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白衣规范操作的核酸采样人员

奋战在医院、社区、乡村

手执电话耐心询问的流调人员不分黑夜白昼、忘记一日三餐

调试系统抢修电力的后勤人员

爬高上低、精心施工

在疫情防控的战场上

肥乡区中心医院的这些身影

常常令人动容

1

4月7日接到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通知后

连夜部署,尽锐出战

共派出核酸采样队伍40多人

标本转运车辆3辆

以确保高标准完成划定区域范围内的

核酸采集任务

天不亮,采集工作就开始了

“5:30准时开始!” 自4月8日起,肥乡区中心医院核酸采集队伍全体队员每日凌晨5:00多,天还没亮,就已准时到达采集地点,各位队员根据分工迅速行动:规范穿戴防护用品、摆放核酸采集所需物品;5:30,核酸采样开始。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1)

“请提前打开电子健康码,排队保持2米距离!”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医护人员不停地提醒大家。

扫码登记、采集核酸样本、手消毒……一个又一个精准的动作重复着几百上千次。核酸采集人员穿着密封的防护服、戴着不透气的面屏,不吃不喝不去厕所,每天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

不漏一人,上门采集

普通人群完成采集后,他们还要穿着笨重的防护服,一层一层地爬楼梯,对行动不便和居家隔离的人员进行上门采集。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2)

每每当他们完成最后一位居民的采集,脱下防护服时,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面庞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捂在橡胶手套里的双手被泡的发白发皱…...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3)

4月8日至13日,肥乡区中心医院核酸采集团队完成采样十几万余份,入户采样1500多份。简单的数字背后承载着千百个家庭的安危,他们从不曾松懈,也不曾抱怨,他们知道,有一种责任叫医者担当!

2

深夜,上百条急需整理的数据摆在眼前

一双双熬得通红的眼睛

几台昼夜运行的电脑

放在角落里凉掉的泡面

还有进进出出、忙前忙后的身影

他们是“流调员”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4)

宋丽敏

SongLimin

“谁家没有困难?关键时刻,我不能当逃兵。”宋丽敏说道。接到做流调工作的任务后,宋丽敏毫不犹豫答应了。顾不上照顾80多岁的父亲,来不及接回已经放假的上高三的儿子。“很抱歉儿子,妈妈接触的流调对象存在危险,不能去接你,留校要照顾好自己。”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5)

咱们的流调工作,把病毒前面的源头找准,就把握了主动;把病毒下游所有外溢的风险搞清楚,才能铲断风险。”宋丽敏帮着团队成员分析情况、理清重点。

打资料熬红了双眼、打电话忙哑了嗓子,血压上升、体重下降……第一时间把密接、次密接人员的行动轨迹整理出来,早一分钟隔离管控,就早一分钟切断病毒的传播。宋丽敏已经连续作战28天,没有回过一次家。

张晓东

ZhangXiaodong

“您回忆一下,这几天都去过哪里?跟哪些人接触过?”

“您需要说得详细一点,我们好开展下一步的调查。”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6)

这是张晓东在流调过程中说得最多的话。面对他的电话询问,有的群众一时想不起来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张晓东就提示一些在沿途可能经过的地方;如果还是未果,张晓东就让群众查支付记录,或者询问他的家庭成员,来确定行程。这是一个反复联系、抽丝剥茧、不断确认的过程。“说出你接触过的人员,是为了对这些人健康负责,也是遵守防疫法规的要求。”张晓东总是耐心讲解,打消群众疑虑。

“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儿?”对肥萱萱的电话采访,张晓东笑笑说,“挺多的。有一次流调,从对方的收款记录里找到100多人,一一筛查,整整忙活了两天,头都有点晕了~”而还有令人尴尬的就是,被流调人员电话设置、微信不回,张晓东这时只好全副武装到隔离点,当面询问密接或次密接人员,实在不行,就通过公安干警利用大数据来展开调查。

石悦

ShiYue

凌晨一两点接到外地推送的协查函是家常便饭,凌晨打电话,石悦不光要承受对方从睡梦中醒来的怒火,还要想尽办法解释:“我真不是骗子!我是肥乡流调人员。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7)

史元双

ShiYuanshuang

“妈妈,你赶紧把病毒打跑回来吧,我在家乖乖听话,按时喝药,等你快点回来!”史元双接完儿子的视频电话,眼泪不听话地流出来……

3

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

于逆境之中勇毅前行

坚守岗位、勇于担当

他们是平凡的岗位上的

“幕后”英雄

孙圣涛

SunShengtao

当初,区中心医院PCR实验室建设时,孙圣涛一丝不苟规范施工,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也为以后的维修和维护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在发热门诊、发热病区,他从事电力抢修、维护和保养等工作,并在核酸采集、疫苗接种时随处都可以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他就像是疫情防控战斗堡垒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8)

乔坤

QiaoKun

1米83的个头、90公斤的体重,穿着防护服,戴着不透气的面屏,乔坤在发热门诊、发热病区的各个区域内布置网线、调试系统,楼上、楼下来回不停地穿梭。汗水浸透他的衣衫、腰酸疼的不能站立,累得实在撑不住了,他就靠在墙角眯一会儿,缓缓劲儿咬紧牙关接着干……完成“隔离区的网络传输使命”辛苦但也光荣!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9)

他还承担着核酸扫码、物资运输、院外“疫苗”网络保障等多项任务。他不是随核酸采样队外出扫描信息,就是跟随疫苗接种团队外出运送物资,一有空还得到单位检查各区域的网络情况……

他常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特殊时期,更要牢记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05:30是早上还是凌晨(5:30准时开始)(10)

不退缩、不畏惧、不抱怨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

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让我们致敬

这一份

医者担当

来源:微观肥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