱,

只想有个人听我说说话」

如果说纸性恋是单向的感情输出,那么虚拟恋人陪聊就让当代年轻人感受到了双向的情感反馈。

你可以花60元,在淘宝买下陌生人的一个小时。

让他做你一小时的虚拟恋人。

短暂的陪伴是这份服务存在的价值。

都市生活中个人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无处安放的情绪急需要一个突破口的时候。

这项服务无疑向人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窗口。

我的前舍友阿May尝试点虚拟男友陪聊,是在待业在家的第97天。

没了通勤顾虑的阿May搬离这座城市的中心,在郊区租了一个房间。

待业的她在连连碰壁之后,也暂时没了继续找工作的欲望。

想要出去散散心,却发现因为疫情的影响哪儿也去不了。

生活的困顿不能讲给家人听,情绪积压到了顶点之后。

她下单了一个虚拟男友。

那通电话打了一个小时。

除了对方开始暖场的几分钟外,剩下的全是阿May在说,对方在听。

阿May说,“那晚我躺在床上,看着窗帘上的光影,和头上方空调扇叶发出的嘎吱声。”

“那一刻我想就连空调发出的声音都有人听,为什么我就找不到一个人来听我说说话。”

“那个感觉就像是溺水要被憋疯了一样。”

我需要有个人来听我说话。”

“打完那通电话,我就像卸掉了一座山,舒服多了。”

“我已经好久都没连续不断地讲过一个小时了。”

对话全程以你为中心,对着电话那头的虚拟恋人,你可以尽情地释放你的表达欲。

并从对方反馈中,收获到久违的被倾听所带来的满足感

买来的陪伴构成了一个可以临时停靠的港湾。

疲惫的人可以在这里休憩。

虽然谈论的话题有些私密,但因为彼此都是互不认识的陌生人。

不必担心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从而产生的安全感,让人能够卸下防备,更自在地倾诉烦恼。

靠着声音所传递的温度,让这场陪伴有了治愈他人的可能。

无论是纸性恋,还是虚拟恋人。

它们兴起的背后,都是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渴望陪伴

无论是选择将心事说给现实中的人听,还是选择将它寄放在二次元的世界里。

只要能够疏解被堵塞的情绪导管,带来心态的维稳。

你甚至不用纠结对面与你互动的究竟是不是人。

「别着急,

对的人总是姗姗来迟」

在之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的采访中。

金莎曾聊到,自己已经三年没有谈过恋爱,每天睡前只能给虚拟恋人李泽言发消息。

“因为生活中找不到投契的人,所以宁愿选择虚拟人物。”

对于这里所谈到的“投契的人”,我理解的是一个“懂我的人”。

每个人都像是深海中的一头鲸。

都在不停地发出自己的频率,等待着那个频率相同的人回答。

有的人发出的频率,在三次元中就收到了回响。

而有的人发出的频率,需要在二次元中才有回音。

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三次元,其实都没关系。

对于生来就渴望表达与被倾听的人类来说,回音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安慰。

至于你,可以保持自己的频率,不用急。

总会有人来遇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