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中秋夜静待月渐圆?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中秋夜静待月渐圆(中秋起舞弄清影)

中秋夜静待月渐圆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后来逐渐演化为的赏月、颂月等活动。

中秋节以月圆兆示着人的团圆,寄托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也祈盼着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看古人的浪漫,最美当属宋朝苏轼的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痛快地喝酒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作品,同时也很思念弟弟家弟苏辙。(苏家三父子都是很有名气的才子)

清辉明月从何时开始有的呢?端起酒杯遥问这苍天。不知此时天上的宫殿,又是何年何月。想要乘御清风去到天上看看,又怕在天宫的美玉楼宇里,去到那里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赏玩着月下清影,怎么像是在人间呢。

明月转到朱红色的楼阁上,又像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自己没有了睡意。明月不该对人间有什么怨恨,可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生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只愿这人间所有人都可以平安健康长久,即便是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明月,记挂起心中之人。

念奴娇·中秋

宋 · 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站在高楼上,看向远方,见长空万里,没有云的踪迹,辽阔无边。桂花的气魄暗香浮动与明月的清辉相映,更加使得秋天的碧空侵染出一片清冷。月宫的琼楼玉宇里,仙子们乘鸾凤自由地来去,想象着自己就在清净的月宫中里自由来去。秀丽的江山如图画般的美丽,看见在朦胧的月色里,树影的婆娑之美。

我醉酒拍打着手势打着拍子高歌,举杯邀月,对着影子,伴着明月如对知心友人。在清辉明月下徘徊弄舞,不知道是此刻又是什么时候。于是又想着可以乘着这清爽之风就可以远离此处,又何必要骑在大鹏鸟的羽翼上。翱翔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