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年前的旧中国,国民党的统治风雨飘摇,革命的烈火燎原大地当时的天水县冯北乡,有一吕姓大户,财粮殷实,家族兴旺,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户可是村子里没有学堂,后生上学要去县城,路途遥远族长为了本村子弟就近上学,捐钱捐地,修建校舍,招聘教员,兴办高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房山红色故事演讲稿?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房山红色故事演讲稿(小学堂里传薪火)

房山红色故事演讲稿

七十七年前的旧中国,国民党的统治风雨飘摇,革命的烈火燎原大地。当时的天水县冯北乡,有一吕姓大户,财粮殷实,家族兴旺,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户。可是村子里没有学堂,后生上学要去县城,路途遥远。族长为了本村子弟就近上学,捐钱捐地,修建校舍,招聘教员,兴办高小。

学校第一任校长陈济(籍贯、生年不详),年轻有为,追求光明,育人有方,教化于心,学校师生多与其亲近。陈继留意思想激进者,或以辅导课业为名、或以走访家庭为名,暗中传播真理,凝聚人心。

在外人眼里,陈济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校长、令人尊敬的好老师,殊不知他却是一名信仰坚定的中共党员,他的使命就是潜伏农村,秘密活动,传播革命道理,发展革命武装,为陇东南地区党的组织积蓄革命力量。几年来,陈济以校长身份作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在师生中陆续发展了多名党员。

1949年8月,天水解放,当地成立区公所,陈济任区长。不久,陈济接到上级组织密令,率领队伍深入徽县、两当、成县等地,参加剿匪作战,配合其他革命武装彻底扫清隐藏在陇南山区的国民党余孽,清剿匪患,保境安民,巩固红色政权。

参加这次剿匪作战的骨干成员中,就有陈济在师生中发展的党员,他们有的只有十六七岁,就参加了革命战斗,经受了枪林弹雨的洗礼,为全中国的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从此,陈济等人地下党员的身份在当地才完全公开,人们知道了陈济的真实身份,更加赞叹不已。可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曾经战斗过的这片热土,或许是又肩负着另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而正在别的地方英勇奋战吧!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有文化的干部十分稀缺。陈济在当地发展的那些党员,虽然很年轻,却都是解放前入党的“老”革命,都是新中国急需的红色人才,被组织安排到区、乡等基层最重要的领导岗位。他们传承着革命前辈的红色基因,满腔热忱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始终坚守党的初心,永葆党员本色,一生清正廉洁,在不同的战线上都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后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分别在副地级、正县级岗位上光荣退休。

让我们铭记这段红色历史,铭记红色摇篮的缔造者——优秀共产党员陈济!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让革命前辈英名流芳!

【作者声明:故事为陈济的学生回忆录,如有不实,以天水县史为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