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牛汝辰

藏区地处世界屋脊,总面积占全国的1/8,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横贯全境。它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木错湖,有世界上最高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和世界上最宽广的草原——羌塘草原。

1.习游牧尚自然性坚韧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高峰6座,7000米以上高峰50座。这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高原文化,因而在西藏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牧区文化,或称作游牧文化。那古朴的黑白色帐篷、那长毛拖地的牦牛和山羊,那醇香的奶茶、酥油,那高亢的牧歌,豪放的锅庄舞,形成了这一文化的突出的外在表现。

青藏高原适合旅行的时间(青藏文化特征不懂民风民俗的青藏高原游只是风光游)(1)

进入藏区,处处可以感受到雪域高原的踪影。青藏高原离太阳最近,有湛蓝的天空,有妩媚的日光、月光和星光。这天空,这光芒,蕴涵着崇高、博大、神奇和强韧。在藏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艺术中都受高原环境的影响。

藏民舞蹈,比较平缓,身体重心起落幅度较小,比较适合高原缺氧气候。藏民民歌激越嘹亮,“像高原上的天空一样洁净明亮。”“像高耸的雪山一样直刺苍穹,响彻高山草原。”赞美太阳和雪山是歌词的主要内容。藏民常年在与严酷的大自然搏斗中,形成了崇尚自然、坚韧不拔和刻苦耐劳的精神。

2.信佛教讲慈悲性包容

青藏高原应当属于游牧文化区。这种游牧文化的灵魂是宗教。宗教统治着整个社会,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高原游牧文化的形成、发展、风格与特色,而且甚至紧紧地牵制着这个游牧世界的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藏区往往是民族与宗教相关,科学与迷信混杂,文化是宗教的再现。藏区佛教的圣地圣迹,比比皆是,前来朝觐的国内外香客络绎不绝。寺院数千,顶礼膜拜者摩肩接踵。玛尼堆处处可见,香烟袅袅,经文贝叶悬于树枝,有如垂缨。经幡横挂山口、街市,如同迎宾的彩旗。

每个信教者的家中几乎都设有小经堂或佛龛。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分布在各地的大小寺庙。如著名的布达拉宫和拉萨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还有大小昭寺。

在西藏,高山和嵌在山间的湖泊大都有宗教色彩,称神山圣湖。阿里普兰县的岗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是神山圣湖之一。山高6656米,是冈底斯山主峰。湖面海拔4588米,面积412平方千米,湖水清澈,透明度达14米。

青藏高原适合旅行的时间(青藏文化特征不懂民风民俗的青藏高原游只是风光游)(2)

藏族原始的本教,藏传佛教和印度教都奉这山这水是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极乐世界,认为圣水是胜乐大尊赐给人间的甘露,可以洗涤心中的烦恼和孽障。每年有无数中外信徒,不远千里前来朝圣,转山转湖。有的信徒叩着长头,历时一年以上。

参考文献

胡兆量,韩茂莉,阿尔斯朗,等.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69-284.

中国风物志丛书编委会.西藏风物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1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