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龙头节,在这一天,无论老人、大人还是小孩,都忙着去理发店理发,二月二这天是理发店生意最火的时候。为什么二月二要理发呢?二月二剃龙头有什么来历呢?为何正月不剃头呢?专家表示,二月二剃龙头,代表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神龙赐福,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

为啥说正月里不能剃头(二月二剃龙头习俗)(1)

二月二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 为什么要理发

农历二月初二,为二月二节,又叫春龙节,龙头节或青龙节。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流传着理发的习俗。人们认为在二月二这天剃头,会像龙一样从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所以人们对“二月二,剃龙头”很重视,谁都想图个好兆头。古时候有正月里不剃头的习俗,沿袭到今,就是不管头发多长,都要一直等到二月二才理发。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为啥说正月里不能剃头(二月二剃龙头习俗)(2)

所以整个正月里,理发店门可罗雀,生意很少。而一到二月二这天,来理发的人就络绎不绝。对这一天来理发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理发本身,而是讨个吉利:大家都来剃龙头.旧时民间还有“有钱无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还有的地方,女孩也在此日穿耳洞。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那么为什么说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好文推荐:

为啥说正月里不能剃头(二月二剃龙头习俗)(3)

正月不剃头是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流传着:“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的习俗,源于1644满清统治者多尔衮入关后颁布的剃发令,由于汉族长久以来受到儒家和孝道的影响,《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便不会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而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该族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所以剃发令遭到了汉族的强烈抵抗。明亡后,汉人于每年一月坚持不剃头,号称“思旧”,讹传为“死舅”,亡国子民心怀故国的无奈之举。

实际上,“正月里理发死舅舅”的说法实际上是源自于一个“误解”。据考证,1644年清朝入关后,官方要求所有男子留“沙壶头”,即剃掉前额的头发,在脑后扎一条辫子。于是许多人把遵从传统习惯和怀念明朝的情感结合起来,约定每到正月里大家都不剃头,并将这个行动定名为“思旧”,意思是“思念过去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口耳相传,以讹传讹,“思旧”的谐音附会成了“死舅”,遂有了流传至今的民俗。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样的文化背景促使原本的“误会”竟形成了强大的力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节俗”的传承应有所选择,现代人应该与时俱进地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过春节由“重仪式”向“重文化”转变,不要因为一场“误会”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据了解,在我国南方一些大城市,正月不理发的规矩已逐渐淡化,但在我国更广的范围内,这一旧时“年俗”还存在,需要人们更新观念。

可见二月二龙胎头,这一天人们理发,一是延习这一习俗,另外也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