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 · 志丹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地理位置为径108°11′56″~109°3′48″,36°21′23″~37°11′47″之间。
北纬东部和安塞县相接,西北部与吴起、靖边县相连,东南部和甘泉、富县毗邻,西南部与甘肃省合水县、华池县交界。
2011年,志丹县总人口14.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人,人口密度为35.4平方公里。
志丹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但分配不均,冬季长达189天,夏季只有9天。
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年均无霜期142天。
风景如画
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志丹县城所在地保安镇,坐北面南,面积3.3万平方米。整个陵园建筑富有民族特色,庄严肃穆。
园内还有造型独特的地球碑一通,上刻陕甘宁边区图示,并镌刻"陕甘宁边区的创造者"几个大字。陵园深处是烈士纪念堂和刘志丹将军之墓。陵园内还辟有烈士纪念馆,展出各类文物及烈士生平简介。刘志丹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奠基者。
保安革命旧址
保安革命旧址,位于今陕西省志丹县城北炮楼山麓,1936年7月3日至1937年1月10日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来到志丹后,当地居民主动腾出,供其居住和办公。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王稼祥、李维汉、林育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一同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现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山
永宁山位于志丹县永宁镇,洛河东侧,崾子川口对岸,海拔1312米,东西走向,长2.2公里,宽1.5公里,全为红砂石质,山梁向洛河突起一山嘴,洛水环绕东、西、南三面,山嘴巍然独立,峭崖绝壁,早在宋代就建为防犯古寨。寨分三层,上层雄居突兀的山顶,中层微向倾十分陡峻,下层通洛河供汲饮,可容千人,清同治年四乱,避者百户,依恃天险,久攻不克。据《保安县志》载,宋代以前,其山按山质为石,酷似楼,上凿有台,而得名“石楼台”,后世凭其天险为屏障,建古寨以避战乱,土著者认为“永远安宁”,便又称为永宁山。解放前,曾一度成为保安县民国政府驻地。民国十六年(1927年)八月,县长贺耀武在山的西侧摩崖题刻“洛上奇峰”四个大字,宽1米,长4米,字体遒劲有力。永宁山高小曾是刘志丹将军的母校,也是本县最早的党团支部诞生地。
盘龙寺石塔
盘龙寺石塔,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延安城西北志丹县庙岔村东南盘龙寺遗址内。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塔身为六棱形,全用花岗岩分层制作,除塔座外,共七层,通高5.73米。塔座为浮雕仰覆莲瓣形束腰须弥座。七层塔体每层下部均用两层浮雕式仰莲瓣作装饰,每层六角形的塔檐檐角各浮雕怪兽兽头。第二层塔体六个面分别刻有牡丹、佛龛、佛像。三、四、五层六个面各有一佛龛,内刻坐佛一尊。六、七两层的六个面,相间隔一个面刻一佛龛,内刻一坐佛,其他三个面为素平面。塔刹由四层宝珠形和一个四棱锥体刹尖组成,第三层宝珠上刻有三层浮雕仰莲瓣装饰。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旧址,位于志丹县城南端桥沟口。依红石崖而凿教室、岗哨、办公窑,地势峭拔隐蔽,令人叹为观止,亦能防空。现存有原校长-、教育长罗瑞卿等人的旧居和大杨树下的"露天讲堂"。红大第一期学员在这时学习,人数达1063人。毛泽东曾给学员讲课。
九吾山(马头山)
九吾山森林公园位于志丹县东南40公里的永宁镇孙树坪村。
山上昔日道士生活的石庵内存有一尊真身坐化泥塑彩绘像,2005年经正式寻查确定后,志丹县组织有关专家学者,采用现代技术进行分析论证,初步认定成像时代应为明末清初,是目前已知唯一一件这类雕塑品,该坐化像全国罕见,我省首例,对于研究古代宗教,民族融合,文物保护与医学上最早的干尸处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同时,九吾山又是大革命时期陕北红色根据地之一,这里曾是刘志丹将军建设的兵工厂,是陕北红军重要的军事基地,在革命年代发挥了巨大作用。
秦直道
据文物普查和考古专家订证:清代县志载“圣人道在县东七里,赫连勃勃起自夏台入长安,平山谷开此道”之说有误,应为秦驰道的一条支脉,名秦直道。
秦直道在县境内经4乡36村,全长105公里。南从甘泉县安家沟越洛河入志丹县永宁乡柏树畔村,经孙树坪、巷渠、任窑子、安条、麻湾子、牛棚圪、曹家畔、土门,又经双河乡南梁、新崾崄、杨坬塌、陈庄科、杨湾、东沟门、白杨树湾、花园寺,侯市乡土窑子、中庄湾、新胜条、李条、何条、周条、刘条、小河湾、王南沟、南崾崄、阳湾、胶泥条、负山、寺湾、胡家沟、张沟门,杏河镇杨崖根、太平崾崄至曹老庄出县境,入安塞县曹嘴子村。
境内残存路面最宽处50米,最窄处5米,路迹明显可辩。多依山势堑山成路,劈峁为道,垭口宽畅,逢沟渠多夯筑,道路宽直。现多已辟为耕地、村址和自生林带。1992年双河境东沟门至白杨树湾段直道遗址被列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长城
战国秦长城即秦昭襄王长城,横跨甘肃、陕西、宁夏、内蒙古四省区的十余个县市,在志丹县辖区经金鼎镇的马莲崾岘,沿罗平川、杨青川向薛岔沟间的分水岭越洛河支流薛岔沟出志丹。
珍馐美味
志丹羊肉
陕西地理标志产品,志丹羊肉,盛名已久,自古有“山保安,牛羊山”之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起/志丹就是狄戎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区,到北宋,牧业已很发达。宋廷曾令保安军榷场每年贡羊2万只。清代县训导武东旭《山城四时诗》云:“山中夏日好风光,火伞凌空亦不妨。款客何愁人带热,当窗讵东草迎凉。
糜子黄酒
糜子黄酒是陕北地区志丹县人民在整理、挖掘、继承族民间酿酒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最新技术和现代理化分析手段研制开发的一种风味独特的新型保健酒。糜子黄酒采用黄土高原特产糜子、陕北高原腹地甘泉水,有浓郁的糜子香气,入口微甜,后味醇厚, 营养价值极高,并有一定药用价值。
志丹地椒椒
志丹地椒是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特产。地椒,别名地椒椒、百里香、山椒。唇形科,多年生类灌木状草本植物。地椒被称为志丹三宝之一。
剁荞面
志丹荞面是陕西延安志丹县的特产。荞麦是志丹的上等杂粮之一。它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营养相当丰富,志丹当地人用它做在许多好吃的传统食品。剁荞面就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种。这种食品,有软化血管、保护视力、清热、降火、健胃、预防脑血管出血等食疗价值,被誉为“长寿食品”。
志丹香谷米
志丹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是香谷米的最佳优生区。当年红军长征抵达陕北,中共中央进驻志丹,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及广大红军将士对香谷米赞不绝口,从此“陕北小米”名扬全国。志丹香谷米由县农业服务中心选择远离城镇,空气清新、无污染基地定点生产,从未使用化肥和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色泽金黄,富含矿物质、蛋白质脂肪、赖氨酸、硒和维生素A、B、E等多种营养成份。小米粥水比例1:25—30,可配加绿豆、豇豆、红枣、花生、核桃仁等,馨香可口,是润泽肌肤、延缓衰老的滋补珍品。
黑楞楞
黑楞楞由土豆做成沫状,去处淀粉,然后做成圆球状,放入锅内蒸熟,陪上调料便可食用。虽然去处了淀粉在营 养方面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丝毫不能影响其令人难忘的味道。
睁眼辣子
制作方法:“睁眼辣子”,是由小红辣椒,切碎带籽,加香油、醋等调匀,吃时各自挑到小盘中食用。辣味很厉害,决不亚于四川的红油辣子。 风味特点: 开胃,下饭,去湿气,在延安桌上放在小罐里,又称“辣子罐”,是桌上必备的佐食调味品。
远近闻名
志丹荞麦
志丹荞面是陕西延安志丹县的特产。荞麦是志丹的上等杂粮之一。它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营养相当丰富。
志丹素以“荞麦之乡”著称。所产荞麦、苦荞麦品质优良无污染,纯属天然绿色食品。据中国医科院测定荞麦粉中含蛋白质10.6%,脂肪2.5%,明显高于大米和白面。
荞麦皮枕头
荞麦皮枕头对人体的颈椎很有好处,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荞麦皮枕头适用于除对荞麦皮过敏外的所有人。荞麦皮枕是至今为止最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枕头,如果家里的老人睡眠不好不妨试试荞麦皮枕,对改善睡眠很有效果。
名俗文化
志丹羊皮扇鼓
志丹羊皮扇鼓是流传于陕西省志丹县的一种独特的汉族鼓舞艺术。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名录。由原来单人表演演变为群体表演,由汉族民间祭祀舞蹈发展为群体广场舞蹈,由古老的自发早期民间艺术发展为具有完整要素的综合性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1994年志丹县文化局、文化馆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挖掘整理、抢救保护民间艺术的工作安排,在全县范围内对民间艺术的分布、类别、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登记。志丹羊皮扇鼓属于文场表演艺术,男女均可表演。分场地表演和过街表演两种。主要动作有鞔头鼓、踢腿转身鼓、对鼓、跑鼓等基本套路。表演时演员左手拿鼓、右手拿槌,随着鼓点翩翩起舞,趋时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