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江湿地公园白鹭(电白的一张生态名片)(1)

张慧谋

电白区树仔镇旦海村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白鹭,有时是早晨,有时是傍晚,即便是晌午,也能看到白鹭在池水上空翻飞,栖落在水边或在湿地上觅食。有时成群的白鹭飞回来,几百只或上千只的白鹭,海风似地“吹”到村前的池塘边和湿地里,白茫茫一片。

旦海村是树仔镇靠海的一个村庄,村前有千余亩养殖基地和盐碱地,这些年经过环境整治,生态非常好。鱼池虾池连成片,方方块块的池水分割着天空,水天一色,宁静而透亮。

一条直而平坦的乡道,连接着村庄与海湾,常有村外的人到这里观光。夕阳下,晚霞满天。这时,正是白鹭还乡的最佳时光。从天外归来的群鹭,白纸似地散落在浅浅的水面,或小立,或觅食,或起舞,简直就是天外来的一群气质优雅的“艺术家”。

这片平整辽阔的湿地,不仅是白鹭每个傍晚的归宿,也是海鸥、海燕、海麻雀常来觅食的地方。村里人说,中午前后,就有大群的海燕子、海鸥从海湾那边飞过来,落在“盐北”上捕食小鱼小虾。村人说的“盐北”,即盐田。这里过去是盐产区,后荒废,村民开挖养鱼养虾,成了旦海村的另一产业。

“过去的那些年,旦海村鸟类不多,白鹭更少。”旦海村支书刘星文说,近些年村里生态环境好了,村民保护鸟类的意识也加强了,他们不仅自己不伤害鸟类,还禁止捕猎者网鸟打鸟。白鹭是一个地方生态环境好差的“检测器”,一个地方多聚白鹭候鸟,说明它的生态环境一定好。旦海村近年白鹭回归,就是个最好的例证。

在电白,尤其沿海一带,近年白鹭集聚地有好几处。其中一处是水东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每天都有成群白鹭盘旋在红树林上空,引来不少观众和摄影爱好者。为方便人们近距离观看白鹭,当地市政部门还专门在海堤建了一座“观鹭台”。

岭门镇海坡村,是个偏僻的海边小渔村。黄昏日落时分,数以千计的白鹭集结在村边的树林里,场面十分壮观。

海坡村靠近海边滩涂,每逢退潮时,滞留在滩涂上的小鱼小虾、贝类特别丰富,为鸟类提供了觅食之便。村边树木形成一道绿色林带,也为白鹭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每年入冬,成千上万只南迁的白鹭如期而至,铺天盖地,散落在滩涂湿地和村边的树林里。村里一户人家院后的树林,成了白鹭晚归投宿的营地。这户人家的主人说,这片林子常来的还有夜鹭、灰鹭、池鹭。村里人这些年,都有意识地保护它们。

近年来,电白投下巨大的财力和人力,致力于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生态越来越好,白鹭回归,候鸟常至,这就是电白最亮丽的一张生态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