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一直在做心理咨询的朋友约我一起去给一个孩子和她的家长做咨询,这个孩子是校内5年级的孩子,小女孩看上去文文静静,但是有一天突然站起来,走出教室,在走廊里就开始揪自己头发,很痛苦的样子,班主任看到她这样,随后跟着出来,发现她走进了卫生间,更加使劲地揪头发,甚至想去撞击墙壁。
后来班主任联系了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痛苦地说:有一天孩子甚至躲在屋子里拿到划自己,说对自己的惩罚。因为自己在广告公司,平时工作很忙,经常要出差,对孩子关注度也不够,但是孩子从小就很优秀,自己也特别放心,一直觉得孩子很省心,这一次她不知发生了什么?
之前听邻班的一个妈妈也说过,她班里有一个小男生,在考试时,突然大声说话,到处走动,监考老师告诉了他的妈妈,他妈妈只有一句话:把他赶出去!不让他继续参加考试了。
一位读者也在后台曾经私信我说,自己11岁的儿子,经常说自己会出现幻听,有时候会自言自语,生活不能自理,看到陌生人就跑,连家人都不见.....
当孩子负面情绪累积,却得不到有效释放时,他们,只能用“生理反馈法”即自我伤害来缓解内在的焦虑和痛苦。
02.这些孩子,究竟怎么了?
这,不是玩笑!
在美国,大约每33个孩童中有一个患抑郁症,这在10岁以下男孩里面尤为显著;大约每8个青少年中有一个患抑郁症,其中女孩的风险性更高。
很多父母,会觉得:小孩子懂什么,就是被惯得;这么小,有什么可抑郁的?
实际上,真不是那么回事!
一位美国小学老师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这个短文讲述的是她自己的故事,她说,她的妈妈有一天给了她几张婴幼儿时期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她八个月大时候,在一块草坪上咧着嘴笑的照片,她突然内心像被什么触动了一下,一下子就开始大哭起来,哭够了,又开始笑了,笑着笑着又哭了,她不明白自己怎么了,过了很多天,她终于情绪变平静很多,回想自己,原来,这种照片,居然是她整个童年所有照片里,唯一一张开怀大笑的。
而她在20多岁时,被诊断出有中度的长期抑郁症,这个抑郁症是她在儿童时期就有的,却一直被大人忽略了,即便现在她已经痊愈了,但是她依然有严重的社交焦虑症,很害羞,担心,恐惧,不安全感会随时涌向她的心头,她也呼吁,请父母们重视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抑郁症。
03.儿童抑郁症的识别率低,诊断难度大,不同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特点:
3~5岁学龄前儿童:对身边的同伴和游戏明显失去兴趣,在游戏中会自责,自卑,眼神中会有怯怯的样子;
6~8 岁的儿童:易怒,动不动情绪极端,或者情绪非常低落,会痛哭,大声喊叫,莫名的腹痛,无法解释的激惹和冲动;
9~12岁儿童:突然自信心下降,自卑,空虚无聊,自责自伤,情绪低落或者容易激怒;
12~18岁青少年:冲动、易激惹、爱故意反着做事、不计后果、学习成绩下降、有的还会逃学、结交坏朋友。
04.自伤的孩子,心理到底有多伤?
孩子产生抑郁症,并产生自伤行为,除了家族遗传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一些身边的因素:
- 从生理角度讲
从神经生物角度来看,很多人,自残之后人体会分泌止痛成分的化学物质,让人有放松舒适的感受,让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从而形成上瘾行为。
- 从身边人角度讲:父母或者其他家里人关系紧张
上面那个小男孩考试发怪声的家长,后来我们了解到,因为后期妈妈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对他的照顾顾不上,而且因为母亲可能长期处于照顾孩子状态中,脾气也非常暴躁,家庭关系也经常处于“战争”状态。
这样,孩子的内在就累积了很多负面情绪,对父母爱的不确定和没有安全感,焦虑和痛苦。
- 从孩子性格讲:过于完美的心理性格
第一个案例里的小女孩,从一年级开始就是班里的班长,学习也一直不错,但是她会有一个心理障碍:平时学习非常好,一到正式考试就会很紧张,而且有时候就考砸了。
有时候老师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优秀的孩子怎么考的这么差。而平时看这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完全是非常有自控力和自律的。
但是随着学业的逐渐加重,她开始越来越焦虑,她说“有时候,感觉自己身体里有一团火。”“感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这种追求完美的性格或者总想满足父母的荣耀感,让她变得焦虑,患得患失。
- 从生长规律讲:试图反控制
现在的家长,普遍是大事小情都愿意去管孩子,让孩子没有喘息的机会。而孩子从2岁开始的第一个叛逆期,就开始谋划着自己做主了,却往往被压制住;直到10多岁开始的叛逆期,青春期,他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证明自己时,往往又开始一轮新的反控制。
- 从孩子内心讲:看不惯自己,却又没有改变的动力
曾经有一个看上去相当阳光的男孩,在私下里却告诉我说:其实别人都说我爱笑,但是每次笑过后,我对自己都是无法压抑的自我厌恶感。
而他的父母,长期喜欢用指责和比较的方式来回应他的努力,他的内心其实很自卑,只能通过傻笑和使劲吃东西来排解,假装自己很快乐,却形成了心理上的恶性循环。
05.著名的教育专家刘墉先生也曾经谈过儿童抑郁症,他谈起身边的一个孩子,考上了常青藤大学,却不去报道,等妈妈开车到他住处时,发现他躲在一堆零食里,情绪却非常的低落,甚至不愿意见人。
就此,刘墉先生也提到了自己的应对方案:
- 写心情日记
他建议,由家人去瞧瞧记录孩子的情绪波动,将情绪分为1到10级,每天给情绪打分,满一个月再将这些分数连接起来,看看哪天情绪不高,什么原因造成的,形成一个情绪周期表格。
- 抑郁也有季节性
刘墉先生有一位朋友,每逢秋冬季节就是各种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但是一到春暖花开时节,不用治疗,他就开始变得开朗活泼,全无负面消极的状态。
另外,他也发现,一般喜欢艺术和文人,比较容易抑郁,比如海明威,贝多芬,梵高,拜伦,托尔斯泰,川端康成都是抑郁症患者。
07.那么,当家长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易怒,或者对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只想躲在一个角落里,或者出现自伤行为时,该怎么做更大可能地调动起孩子的情绪来呢?
- 说出来
鼓励孩子要说出来,妈妈自己也要好好和孩子沟通。我在写一篇关于不吼不叫和孩子好好沟通的文章里,有位读者留言说:深有感触,自己之前看到孩子的问题总是很生气,会使劲打骂他,后来她发现,这种打骂根本不管用,慢慢地,她开始改变自己,耐心和孩子好好沟通,孩子也开始不再对她封闭内心,也逐渐朝着她希望的模样发展了。
这里,好好沟通是关键。
2.画出来
在第一个案例中,最初那个小女孩是拒绝和我们沟通的,也很抗拒我们去靠近她。经过和她妈妈沟通,我们发现,她很喜欢画画,每次画画时就会很安静,情绪没什么太大波动。
于是,我们找来画纸,让她试着画出自己的情绪来。小姑娘最初也是比较抗拒的,故意画得乱糟糟的,线条很尖锐,但是,慢慢的,我们发现她画得越来越圆润,等情绪终于平和下来时,我们和她好好沟通了内心的想法。
3.写出来
其实,用笔沟通一直是个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刘墉先生每次都是给孩子写信的方式,让自己的建议和人生智慧溶解在一封封家书中。用笔沟通的方式可以让家长的情绪很平和,不会上来就指责孩子,而从孩子方面,孩子也不会因为被批评就直接跳起来反抗。
我的一个朋友,就很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每天她都会给孩子写一封信,早晨给孩子,其实也不用多少话,但是孩子读过之后,一天的信心都是满满的。
4.动起来
运动,能够促进人体内产生多巴胺和血清素,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是产生快乐的物理基础。很多孩子,上学本来都坐了一整天,放学后又被送到各个培训班里,然后回家后开始写作业,根本没有时间运动,长久以往,心情也就变得低落了,想想我们自己,如果这套流程下来,自己的情绪会有多好?
建议,周末多带孩子去户外爬山,踢球,每天给孩子足够的运动时间,让孩子和同龄人打打篮球,跑跑步,自由的奔跑,玩耍,心情也会豁然开朗。
5.晒一晒
这里其实也是运用刘墉老师的方式了。日光浴绝对是个治愈系,成人也会感受得到,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会让你心情大好,整天阴雨绵绵,心情也会糟透了。
所以,多让孩子晒晒太阳,感受户外大自然的雄壮与神奇,孩子在大自然中会感受天,地,人之间的连接与美妙。
08.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内在有许多情绪垃圾没有处理,就会累积起来,然后在不停地寻找出口,孩子产生的偏差行为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产生的情绪问题汇集成心理上的隐患。
让我们做一个乐观,平和,情绪稳定的爸爸妈妈,让孩子感到安全,自在,自信,乐观向上,也从我们这里吸收更多的心理营养!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写有温度的文字,做灵魂有香气的妈咪。资深文案,多平台原创签约作者,不倾城倾国只倾娃,育儿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创不易,请求关注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