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和塘栖也就10多公里路,虽然互相能听懂,但发音却大不相同。特别是有些时候临平口音和塘栖口音发音相近,大家说的却不是同一样东西,比如说最有名的一句"车子"和"草纸"。下面是两位老塘栖人对塘栖方言的总结,你觉得到位了吗?

塘栖话学习(最有名的是这个词吗)(1)

胡建伟:塘栖的方言

老塘栖,指的是老底子塘栖的版图,也就是行政区划,是很有些规模的,古镇,加上丁河、超山、塘南、宏磻、沾桥、崇贤、东塘、獐山、云会等公社,这便是当时的塘栖,或塘栖区。如今虽已四分五裂,但在感情上,无论是仁和、崇贤,还是开发区一部,都与这座已经走向世界的千年名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诸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风俗习惯、饮食习惯等等,都大致相同,差别无几。

陈国明:塘栖方言拾趣

我们余杭属于杭嘉湖地区,语言属吴区方言,乡亲们出言委婉平和,颇具阴柔之美。五大镇口音同中存异,沟通既无丝毫障碍,发音又各具鲜明特点,真是妙不可言。

我在塘栖住了四十多年,对这一带的城乡语言颇为稔熟,觉得其中有些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色方言,实在值得细细玩味。谨举几例如下:

“娜尼斯”。以音取字,写作乃尼思也无妨,姑且这么写吧。总之,活像外国语的音译。然而,这是塘栖乡间的土话,意即不好意思,难为情。娜尼斯怎么会有不好意思的意思呢?饭后茶余,我曾为此作过一番思索,自然只能是臆测。我以为,娜尼斯应该解作“难人死”,有话不好开口,有情无法表达,岂不令人作难?死,就是极至,如难看死了,倒霉死了,都差不多。但是,如果明明白白地写成“难人死”,则显得太直露,还不如娜尼斯来得好。

“呒不啊胡”。大家知道,呒不就是没有,那么,“啊胡”应作何解释?倘若出于小伢儿之口,啊胡或者是指老虎,或者是指大口吃东西,但大人口中的“呒不啊胡”,绝对不是说没有老虎,也不是说没有吃东西,而是当别人对自己表示好意,自己过意不去时说的谦词。比如,邻居送你一盘菜肴或一盒糕点,你说:“呒不啊胡格噢”。意谓有这个道理吗,这怎么行呢,表示受之有愧,可以说是方言中的文明语言。据此推测,啊胡可能是“这话”的别音,呒不啊胡即没有这话,引伸为没有这道理,你不该这样厚待我。江苏无锡人至今读“话”、“华”字发胡字音,无锡和余杭同属吴语区域,这样解释或许不无道理吧?

“阿郎”。听到这话,看到这字面,使人想起翩翩少年。我们塘栖话里这类词实在太多了,什么楼郎、街郎、马路郎……其实,塘栖人读“上”作郎,所谓“楼郎”、“街郎”、“马路郎”者,乃楼上、街上、马路上之谓也。

“肴馔”即菜肴。这词儿显然充满古意,有些典雅的味道,却并不深奥,无论哪里的人都能理解。不过,别的地方大多只印在书上,塘栖一带却保留在田夫野老的口头,故而,仍不失为一句特色方言。

PS:评论区请来一句,证明你是正宗塘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