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2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4天(闰年则还有245天)。

“你给自己一个高度,世界总会还你一个尺度。无论生活怎样,都不要忘记微笑,愿你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1、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1773年5月1日 (农历闰三月初十),清朝开设《四库全书》编纂馆。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1)

为了宣扬清代文治盛世和封建礼教,1773年5月1日(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初十日)下谕,开设《四库全书》修书馆,以纪昀为总编纂官。当时大批名流学者如:戴震、邵晋涵、于敏中、陆锡熊、任大椿、程晋芳、周永年、朱筠、姚鼐、翁方纲、王念孙等4000余人,应征人馆编校。

2、第一届国际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

1851年5月1日 (农历四月初一),第一届国际博览会在英国伦敦开幕。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2)

1851年5月1日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博览会以展示各参展国家的经济成就和文化传统为主,不直接进行贸易活动。博览馆建在伦敦市中心的海德公园内。

展览会长达5个多月,有十多个国家参加,并对公众开放,参展观众多达630万人次。这次博览会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五一节”的由来

1886年5月1日 (农历三月廿八),芝加哥工人大罢工——“五一节”的由来。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3)

五一国际劳动节亦称“五一节”,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无产队级、劳动人民的共同节日。

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

4、万人大会声讨袁世凯

1913年5月1日 (农历三月廿五),万人大会声讨袁世凯。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4)

1913年5月1日,午后1时,上海社会党、自由党、工党等团体为宋案、借款之事召开全国公民大会,到会者3万余人。大会首先宣布袁世凯三大罪状:(1)暗杀国民党领袖人物;(2)将以兵力蹂躏共和;(3)擅借2500万英镑外债,不待国会通过私令签押。

5、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1914年5月1日 (农历四月初七),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5)

1914年5月1日,袁世凯,废除了《临时约法》。“袁记约法”把总统权利扩大到专制皇帝的程度,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废除国务院,设国务卿“赞襄”总统,于总统府内设政事堂,作为办事机构。

6、刘半农论新文学革命

1917年5月1日 (农历三月十一),刘半农论新文学革命。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6)

1917年5月1日,《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三号上发表刘半农的文章《我之文学改观》,参与倡导新文学运动,并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的文学改革措施。

7、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 (农历三月十三),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7)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8、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1925年5月1日 (农历四月初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8)

1925年5月1日 中国工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工人阶级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

9、英国1926年大罢工爆发

1926年5月1日 (农历三月二十),英国1926年大罢工爆发。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9)

1925年英国煤炭工业严重衰退,利润减少。矿主们提出要降低工资,增加工作时间,遭到矿工拒绝后,矿主使用关闭矿井相威胁。4月30日,政府津贴用完,矿主宣布封矿。矿工工会就发动了全国煤矿工业大罢工。5月1日,各行业工会对协同罢工政策投票表决,决定实行总罢工。

10、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剪彩

1931年5月1日 (农历三月十四),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纽约帝国大厦剪彩。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历史上的今天5月1日)(10)

1931年5月1日,世界最高建筑,纽约帝国摩天大厦,今天在盛大的仪式下正式开典。出席典礼的有胡佛总统,纽约前州长艾尔弗雷德-E-史密斯,以及建筑这座大厦的建筑公司领导,这个办公面积占86%层的纽约大厦的顶部是载客飞艇的系留塔,整个大楼耸立在纽约的第五街和34号街之上,高达1245英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