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为何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自秦王嬴政横扫六国,建立大秦王朝,废天子而改称为皇帝,成就了近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就进入了另一个阶段。

朝代更迭,王朝兴衰,封建时代结束于清朝。晚清时期,朝廷腐败,国力衰退,外有列强入侵,有能之士纷纷献策,希望改变弱国局面。

光绪年间,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倡科学文化,对于腐朽的大清王朝进行改革,史称“戊戌变法”,却因触怒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利益,仅仅百日,就被废除,光绪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

“戊戌变法”时间短,却影响深远,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试验。身为倡导人的梁启超,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史学家。

戊戌变法,梁启超(戊戌变法倡导者梁启超)(1)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他们究竟是谁,为何称之为“圣”。

二位圣人是春秋孔子和明朝王阳明,半个圣人则是大清王朝曾国藩。

孔子对于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时期,思想激荡,百家争鸣,鲁国孔丘以“礼”、“仁”为核心,创建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主张“德政”;收徒三千,贤者七十二,创建私学,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离世之后,弟子将其言行语录编纂记载为《论语》,被奉为儒家经典。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登上了政治舞台,其思想影响至今。

创学、立德、影响后世,孔子称之为“圣人”,名副其实。

戊戌变法,梁启超(戊戌变法倡导者梁启超)(2)

王明阳,本名王守仁,明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身为读书人,不仅能开书立学,还能带兵打仗,可谓是文武全才。

武功卓绝,主要有三:平定南赣匪患、平定宁王之乱和平定广西叛乱。精通三家,心血大成,心外无物、知行合一,是明朝中晚期的主要学说之一,甚至流传到周边国家,对于整个东亚地区,影响深远。

能文能武,心学大成,影响广泛,为“圣人”。

戊戌变法,梁启超(戊戌变法倡导者梁启超)(3)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出身普通农耕家庭,三次会试,方踏入仕途,创建湘军,镇压太平起义,在军事、政治、文学、理学方面,都有出色的成就。

他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且涉及其他儒家思想学派,甚至用气学来弥补理学的局限。尤其是他的道德品质,运用理学思想,践行合一,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终成为朝廷栋梁。

清朝衰弱,列强入侵,曾国藩虽然痛恨西方强国,却主张学习西方工业,造轮船,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西方书籍,安排学生赴美留学,可谓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影响深远。

有军功,精通儒学,修身报国,奠定中国近代建设基石,为何只算半个圣人呢?也许是因为时代太接近,影响力不足吧。

戊戌变法,梁启超(戊戌变法倡导者梁启超)(4)

中国历史几千人,大能众多,梁启超从儒家的角度进行了评价,此三人修儒学,且知行合一,影响广泛,儒家“二圣半”,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