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山易,憾岳家军难。”南宋抗金名将,千古英雄人物岳飞,从青年时期就坚定了爱国的理念,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一度为南宋的保护神。岳飞治军有方,岳家军纪律严明,深受百姓的喜欢。但是,遗憾的是,奸人当道,岳飞最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含冤而死。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1)

而岳飞还是我国千百年历史中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将领,他流传下来的诗词虽然不多,但是,首首都充满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和渴望建功立业的激情。其中一首《满江红》更是气势磅礴,隐隐有一词压两宋的架势。

《满江红》

怒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2)

词的上阙,以“怒发冲冠”开头,一下子就将人带入了激烈的情感之中。风雨刚刚停歇,诗人就登上高楼,倚着栏杆遥望远方。雨后的天地一片澄明,应该是会让人平静的,然和,诗人的心情却有如波涛汹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便是他此刻情绪的最好写照。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3)

诗人从青年起就投身家国大事,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战役,辗转于南北征战不休,但是,这些功绩在他看来都如尘土般微不足道,他想要的是真正的天下太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上阙的最后一句,诗人更是在其中寄托了自己积极进取,想要为国建功立业,收复河山的宏图大志。

词的上阙,诗人抒发的是自己的满腔热血和报国情切。在诗人看来,美好的青春年华,不用来报效祖国,那便失去意义了,人生有多少年华,不要都等到头发白了,才去后悔,这样是毫无意义的。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4)

金兵攻入汴京,徽、钦二帝身为君王居然沦为了阶下囚,这是整个国家的耻辱。诗人在词的下阙,以“靖康耻”开头,在加上“臣子恨”,表明自己时刻都没有忘记这个奇耻大辱,国恨家仇未报,心中愤恨不平,诗人此时只想驾着战车,将贺兰山踏平,来一雪前耻。而诗人对金人的恨意是深入骨髓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此句之中,“壮志”与“笑谈”,同用,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志向所在——灭敌雪耻,另一方面也写出了诗人心中对自己的自信——谈笑之间,国家匡复。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5)

下阙的最后一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达的是诗人对朝庭的忠心,皇帝远在朝堂,战场之事不能及时得知,诗人愿意用毕生的力量去打败敌人,匡复山河,他希望君主在朝堂之上听到的都是捷报,更希望有朝一日收复山河的消息可以穿过重重河山,传到京都。

词的下阙,豪气激昂。每一句,每一字,都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敌人满腔的恨意和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所在,豪情与自信的融合,感染力极强。

岳飞满江红一共几首(岳飞一首满江红)(6)

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感情激烈,一气呵成,读起来让人豪情顿起,心中无比的舒畅。这首词,从头到尾都是诗人的真情流露,气壮山河,千百年来不知道鼓舞了多少的志气。一首《满江红》,“孤篇压两宋”,真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