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蒿,也叫水蒿或者香艾,是菊科植物的一种,也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芦蒿有独特的香气,口感脆嫩,营养价值特别,很多人都喜欢吃。

清炒芦蒿特别方便,清炒芦蒿能平抑肝火又能预防牙病。容易上火的人和三高的人群,常吃这道家常菜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清炒芦蒿的做法:将芦蒿根部老的部分摘去,然后用水淘洗干净。将芦蒿切成三厘米长的小段,头部的叶子嫩的话也是可以留下来吃的。锅中放油,下蒜和辣椒炒出香味。芦蒿下锅翻炒。加入蚝油,盐,鸡精调味,爆炒一分钟。放入一小勺淀粉水,(淀粉水可以让芦蒿口感爽滑脆嫩、色泽翠绿好看。如果不喜欢黏黏的感觉,也可以不放。)继续翻炒1分钟不到,即可关火出锅,就可以食用了。

很多人喜欢吃芦蒿炒豆腐干,做这个菜也很容易的,要记得菜放入锅里的先后顺序,基本的配料就是生抽蚝油和盐,油锅预热后切好的蒜片要先下锅爆炒香了之后才准备放芦蒿和豆干,两个的顺序也不要反了,豆干时间比较短,可以最后放进去,时间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了,吃起来很美味。

不喜欢吃芦蒿的人(吃芦蒿满嘴留香)(1)

芦蒿炒豆腐干关键点就是不要加水炒,先要准备好一把芦蒿和适量的豆腐干,辅料的话就是蚝油、生抽、盐、油和少许蒜片。豆干要先洗干净切成条形状,芦蒿也是切成小段的样子,在准备好的油锅里面先下大蒜炒香之后,加入芦蒿之后再来点豆干和佐料,几分钟就可以了。

肉丝香干炒芦蒿,这道菜很香。做法是:准备好肉丝、香干和芦蒿,热油,下葱姜,放入肉丝,小火煸炒,倒入香干丝,撒少许食盐,滴少许水,烧开后盛起;锅中倒油,放入芦蒿,大火煸炒,撒2勺食盐,重新倒入刚煸好的肉丝和香干,翻炒均匀后,撒少许味精,炒均后关火。肉丝、香干单独煸炒,即香又嫩滑,全程大火快炒即可。肉丝香干炒芦蒿,粗细搭配、青白相间,油滑光亮,绿意满眼,吃起来满口鲜嫩,齿舌间都清香脉脉。

相传当年乾隆微服私访下江南,吸引皇帝的倒不是皇上吃过的菜,却是那些小炒,芦蒿香干。

我比较喜欢芦蒿同茶干丝清炒,将芦蒿掐成寸段,清水浸去涩味,再用盐略腌,炒食时才会既入味又保其脆嫩。锅内置油,油热将蒌蒿倒入锅中略煸去水分,再加茶干细丝,在锅内稍跳几下就成,若伴以些许红椒丝,那就是翠绿中抹出几笔朱红了。这种清炒,将芦蒿的本味充分体现出来,吃在嘴里,脆而香,微辣而开胃,所谓满嘴留香。

不喜欢吃芦蒿的人(吃芦蒿满嘴留香)(2)

芦蒿叶子也是可以食用的,只是吃的人比较少,久而久之就有些人认为芦蒿叶子不能吃。据研究表明芦蒿叶子的营养物质要比常吃的嫩茎部位要高很多,含有较多的叶蛋白,芦蒿叶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精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芦蒿清香,芦蒿清香开胃、促进食欲。

论炒芦蒿,是可以配多种素食合炒,《红楼梦》中,第六十一回燕儿吩咐柳家的“晴雯姐姐要吃芦蒿。荤的因为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我猜,曹雪芹的生活中,想必也是爱吃素炒的芦蒿吧。

芦蒿在古代已成为人们食用之菜,在北魏《齐民要术》及明代《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芦蒿清香宜人,外脆里嫩,风味独特,是人们喜欢的蔬菜佳品。

芦蒿这种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很高,它含有许多维生素和钙、磷、铁、锌、氨基酸、芳香脂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另外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硒,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抗氧化成分,能清除身体内的多种毒素。

宋代:苏轼,又名苏东坡有首诗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莫非“蒌蒿”就是“芦蒿”?查字典,正是也。春天,芦蒿上市的时候,做一道芦蒿美食,找出东坡居士的这首诗,吟诗一句,品蒿一箸,会觉得生活原来这么有滋有味儿!

不喜欢吃芦蒿的人(吃芦蒿满嘴留香)(3)

如今,市场上卖的芦蒿,有野生和大棚的两种。野地里现采的,茎杆红紫,细瘦而有点老气,嚼起来嘎吱带响,但香气却清远怡人;大棚里来的,嫩绿壮实,一付营养过剩的模样,其香味没有野生的浓郁,收拾芦蒿时可以留一部分顶部的叶子,那样炒出的味道会很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