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抱朴子全文(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1)

老子哲学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含有本体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老子之道是天道、治道和人道的统一体。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本质上却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从形而上的高度审视世相百态,以超越自我的精神探究人生哲理,建构起一套独特的伦理道德哲学。

使用老子之伦理这一概念,有点无奈,如果使用老子之人生,就可能误解为研究老子的一生;如果使用老子之道德,倒比较符合文章的主题,但这既可能与老子之道混淆起来,又可能与老子之德混淆起来。伦理一词,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的学说。因此,老子之伦理既是伦理学又是道德哲学,既是人生观又是人生哲学。

01

老子之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老子之伦理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道生德成”思想。老子把生命的终极根源归结为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没有把生命之源归结为天或天命,具有革命性意义。张岱年先生指出:“认天为一切之最高主宰的概念,为老子所打破。老子年代本先于孟子,但孟子仍承受传统观念而修正发挥之,老子却作了一场彻底的思想革命。

老子以为天并不是最根本的,尚有为天之根本者。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最根本的乃是道,道才是最先的。”在老子看来,道作为天地母,蕴藏着无穷的生命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而道化生万物过程中,还需要德的无私蓄养,“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同时,“道法自然”思想是重要的理论基础,尤其是生死自然的观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把天地万物的生长消亡看成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养生主》记载秦佚吊唁老子的故事很能说明生死自然的道理。秦佚是老子的好友,老子死时去吊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号三声即止,邻人不理解,斥责秦佚。秦佚回答:“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意思是,当初老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时机到了;现在死亡离开这个世界,也无非是顺应老天的安排而已。如果能够安于天时而顺应自然,那么因生死而来的喜乐和悲哀都不足以扰动我们的内心。古代得道高人把这种领悟看成是“上天把我们从倒吊着的痛苦中解放出来。”

此外,“重身惜生”思想也是重要的理论基础。老子极其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认为生命比声名、货利更重要,“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不仅重视生命,而且爱惜生命,“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意思是,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行走不避犀牛、老虎,在战场上不受兵器伤害。在他身上犀牛没有地方投刺它的角,老虎没有地方用上它的爪,兵器没有地方容纳它的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身上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道生德成、生死自然、重身惜生的思想,构筑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使老子之伦理出类拔萃,这是先秦其他思想家所鲜能企及的。

比较而言,老子之伦理还具有鲜明的特征,这就是批判性和反传统。哲学是怀疑的学问,从本质上说是批判的。正因为批判性和反传统,使得老子之伦理更深刻,也更具创新性。老子倡导无知无欲,不但批判贪欲对人性的泯灭,而且批判统治者使用奸诈和巧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明确批判物欲横流,认为人性本是自然的,一旦受到外在诱惑和刺激,就会改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坚持批判以智治国,认为以智治国只会给国家带来祸害,而不以智治国,则能复归于自然之道,实现淳朴自然的太平之治,给国家带来福祉,“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同时,老子之伦理否定了正统道德思想,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色彩。春秋末期,周王朝已经式微,但殷周以来建立的伦理规范、道德信条和礼仪制度仍然有着重要影响,而儒家学派极为推崇周礼,也在大力宣传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思想。

老子出于对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以及对殷周以来政治文化传统的反思,明确反对、否定殷周以来形成的人文传统和道德观念,“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思是,所以说,丧失了道然后有了德,丧失了德然后有了仁,丧失了仁然后有了义,丧失了义然后有了礼。这礼真是忠信衰薄的体现和祸乱的根源。当然,老子的反对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在辩证的否定过程中,老子创新性地提出自己的道德思想。

道家抱朴子全文(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2)

02

老子之伦理的本质要求

素朴是老子之伦理的本质要求。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是从动物演变而来的。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人虽然脱离了动物界,却仍具有动物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物质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欲望仍是人和动物共同的本能特性。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具有思想、意识等精神需求,这一方面把人从动物界区别出来,另一方面也使人比动物多了精神欲望。在老子看来,无论物质欲望还是精神欲望,只要是贪欲,都是社会动乱和不道德行为的根源,因而提出“素朴”的道德主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素朴原意为未经雕琢过的木材,引申为人之天然纯真的本性,这是人能够无知无欲、少私寡欲的根基。如果人失去素朴,就会贪得无厌、索求无度,“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夸。非道也哉!”意思是,朝廷很败坏,田地很荒芜,仓廪很空虚,有人却还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锋利的宝剑,餍足了饮食,家里有多余的财货,这种就叫大盗。这真是无道啊!

老子经常用婴儿来比喻素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虿虺蛇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在这段话中,老子认为婴儿是最为纯朴和天真无邪的,身心都处在积极正面状态,以此比喻得道者一灵不昧、可以通神,虫蛇鸟兽亦不能伤。这虽然是理想化的描述,却反映了老子对素朴品格的尊崇。老子希望任何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都要在精神上返朴归真,永远保持婴儿心态,坚守纯朴天性,摒弃私心杂念,以防止欲望过盛,防止贪欲对心灵的侵害。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思是,深知雄强重要,却甘居雌柔的地位,愿做天下的河溪。愿做天下的河溪,美德永不相离,复归如纯真的婴儿。深知光明的显赫,却甘居幽暗的位置,愿做天下的榜样。愿做天下的榜样,美德永不失去,复归到无尽的真理。深知荣耀的尊贵,却安守卑下的位置,愿做天下的山谷。愿做天下的山谷,美德就永远充足,复归到自然的真朴。

老子自己就是保持素朴的典范和榜样,即使在声色货利的环境里也能保持住婴儿心态,“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意思是,众人都兴高采烈,好像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像春天登台眺望春色。我却独个儿淡泊宁静啊,没有形迹,好像不知嬉笑的婴儿。落落不群啊,好像无家可归。众人都感到满足,而我却一无所有。我真是愚人的心肠啊,终日混混沌沌。

道家抱朴子全文(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3)

03

老子之伦理的处世要求

柔弱是老子之伦理的处世要求。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一生中,总是通过不断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而生活和工作。人生在世,坚守什么原则、采取什么态度与他人相处,至关重要,结果也会大相径庭。伦理道德的主要功能在于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大的方面分析,无非有刚强进取和柔弱自守两种立身处世原则。老子主张柔弱处世,即以柔弱的原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子从生命现象获得启示,柔弱优于刚强,且充满生命力,柔弱代表着新生和灵活,刚强则代表死亡和僵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仅优于刚强,而且能够战胜刚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可是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能胜过水的,因为水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柔胜过刚,弱胜过强,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能实行。从这段话可知,人们还是愿意刚强处世,而不愿意柔弱处世,原因大概在于柔弱初看起来可能是软弱、懦弱的表现,甚至还要遭受屈辱。殊不知,老子之柔弱具有温和性和灵活性,却不具有软弱性。老子贵柔守弱,并不是要人一味示弱和退让,而是要人立身处世灵活而不僵化、圆融而不固执,用温和的方式去争取自己的目的。柔弱处世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社会,对于个人而言,柔弱可以减少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阻力和障碍,以达成个人的愿望;对于社会而言,柔弱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维护正常而又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老子看来,柔弱内敛着谦虚的品格,必然要求处世谦虚。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人生重要的价值取向。“谦受益,满招损”,老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正的方面是谦虚,“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王弼注云:“一,少之极也。式,犹则之也”;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是指圣人守道并作为天下的楷模。反的方面是骄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骄傲是不符合道之本性的,“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思是,从道的观点看来,骄傲就像残羹和赘瘤,人人都深感厌烦恶心,所以有道的人不做这种事情。

在老子看来,柔弱包含着不争的因素,必然要求处世不争。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当然,老子之不争是不争之争,蕴含着高超的智慧,“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不争是利而不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争是包容和宽恕,“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意思是,从事无为之为,奉行天下之事,品味无味之味。把小看作大,把少看作多,以恩德来报答仇怨。不争是迂回之争,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和障碍,“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道家抱朴子全文(老子之伦理见素抱朴)(4)

04

老子之伦理的心灵要求

虚静是老子之伦理的心灵要求。人的一生不仅要处理身外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且要处理自身的肉体与心灵的关系。身心的和谐协调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前提条件。怎样做到身心的和谐协调呢?老子对心灵提出了虚静的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人生立身处世,心灵能够做到致虚守静。老子哲学以无为本,虚是一个重要概念,具有虚无和虚空的内容。只有虚无,道才能创生万物,“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意思是,道体虽然空虚无形,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深邃而博大啊,犹如万物的主宰。只有虚空,道的作用才会永不穷竭,“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吴澄注云:“橐籥,冶铸所用,嘘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扇于内者,‘籥’也。天地间犹橐籥者,橐象太虚,包含周遍之体;籥象元气,絪緼流行之用。”在老子看来,道之虚无与虚空于人而言,就是心灵如山谷,“上德若谷”。以谷比喻,就有虚心的含义,虚空的山谷能包容万物,所以有虚怀若谷的成语;以谷比喻,还有深藏若虚的意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虚心的反面是骄傲自满、自以为是。

老子认为,人生要戒骄、戒盈、戒满、戒锋芒毕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意思是,与其装得过满而溢出,不如及早停止灌注;器具捶打得过于尖利,不会长久得以保持。纵然金玉堆满堂室,没有谁能够将它守住;身居富贵而不可一世,必然是在自取灾祸。功成名就抽身而退,这才符合天道。

在老子看来,虚与静紧密相连,静是万物存在的根本状态,“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张松如注云:“老子以‘归根’一辞作为‘静’的定义,又以‘复命’一辞作为‘静’的写状。如果说‘并作’包含着‘动’的意思,那么‘归’、‘复’便属于‘静’的境界。正是在这‘静’的境界中再孕育着新的生命,此即所谓‘静曰复命’。”

老子认为,无论天道还是人事,清静是治理天下的正道,也是人心修炼的基本准则,“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段话把道的品格作了尽善尽美的描述,道具有“大成”“大盈”“大直”“大巧”的内容,却表现为“若缺”“若冲”“若屈”“若拙”的形式,充分展示了大道造化万物而又深藏不露、谦虚纯朴的品格,这也是道具有静的本质规定。

老子认为,静与动是相互联系的,但静具有更积极的意义,即以静制动、动中取静。老子认为,静还和重联系在一起,持重者恒静,“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意思是,稳重是轻浮的根基,安静是躁动的主宰。所以君子终日行进,从不离开粮草辎重。虽有美景奇观,却能安居超然。为何万乘之国的君主,轻率治国而不自重其身?轻举就会丧失根本,躁动就会丧失主宰。俗话说:“动以养身,静以养心。”老子之虚静虽然有哲学、政治方面的广泛内容,但对于人生而言,虚静就是对心灵提出的要求。“孰能浊以静之徐清”,虚静,能让一颗已经混浊的心灵转变为清澈的心灵;唯有一颗清澈和宁静安详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来面目,才能更好地化解人生的各种矛盾。

研读老子之伦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修身。某种意义上说,修身就是要坚强内心和增加人生定力。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个“八风不动”的故事,说的是苏轼在黄州时,某日赋诗一首:“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很满意,着人过江送给佛印禅师欣赏,不料禅师批道:放屁。苏轼大怒,马上坐船直奔对岸找禅师论理,只见禅师门上写着一幅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轼一看即转身下山,自言自语道:“佛印禅师悟境了得。”八风是指佛家的四顺、四逆境遇,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风不动,意指内心不为任何外物所扰,真正做到心如枯井,这不是哀莫大于心死,而是内心最大程度强大起来,增加定力,不做外物的奴仆,要做自己的主人。

从诗词分析,苏轼修炼已经到位,自我认为“八风吹不动”,但实际还有很大差距,禅师一句负面的评价,就坐不住了,直奔过江去论理,哪里谈得上“端坐紫金莲”。这说明修身和修炼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定会遇到种种身心障碍。

老子之伦理,与佛教的八风不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人们通过修身,臻于八风不动的人生境界。面对外界金钱、美色、财物等种种情境的诱惑,以及内在的眼、耳、鼻、舌、身、意等欲望,都能寂静不动,无所系缚,自在无碍,始终保持婴儿状态,坚守虚静心灵,以柔弱不争的立场加以对待。用佛家言语,无论称赞还是毁谤,当以“念之即觉,觉之即无”应对,皆随他去,随他去即无,都一笑了之,好似过眼烟云。生命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而生命的价值在于经历大风大浪时把内心锤炼得无比坚强。

◎本文原载于《人民政协报》(作者夏海),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