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永州八记”之《钴鉧潭记》,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柳宗元小石潭记细思极恐?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柳宗元小石潭记细思极恐(柳宗元与永州八记)

柳宗元小石潭记细思极恐

柳宗元与“永州八记”之《钴鉧潭记》

钴鉧,熨斗,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潭。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边。它是怎么形成的呢?一开始,冉水,即染溪,也就是《愚溪诗序》里的愚溪,从南边流过来,碰到山石的阻挡,改变方向,曲曲折折,向东流去。地形落差很大,水势很急。水流冲击溪岸,年深日久,松软的泥土都被冲走了,只剩下了石头,所以,钴鉧潭很宽阔,很深。水流形成的泡沫旋转成车轮的形状,然后慢慢地转动前进,潭水很清,水面很平,面积有十余亩之多。周围有绿树环绕,有泉水从高处注入潭中。

潭上有人居住,因为我经常去游览的关系,有一天,他们敲门来告诉我,“不能承受官府的租税和私人的债务,已经重新开垦了田地,打算搬过去生活,愿意把钴鉧潭边的田产卖掉,缓解目前的困难”。

刚刚摆脱了对个人命运的恐惧,马上就牵挂起承受着苛政的百姓。这篇文章的大半篇幅都在铺陈钴鉧潭的美好,钴鉧潭越美好,导致“其上居者”放弃这一切的“苛政”该有多么恐怖。《捕蛇者说》里,因为“苛政”而宁愿捕捉毒蛇,这里又因为“苛政”而宁愿放弃钴鉧潭。

我很喜欢钴鉧潭,就按他的意思,买了下来。然后加高台沿,延长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让它坠入潭中,水声淙淙。中秋节赏月尤其适宜,可以看到天空的高远,空气的清爽。是什么让我乐于居住在这里而忘记了自己的故乡呢?大概就是钴鉧潭吧!“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此地无银三百两”,越是强调已经忘记,越是证明并没有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