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记者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杨维骏的妻子王婉琪女士处证实,杨维骏已于9日下午18点03分在昆明离世,享年98岁。

杨维个人简历(反腐斗士杨维骏逝世)(1)

▲2017年9月27日,杨维骏在昆明的家中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记者 吴江 摄

杨维骏,男,1922年3月生,云南昆明人。194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云南省临时工委副主任委员,云南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民盟云南省委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和中央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杨维骏被称为“职务最高的实名举报者”。他曾称:“反腐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能停。”

退休后,杨维骏因持续举报白恩培、仇和等人,日渐成为著名的反腐斗士。中央纪委工作人员称其创下“三最”纪录,即“年龄最大、职务最高、反映问题不为自己而是最为老百姓着想”。

2017年,红星新闻记者曾采访了杨维骏和他的夫人王婉琪,以下是当时采访的内容。

现实版“陈岩石”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时,很多人给杨维骏和他的妻子王婉琪打电话、发微信,说杨维骏就像电视剧里的老检察长陈岩石。

“他们发来人物对照表,说电视剧里谁是白恩培,谁是白恩培的妻子张慧清。大家一致认为,陈岩石的原型就是杨维骏。”王婉琪告诉记者。

杨维个人简历(反腐斗士杨维骏逝世)(2)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陈岩石

电视剧里的陈岩石,是一位铁骨铮铮的共产党人。抗战时期,陈岩石虚报两岁,抢到了背炸药包的“特权”,后来陈岩石官至汉东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退休后,因看不过汉东省原省委书记赵立春贪赃枉法,并放纵自己的儿子赵瑞龙大搞权钱交易,于是常年坚持举报赵立春。

现实中的杨维骏,是党外人士。2001年,白恩培从青海省委书记转任云南时,杨维骏已退休近三年,“我向他提各种意见,都是敷衍的答复。”在后期交往中,白恩培给杨维骏的感觉,“就是一个土皇帝,权大于一切。”

2009年,杨维骏得到云南省兰坪铅锌矿的相关举报,发现这些问题可能和白恩培有关,他就将相关材料呈给正在云南巡视的中纪委。

杨维个人简历(反腐斗士杨维骏逝世)(3)

▲关于白恩培的举报材料

白恩培调离云南省省委书记后,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8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白恩培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1月,白恩培被双开。2016年10月9日,因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白恩培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为民请命大力反腐

杨维骏最早被民众熟知,是源于一次著名的“公车上访”事件。

2006年,昆明市西山区福海社区韩家湾村1700多亩耕地被征用,当地政府在没有出示任何征地手续的情况下,强行在耕地上倾倒废土废渣,致使民众上访。

2010年12月17日,88岁的杨维骏坐着政府配备的专车,带着两辆面包车、12名失去耕地的农民驶入了云南省政协。

有干部劝他:“你带着政府配车带农民上访,不合适。”杨维骏反驳:“我的公车不是拿来游山玩水的,是拿来为民请命的。”

杨维骏的父亲杨蓁加入过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时参加了云南重九起义,和朱德是结拜兄弟。杨维骏告诉记者,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城市平民,母亲是缝帽子的女工,“我三岁时,父亲被军阀杀害,父亲的故事,都是母亲一件件讲给我听的。”

杨维个人简历(反腐斗士杨维骏逝世)(4)

▲杨维骏家里仍摆放着父亲的照片

父亲对杨维骏的影响很大。他说:“在这种环境下出来的人,自然对老百姓感情深,所以我一生都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主人就不能被欺负了。”

他认为, 人民是具体的,而非空洞的。和电视剧中的陈岩石一样,杨维骏退休后最主要的事,就是为人民请命大力反腐。杨维骏有自己的新浪博客,上面挂着各种举报材料,不定期更新。

“我们也想过去养老院,但找他的百姓太多,在养老院不方便。”王婉琪说,“前些年他甚至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材料,现在更老了,就跑到小区门口滇池路的打印室,花钱请人打字,打印出来了还要一遍遍修改,有时候天黑了还要去,只好叫保姆把他牵回来。”

“活着就是对腐败分子最大的震慑”

王婉琪说,喜欢杨维骏的人、不喜欢他的人都很多,丈夫最大的“危险”是有些东西在脑子里根深蒂固,性格上又太直,就算省委书记来,有什么不对,他也直说,没有什么技巧,也不会转弯。

“(我们住的)小区大多都是省级干部,过去他在散步,有哪些不满,和别人聊天,人家都说 ‘是啊’,但有一次他发动签名,却谁都不签。”王婉琪说。

“亲戚朋友胆子小,他们不和我谈政治,但我不孤独,我有广大的群众,我有中央,我的奋战是积极的。”杨维骏说。

他告诉记者,当下反腐,就是打土豪劣绅,现在腐败分子们都在垂死挣扎,有些甚至恶意攻击在位的正直官员,斗争趋于白热化。“我很欣慰,又觉得形势依旧严峻。”

杨维骏写了文集和自传,文集的扉页上写着:一定向真理低头,绝不向谬误退让。他说,这是自己的人生格言。

杨维骏曾说,与腐败作斗争,是他最大的心愿,“对我而言,活着就是对腐败分子最大的震慑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