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东北,吉林省,有个城市叫公主岭!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1)

公主岭市

公主岭流传着一个关于响铃公主的凄美动人爱情故事,甚至还拍成了一部电影《玉碎宫倾》

公主岭号称“玉米之乡”,位于世界上的“黄金玉米带”

公主岭的名人有马占山,杜重元,于凤至……还有现今比较火的李玉刚。

我从小生长在这里,土生土长那种。

如果人生有为什么,那么就是注定我出生后要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尽管是在公主岭的一个小小的乡村。

从小听着响铃公主的故事长大,甚是遗憾有情人未成眷属。

后来知道,公主陵是和硕固伦公主的衣冠冢,凄美的爱情故事是某个喜欢讲故事的古人编的,心里才略微释然,公主陵叫的顺了,也就成了公主岭。

文艺节目中的响铃公主形象

公主岭原来是蒙古达尔罕王的封地,春天时黑土地翡翠点点,夏日时绿色森林浩如烟海,等到秋天,遍地黄金。冬天则又银装素裹,一片洁白无暇。

大自然用调色板一年四季不断的调整他对这片土地的赋予。让这里以后走出了无数的名人,他们或是在历史上浓墨重彩,或者是风华绝代,贵妃醉酒。

我喜欢搜集家乡的历史,在画报里,书籍里,特意收集零散的资料,并且一一记录保存在手机里,电脑里。做为我的回忆。

然而,最不能让我忘记的,是火车站的那座天桥。

公主岭的火车站和天桥是沙俄殖民,日本侵略东北的时候陆续建设成的!

当时公主岭是外来侵略者在这一地区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和中转站。

而公主岭的天桥一直以来是见证那一段漫长历史的建筑之一。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2)

天桥有着一股独特沧桑的气息,走上天桥,踩着咯吱咯吱木质的木板,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那时候,我甚至感受到了一种沉重和紧张,似乎这座桥要垮塌掉,而它最终也终于被历史淘汰。

几百年来,从蒙古骑兵铁蹄下的草原,到沙俄殖民开始建造,到日本人侵略驻军,小城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绿油油的草地上,诞生了一座为了殖民和侵略服务的城市。

同时也开始了它苦难的屈辱的历程,直到解放后获得的新生以及飞速的发展。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3)

老火车站旧址

天桥这个伴随着火车站同时诞生的建筑,见证了无数湮灭于历史中的故事,也留下了不知几代人的回忆与传说。而我能够记忆的,是我小时候的它。

二十年前的天桥很热闹,有卖书报杂志的,有摆摊算命的,有卖各种小吃的,林林总总。小商贩从天桥的桥头开始,一直排到桥的那边。

赶火车的人来人往,天桥是必经之路。

天桥的桥头常年有几个书摊儿,旁边还有两家放映厅,那时候这两样对我有着无穷无尽的诱惑。

从乡下和父亲到公主岭走亲戚,必定会经过这几个地方,我常常流连忘返感觉新颖神秘好玩,直到父亲有些微微发怒才肯离开。

那时候买不起书摊上的书,更别提去看看放映厅里放的武侠片。

那时候放映厅门口用彩色粉笔写的各种港台武侠片的名字都很吸引人。更遑论里边各类武林高手打斗的声音在音响刻意的外放之下,尤其动人心弦。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4)

最早这些小摊儿都在天桥上

各地的天桥估计都是三教九流最复杂的地方,几乎囊括了各种江湖职业,现在随着城市管理的加强,时代的变迁,很多职业都消失了。

和去电影院看电影相比,我甚至还是觉得那个时候的武侠片更有味道一些,那时候路边摊儿的书名很多都记忆犹新,不曾忘怀。

天桥是一个地标建筑,如我这种走亲戚的经过,或者是闲逛看新鲜的目标,或者是和恋人约会的地点,或者是前来摆摊儿赚钱的最佳去处,天桥上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熙熙攘攘。是整个城市交通枢纽的一条主动脉。

那段时间,出租车还没有现在这么多,更多的是被称为“倒骑驴”的人力车。之所以被称为倒骑驴,是骑车的人在后边,乘客坐在前边。颇有一副“张果老倒骑驴”的意思,故得名。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5)

“倒骑驴“”

火车站的天桥底下则是几乎全市的“倒骑驴”的集中地。以此为生的人不少。那时候两三块钱,可以差不多跑半个市内了。耳边带着呼呼的风声,穿大街,过小巷,蹬车的师傅一身汗,还能和乘客笑嘻嘻的东拉西扯几句。

不像现在的出租车司机,你要不说话,都能和你一路“闷葫芦”。那个时候的人戒备的心防范的意识都没现在的人这么强。

我还记得那个时候流传很广的一件事.

有个想乘坐“倒骑驴”的母女俩,很不礼貌的喊:“喂喂,倒骑驴,我俩去公园,多少钱”

出租倒骑驴的老人头也不抬的回道:“大驴两块,小驴不要钱!”

一时间成为笑谈。

前些年,公主岭新的现代化功能的火车站建成了,老旧的火车站弃用了,如今挂的是一家物流公司的牌子,天桥被从桥头封住,一堆堆建筑垃圾,荒草萋萋破铜烂铁碎石瓦砾。天桥的百年历史到此也许算是结束了,但也许还没有结束。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6)

天桥旧址

自从天桥被封住之后,火车站北边的人们乘火车进火车站要绕一个大圈。

天桥附近的一切似乎随着被封的这一天也都消失不见了。

那种摩肩接踵在天桥上闲逛的人和做小生意的人,那些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也都消失不见了。

天桥旁边那些承载了几百年的建筑群,也都变得现代化,与时俱进,几乎没有了原来的样子。在风霜雨雪中逐渐被侵蚀,变得岁月沧桑,斑驳破败。亦或是变成了商家,扣上彩钢瓦,装上自动的玻璃门。

我去过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两边多的是俄式建筑,凡是来哈尔滨旅游的人鲜有不到这里来的;还有北京的天桥,那些古巷:烟袋斜街、铜锣古巷;成都的宽窄巷子。都是用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公主岭天桥的历史却即将消失殆尽……

桥见证历史的作文(有这样一座见证历史的天桥)(7)

公主岭市

没有什么资料可查询,它或者会出现一些人的照片里,也或者出现在其他什么未知的地方,我一直没有查到直接的信息和资料,天桥,也逐渐从我的生活中远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