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告诉我们什么(张爱玲倾城之恋)(1)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白流苏的清醒,让她成了这场爱情里的赢家

一个家族破落,旧式的离婚女子,居然收服了资产丰厚,见惯风月的情场浪子

从上海到香港——一场豪赌

白流苏祖上是名门望族,诗书礼仪之家。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经逐渐败落。她的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赌徒,几次豪赌,把家产败得七零八落。

里子虽然没有了,面子还得在。白流苏是按“大家闺秀”教养长大的。所谓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仅有的学识,也全是应付人情往来的本领。

到了年纪,被家里人安排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家。刚结婚时,流苏也许是开心的。

可惜好景不长,虽然流苏还是一朵鲜嫩的花朵,可家花哪有野花香。

最让流苏难以忍受的是,丈夫不仅是个标准的“败家子”,还开始对她拳打脚踢。当她拖着满身伤痕回到娘家时,下定了决心要离婚。

他们这样的家庭,想离婚也不是容易的事。家里的哥哥嫂子,哪能让她回来白吃白住呀。那时的她,也没办法一个人靠自己在外面过活。

流苏知道她三哥、四哥在做金子股票的生意,就许诺了一些“甜头”,让两个哥哥为她“仗义执言”。离婚后,拿回了资产,顺利回到了娘家生活。

就这么回白家过了七八年,也不是没想过再找出路。可娘家人根本顾不上她,她也没办法出去交际。最重要的是,她的钱早就让她的亲哥哥们倒腾光了!

流苏没有了钱,哥哥嫂子露出了嘴脸,连亲妈都不为她说话了,嫌弃她在家里碍眼。流苏的日子越发不好过了。

这不,徐太太上门,带来流苏原来的丈夫生病过世的消息后,两个哥哥竟然主张流苏给死去的前夫回去守寡。

说到底,就是想摆脱她罢了!流苏心高气傲,自然不肯答应。好在,徐太太知道她的境遇,对她有丝怜惜,愿意帮她物色一个再嫁的人选。

范柳原,父亲是著名的华侨,家里有大量的产业,他却是个私生子。从小在英国长大,吃了一番苦头。

他的亲生父亲过世后,原配夫人只有两个女儿,但也不甘心让他继承遗产,族里的人更是虎视眈眈。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夺得了最终的继承权,其谋略和心智可见一斑。

这样一个人物,自然受到了女人们的追捧。来到上海后,想做他的女人或者丈母娘的,两只手都数不过来。范柳原习惯了风月场上的事,对女人没有几分真心。

就是这样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在徐太太的保媒拉纤下,有了初次的交集。

不过,保的不是白流苏的媒,而是她的庶出七妹妹和范柳原的媒。徐太太给她物色的是一个刚丧妻的海关职员,家里还有五个孩子。

到了相看的那天,七妹妹因为不满四哥四嫂想把他们的两个女儿也介绍给范柳原,硬拉流苏上了车。

有了流苏,车上已经坐不下再多的人了,再多叫一辆,哥嫂是舍不得的,只好让两个女儿下了车。阴差阳错,范柳原和流苏有了第一次的接触。

说来说去,流苏还得感谢和前夫共处的那些时光。新婚时,丈夫喜欢带着她到处玩乐,还教会了她跳舞。

这时的流苏虽然已经二十八了,可岁月给了她格外的优待,她的身材依然纤细,皮肤变成了温润青玉般的白。脱去了婴儿肥,小小的巴掌脸上是一双娇滴滴的清水眼。

没有像七妹妹那样费心思打扮,流苏只穿了一件简单的月白蝉翼纱旗袍。就那么站着,俨然就是一幅画了。

范柳原自然注意到了流苏,他越过和他相亲的七小姐宝络,直接邀请流苏跳舞。本来只是试探,料想这种场合,流苏肯定会犹豫。没想到流苏居然答应了,还一连跳了三次。

什么叫“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宝络这次可是深有体会。三嫂、四嫂嘴里骂着流苏,宝络给流苏脸色看,可流苏一点都不后悔。

因为她深知:

一个女人,再好些,得不着异性的爱,也就得不着同性的尊重。

同时,面对范柳原的殷勤,流苏心里也相当清楚,那些好话只是他对女人说惯了的话,都当不得数。她能靠的,只有她自己。

隔了几天,徐太太再次登门,果然如四奶奶的预料,两件亲事都是不成了的。她们正要笑话流苏偷鸡不成蚀把米时,徐太太放出惊人之语,她要邀请流苏和她一起去香港。

流苏心里有了计较,她们和徐太太只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徐太太犯不着对她这么热情。最大的可能是范柳原对流苏产生了兴趣,邀请她去香港见面。

流苏决定赌一把,成了她就是众人艳羡的“范太太”。如果失败,她宁愿名声扫地。

“扣板机前要认准目标 ”,流苏清楚地知道,她是不愿去做“五个孩子的后妈”的。

从香港回上海——欲擒故纵

流苏和徐太太来到了香港。毫不意外,一进旅馆范柳原就迎接了她,还把流苏的房间安排在了他的隔壁。

他们俩的相处,处处透着暧昧。柳原在人前对流苏轻佻,显示出俩人的关系非比寻常。可在私下里,却总是斯斯文文的,最规矩不过。他还顶愿意对流苏说一些心里话,一些对别的女人不曾说过的话。

他们逛遍了香港的大街小巷,每日同进同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真正的夫妻。可在私底下,他们连手都不曾碰过。

大千世界,饮食男女,哪有什么真正的“精神恋爱”。在这场你来我往,你退我进的博弈中,流苏很快就发现了柳原的真正意图。

那天,两人在海滩上消磨时光,互相给对方拍打蚊子。开始还像小孩子一样嬉闹着,打来打去。后来,柳原的动作间,冒犯了流苏。

流苏沉着脸离开,柳原并没有起身追过来。他的身边很快有了另一个和他暧昧的女人,一个虚有名头的印度流放公主。

接下来的几天,柳原依旧晾着流苏,和这个假公主厮混着。在一次雨中的相遇,流苏还是中了柳原的“激将法”,忍不住说出了“拈酸吃醋”的话。

流苏知道,柳原的试探,是在一步一步地把她编进网中。他对她有感情,可这感情不足以许她以婚姻。范柳原不愿意娶她,又不想放开她,只能设计,让她心甘情愿地跟着她。

在人前的亲昵,让别人以为他们早已发生了关系,她根本没有办法证明自己还是清白的。回到上海,不说外人,家里的风言风语也会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跟了范柳原,从此做他的情人,流苏又百般不甘心。

流苏已经赌了一次了,已然是输面比较大,可再赌一次也不怕什么。柳原还没有得到她,虽然只有这一个筹码了,可她想着也许柳原会想着她,带着最优的条件来找他。

打定了主意,流苏回到了上海。

从上海再次赴港——倾城之恋

流苏回到家后,白公馆里自有一番热闹。他们自然知道,流苏去了香港是和范柳原在了一起。

如今什么都没捞着,又若无其事的回来了,显然流苏也没得着好。众人心里透着看好戏的得意,面子上又做出一幅“家丑不可外扬”的大义凛然,反而迟迟没对流苏做出行动。

而流苏还在等,她还没有对范柳原完全绝望,只能忍耐着。

可是只等来了范柳原的电报,“乞来港。船票已由通济隆办妥。”流苏愿赌服输,家里已没有她的容身之地,她只能第二次去香港。

这一次,她准备好了做范柳原见不得光的“情人”。

给流苏租好了房子,范柳原就要离开香港。可只是一夜之间,战争爆发了。

范柳原的船没有开出去,他还是记挂着流苏的,想方设法回了流苏那里。两个人颇有了些生离死别、同生共死的意味。

正应和了那句“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经历了一场战争的两个人,再相处时,多了几分默契,不再耍花枪,论胜负。可以手拉着手去买菜,倒谈起了真正的恋爱。

爱情,无非是在平淡的日子,找个人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柳原也终于放下了他的戒备,向流苏求婚,在报纸上刊登了他们的结婚启示。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这场爱情与婚姻的博弈中,白流苏是靠着“一座城的倾覆”,才成全了她的婚姻。但其实,她只是正好处在那个节点罢了。

她一直有着清醒的认知,对范柳原虽然有爱情,可她并没有放弃自我,这才让范柳原对她念念不忘。

虽然最后迫于形式,流苏不得不依附于范柳原,可她还是坚持着让自己更好一点,不让自己往“姨太太”的路上走。

这样的女子,即使最后范柳原喜新厌旧,抛弃了她,相信她也可以很快振作起来。因为没有了白家小姐身份的束缚,没有了某某太太的头衔,白流苏才能成为真正的白流苏。

张爱玲倾城之恋告诉我们什么(张爱玲倾城之恋)(2)

张爱玲名下最具传奇的爱情故事,也是唯一一部以圆满结束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