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

2、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3、分析潜台词的言外之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戏剧、作者

1、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法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的基本要素:矛盾冲突。

2、戏剧的相关概念:

冲突,矛盾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来表现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有的也表现为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正义与邪恶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应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它是性格化的,是富有动作性的,即人物的语言是同他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的。台词的表现形式有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言外之意)等。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一些注意点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

3、戏剧的分类

(1)按戏剧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2)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

(3).按艺术形式的不同,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舞剧等;

(4)按剧情繁简和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4、曹 禺 简 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生于1910年,卒于1996年。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祖籍湖北潜江市,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雷雨》是其处女作。两年后的 1935年夏,又有都市生活剧《日出》发表,奠定了其在中国话剧史的地位。

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笔触,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作品享誉海内外。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解放后,曹禺有《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剧作。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1)

二、了解整部《雷雨》的剧情

第一幕:三十年前,当周朴园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时,他爱上了女佣梅妈的女儿侍萍,并与她有了两个儿子。但后来为了给他娶一位门当户对的小姐,周家逼得侍萍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大海投河自尽。侍萍母子侥幸被人救起后,侍萍带着二儿子流落他乡,靠做佣人为生,而大儿子周萍被周家留下。

第二幕:侍萍后又嫁与鲁贵并与之生女四凤。周朴园所娶的那位小姐没有为周家生儿育女便去世,周又娶蘩漪,并与之生子周冲。蘩漪便有机会接近周的大儿子周萍,并与之私通。周萍既慑于父亲的威严,又耻于这种乱伦关系,对蘩漪逐渐疏远,并移情于使女四凤。

第三幕:蘩漪得知周萍变心后,说服周萍未果。周萍为了摆脱蘩漪,打算离家到父亲的矿上去。蘩漪找来四凤之母侍萍,要求她将女儿带走。侍萍来到周家,急于把四凤领走,以免重蹈自己当年之覆辙,但又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此时大海正在周家矿上做工。在作为罢工代表来与周朴园交涉的过程中,与周萍发生争执,结果遭周萍率众殴打。

第四幕:雷电交加之夜,两家人又聚集于周家客厅。周朴园以沉痛的口吻宣布了真相,此时周萍意识到了四凤是自己的妹妹,大海是自己的亲弟弟。四凤羞愧难当,逃出客厅,触电而死,周冲出来寻找四凤也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大海出走,侍萍和蘩漪经受不住打击而疯,周朴园则一个人在悲痛中深深忏悔。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2)

三、整体感知,了解本文的结构和戏剧冲突

我们欣赏一部戏剧,一般从三个方法入手,分别是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揣摩戏剧语言,下面我们就用这三个方法欣赏一下我们课文——选自《雷雨》的第二幕的片段。

1、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把握人物说话的心理和语言,其他同学思考归纳本文的结构和戏剧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重逢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相认生新恨

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的冲突--斗争

四、分析人物形象

《雷雨》中的周朴园

(1)在相遇的过程中,周朴园的心理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在相认的过程中,周朴园依次采取了怎样的手段来对付鲁侍萍?

【明确】(1)相遇时周朴园的心理变化:平静—— 猜疑 ——紧张 ——不知所措

(2)相认时周朴园采取的手段:责问—— 安抚—— 哄骗 ——打发

讨论:你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是真情还是假意?

①三十年来,周朴园对待“死去”的鲁侍萍:多次向人打听,特地派人到无锡打听侍萍的下落;一直保留着侍萍绣了花的衬衣;每年的4月18日都为她做生日;30年来他从南到北都带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并一律按她过去喜欢的样式摆设;因生周萍着了凉,侍萍总要关窗户,于是30年来即使是闷热的夏天,周朴园也不允许开窗户;听到陌生的“鲁妈”的无锡口音便打听“梅小姐”的下落;客厅里总是摆放着侍萍的大照片;口中时时不离“前妻”。

②三十年后,周朴园对待“活着”的鲁侍萍:听到侍萍还活着,感到惊愕,更是避而不愿见;得知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时,先是声色俱变的责问;接着企图稳住侍萍,希望用金钱平息侍萍的旧恨新仇;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

前一秒温情脉脉怀念旧人,后一秒突然暴起咄咄逼人,周朴园变脸了!

周朴园心中的侍萍是三十年前的那个“梅侍萍”,他所感怀的是青葱少年时期的那段美好的爱情,而绝非现在站在他眼前的是“鲁侍萍”。他知道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以前他的行为会昭然于天下。

周朴园是虚伪的,但周朴园对“死去的”侍萍的怀念 “是真实的,绝对真实的”(曹禺语) 。

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我们既不能因他见到侍萍后的惶恐暴怒,而否定他对侍萍怀念的某种真实性和特殊的赎罪心理,当然也不能因他以往对侍萍的怀念而否定他与侍萍见面时的自私、冷酷。他的思想行动的变化,正是他这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在彼时彼地和在此时此地的特殊表现。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言:艺术作品要写得美,就要明确地把人的多样变化写出来。同一个人,有时是恶棍,有时是天使,有时聪明,有时坚强有力,有时十分脆弱。

(3)课文第二场中周朴园已经知道了鲁大海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么面对三十年未见的儿子,周朴园是什么样的态度呢?

【明确】面对多年前遗弃的亲生儿子,却没有一点父子顾念之情,而是将现实利益摆在第一位,始终以一种傲慢、一本正经的姿态对其进行打击,手段阴险老到,资本家面目毕露,足以体现他冷酷无情、狡猾的性格特点。

(4)通过鲁大海之口揭露了周朴园哪几大罪行?这些罪行的揭露体现了周朴园的什么形象特点?

明确:收买工人代表;血腥的发家史;血腥镇压工人。有力地揭露了他狠毒无义、奸诈的性格特点。

小结:周朴园的形象

【明确】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狡猾。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3)

《雷雨》中的鲁侍萍

1.侍萍多次隐瞒自己的身份,又多次用往事试探,她究竟想不想与周朴园相认?

预设: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前三次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但侍萍的话步步都在引导,处处设玄机,句句都带有暗示性,说明侍萍希望被认出,希望谈话能继续下去。这样矛盾的行为实际反映出她复杂的心理,30年前的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有对当年大少爷的复杂感情,也有三十年来积累的痛苦与怨愤;想知道现在的周朴园如果知道她就是当年的侍萍,会以什么态度对待她。

2.三十年后的鲁侍萍是否认清了周朴园虚伪的爱?

当她感觉到周朴圆对侍萍的思恋和怀念时,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上揭露周朴园的隐私,嘲笑、讽刺周朴园的卑鄙无耻,体现了她的冷静和清醒。当她面对周朴圆的声色俱变的责问时,叱责周朴园的始乱终弃,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展现自己的刚强与自尊。

3.小结:鲁侍萍的形象

旧中国受侮辱、被损害的劳动妇女形象。善良、屈辱而刚毅、倔强、有自尊。由一个无知幼稚的侍女成为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女人。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4)

五、赏析人物语言

1、高度个性化

人物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请大家找出人物个性化语言,并简要赏析。

示例: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分析: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2、丰富的潜台词

潜台词即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就是演员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嘴上未说,但心中已想;或嘴上这样说,而心中却那想;或嘴上已说完,而心中意未尽。潜台词丰富的内涵大大扩展了舞台语言艺术的延衍性、深广性。它常常借助舞台提示并通过演员心神化一的表演让人体味、咀嚼。通过潜台词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请分析下面语段中的潜台词。

1.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课文中鲁侍萍几次说到这样意思的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预设: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的不满。周朴园听出侍萍的无锡口音后,便问起往事,称当时的侍萍为“梅小姐”,说她“很贤惠,也很规矩”。鲁侍萍听到他的谎言,想起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于是语带嘲讽地反复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

2.周朴园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鲁侍萍 什么?(鲁侍萍的反问,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预设:侍萍的反问,既有因为人格受到侮辱的愤怒,又有对周朴园的失望和蔑视。周朴园认为鲁侍萍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敲诈他,因此他急于用钱把鲁侍萍打发走,以保证从此周鲁两家再不会有什么关系,他的这句问话暴露了他已习惯以现实功利思想考虑问题。

3.鲁侍萍 (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话巧妙在哪里?表现了鲁侍萍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预设:“这真是一群强盗”:侍萍听了周朴园的表白,起初还抱有幻想,但当她看到周朴园对鲁大海的态度,特别是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她的幻想破灭了,于是愤怒地喊出“这真是一群强盗”,表现了她感情上受的刺激。

“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利用同音词硬生生把话头转过来,表现了侍萍受刺激后,想要揭开母子关系、兄弟关系,却马上又意识到不能这样做的心理过程,让人感受到她痛苦、复杂的心情。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5)

六、赏析舞台提示

舞台提示也叫舞台说明,是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说明,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曹禺先生很善于利用恰当的舞台提示来表现人物性格,布置环境,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请分析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预设:

1.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2.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

3.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雷雨教学听课评语(雷雨教学设计)(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