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读特】

河源市和平县长塘镇是和平县最边远的一个乡镇之一,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但是,这里靠近北回归线,日照资源丰富,全年日照时长超过1600小时!

为此,深圳派驻长塘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长塘帮扶工作队”)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引进新能源公司,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助力当地村民充分享受阳光带来的“福利”。

长塘镇乡村振兴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日前入选2022年“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案例,现已完成公示,是全省入选84个典型案例、深圳入选12个典型案例之一。

深耕光伏扶贫留住蓝天白云(深河共建圳在帮扶)(1)

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官网公示。

长塘镇是广东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深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办事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公司深圳分公司等单位组团帮扶。驻长塘帮扶工作队进驻以后,调研发现,长塘镇位于北纬24.56度、东经114.77度,靠近北回归线,全年日照时长超过1600小时,日照资源充足,非常适合发展光伏发电项目。且此前长塘镇已在苏光村试点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以此为基础,帮扶工作队积极联系,推动在全镇居民房屋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将日照资源发展为富民产业,促进居民增收。

在驻长塘帮扶工作队的推动下,2022年6月29日,深圳市智汇新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深圳智汇新能”)与长塘镇的中村村、龙陂村签约,计划投资5000万元发展光伏发电项目,并逐步在全镇推广。经深圳智汇新能推荐,2022年9月5日,全国光伏板块龙头企业、科创板上市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光能”)旗下江苏天合同创新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合同创”)与长塘镇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2亿元整镇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发。

根据协议约定,该项目预计两年内在全镇建设约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6000万度。项目主要利用现有资源和光照优势,在闲置土地或屋顶建设光伏电站、采用“光伏 ”模式开展农光互补项目建设,项目投资建设及后续维护均由天合同创负责,并将在长塘镇设立公司法人实体,带动当地村民劳动就业。

镇村居民参与该项目无需额外投资,只需提供相应闲置安装场地,即可“变闲为宝”获得固定长远的收益。项目建成后,将为全镇村集体和居民每年增加收益约400万元。

该项目是乡村振兴战略与“双碳”战略有机结合的有益尝试,这种大山深处“种太阳”、“阳光红利”促增收促发展的光伏模式,将充分调动镇、村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养殖场屋顶进行“屋顶生金”,利用农作物农光互补进行“田野生金”,促进日照资源发展成富民产业,实现政府增税收、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入。同时将极大地提高当地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为长塘镇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动长塘镇振兴发展。

驻长塘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立介绍,项目推进过程中,工作队同镇有关负责同志认真研究国内各地已建成光伏项目合作模式、收益分配机制,分析研判风险,确保项目安全、合法合规,与光伏企业沟通谈判收益分配机制,为参与项目的镇村集体和居民争取更高收益。积极组织调研统计镇村集体、居民安装意向,会同镇有关部门认真审核合同条款,积极沟通协调县发改局开展项目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沟通推进县供电局、镇供电所变压器扩容、发电并网等各项事宜,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并实实在在为镇村集体、居民增加收入。

与此同时,工作队还推动在即将开工的重点项目“和平北部片区农产品集散中心”项目采取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等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建筑外表面,为集散中心后续运营提供电力,实现节能减排。

目前,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待光伏企业在长塘镇设立项目公司后推进开工建设。

(原标题《长塘镇和平北部片区农产品集散中心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 发展光伏电站 助力长塘村民享受“阳光福利”》)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桑晓 张敏)

本文来自【读特】,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