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容易考的内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考点)(1)

《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考点、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考点:

1.《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古典四大名著。

2.《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神话小说。孙悟空这个神话英雄人物形象,神通广大,小是充满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

3.《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明朝人。《红楼梦》作者是清朝曹雪芹、高鹗。《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

4.《西游记》主要内容: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降妖伏魔,历尽艰辛,最终到达西天,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5.《西游记》经典的情节:大闹天宫,吃人参果、仙丹、仙酒,练就火眼金睛。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6.孙悟空,他18般武艺,本领高强,神通广大(12变,筋斗云,火眼金睛),思想性格:英勇无畏、蔑视权贵、疾恶如仇、勇敢叛逆。使用武器:如意金箍棒。

7.猪八戒,前身是天蓬元帅,猪悟能性格温和,憨厚单纯,好吃懒做,爱占便宜,用的武器为九齿钉耙。

8.唐僧又名唐三藏,玄奘。善良仁慈,信念坚定,具有领导风范。

9.沙僧,沙乐和尚,又名沙悟净,勤快稳重,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二、题型及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

1.《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神通广大,他在花果山时自封的名字叫做( )

A孙悟空B齐天大圣C斗战胜佛D美猴王

答案B ,

解题思路:从原文得知他被天庭招安作弼马温,自以为官大,得知实为未入流的小官后大闹天宫,回花果山。自认为与天同齐,因自称“齐天大圣”,并要玉帝认可,后来得玉帝恩准。悟空是他的法名。斗战胜佛是他取经后的封号。美猴王是他在花果山为王,自封前的名字。

阅读经典著作时,要把人物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理解。

2.四组故事全出自《西游记》的是( )

A大战红孩儿 华容道遇险 三打祝家庄

B真假美猴王 三打白骨精 巧取芭蕉扇

C三进大观园 焚稿断痴情 大闹天宫

D偷吃人生果 景阳岗打虎 拳打镇关西

答案B

解题思路:采用分类学习法。属于《西游记》的情节:大战红孩儿 ,真假美猴王 ,三打白骨精 ,巧取芭蕉扇 ,大闹天宫, 偷吃人生果。

《三国演义》:关羽华容道遇险。

《水浒传》:宋江三打祝家庄。

《红楼梦》: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答题时要联想到事件的主要人物,这样就不容易判断错误,作品、人物、情节相互关联触类旁通,能够提高记忆效果。

(二)填空题

1.我国古典四大名著是_ ___

《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

2.根据作品及情节填写人物。

《三国演义》里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_ _

《三国演义》里 勇唱空城计的_ __

《水浒传》里多谋策划实施智取生辰纲的 __

《西游记》里在女儿国中不被美色诱惑,坚持西天取经的_ _

答案:刘备、诸葛亮、吴用、唐僧

答题思路:这类题要避免张冠李戴,必须把作品、人物特点、与典型事件相互关联来理解记忆。

3.根据西游记阅读体验,写出你记忆最深的某章节的题目。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自选,如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思路点拔:阅读章回体小说,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可以自拟题目,然后和原著比较,分析优劣,对比分析深入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印象深刻。

(三)判断题

判断下面答案正确的打勾

1.《水浒传》中有一个人物,原来是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受到皇帝的赏识,没到半年时间,抬举他做到殿帅府太尉职事,他把持朝政、无恶不作,这个人是高力士。( )

思路点拔:运用联想思维,题中之人应该是高俅,因为踢得一脚好球更名,是宋朝徽宗时代人。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幼年入宫,由高延福收为养子,改名高力士,受到武则天、唐玄宗的赏识,曾为李白脱靴,是唐朝人,所以高力士不可能是《水浒传》中人物。

2.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意味是很深浓的。天宫是人间朝廷的代称;玉帝是封建王帝的化身;孙悟空是人间意愿的化身和民主主义思想的代表。( )

正确

3.林冲绰号豹子头,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

思路点拔:这题表述不严密。林冲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胆识过人。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发配沧州,途中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这之前,他的确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不思造反。他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这些事情改变了林冲,使之成为敢于反抗的英雄。

西游记最容易考的内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考点)(2)

4.《红楼梦》中,“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林黛玉。( )

《红楼梦》里的晴雯身份是丫头,原著里“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这几句判词实际已解答了晴雯的一生。“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一回的一个情节。

原著里晴雯笑道:"我慌张的很,连扇子还跌折了,那里还配打发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盘子,还更了不得呢."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 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

以上内容可以概括为:宝玉因扇子的事情使晴雯发脾气,因此得罪了晴雯,想哄晴雯开心,就拿了很多昂贵的扇子来给晴雯撕。所以答案是晴雯。

答题时要从原著中找到判断正误的信息依据。

西游记最容易考的内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考点)(3)

(四)简答题

1.请写出源于《西游记》和《三国演义》的成语各一个,歇后语各一个,并写出相应的人物性格。

三头六臂 孙悟空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诸葛亮 计上心来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 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⑴上文节选自《西游记》第27回,该回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⑵请根据文段中描写,概括孙悟空、猪八戒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4)选择你最喜欢的片断做点个性化的评论。

(5)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参考答案:

(1)该回讲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唐僧悟空师徒在白虎岭,遇到了化为女儿、老婆婆的尸魔白骨精,孙悟空识破并打死了他。为吃唐僧肉,白骨精化为寻找老婆和女儿的老公公,再次被孙悟空识破后打死,唐僧不辨真伪,听信猪八戒谗言,逐走悟空,被黄袍怪捉拿。

(2)这个章回的人物:

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身手不凡,正直忠诚,疾恶如仇,除恶务尽。

唐僧:心善、迂腐,不明事理,不辨真伪,不辨是非,耳根子软。

猪八戒:憨厚可爱, 爱耍小聪明。

(3)得到启发:

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对于表面虚伪,内心阴暗,利用各种卑鄙手段,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人,决不要轻上当、心慈手软。

(4)有趣的书评:

西游记最容易考的内容(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考点)(4)

(5)林黛玉一芙蓉花;宝钗一牡丹花;香菱一史湘云一海棠花

将黛玉比作芙蓉,其外形秀美,常被用作纯洁、清愁的象征。此花是开在树枝末端,而且是单株。用它来形容黛玉的高洁、傲气和纤弱之美。

“花中之王”牡丹比喻沉稳大气的薛宝钗,宝钗端雅、温润。书中第八回通过宝玉之眼,说她“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罕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六十三回,怡红院“群芳开夜宴”,宝钗抽到的一签上画牡丹,题:“艳冠群芳”,旁有诗说“任是无情也动人”。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时候雍容华贵,清香四溢,不摇而丽,无言而媚;正与宝钗雍容有度、淡远宁静,不以物喜、不以物忧的品格相应。

对史湘云有不同说法。同在“群芳开夜宴”一回,湘云掣出的一签上画海棠,题 “香梦沉酣”,旁有诗说“只恐夜深花睡去”,所以以海棠比湘云。但第六十二回有最能体现湘云性格的一段故事——史湘云醉卧芍药茵,她酒醉而眠于石板之上、芍药树之下,粉脸潮红、青丝散披、肌肤微露,花瓣浅埋。因此以芍药花来称史湘云也可以。

香菱本名甄英莲,出身苏州绅士家庭,本为大家闺秀,却因造化弄人沦落为薛蟠小妾,这是她的不幸。但是,身为小妾,却怀贵族之风;卑微丫鬟,倒有一身诗气。第五回对香菱的判词是:“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图册上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这里的“一株桂花”,是指夏金桂;“莲枯藕败”是暗示香菱将来的命运不济,“根并荷花一茎香”是说菱花作为一种水生植物是和莲花共生的,与莲花一样的美丽脱俗,其实质亦是暗指香菱的两个身份:英莲和香菱。但依曹雪芹初的始设想,香菱应不是莲花,而是和莲花共生的菱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