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色的乔治2020-02-2920:51

李诞在吐槽大会上曾经如是评价甄子丹:我们的功夫巨星是有传承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吴京,一人一个时代,但是甄子丹在其中就很像一个过渡时期,短暂而又不璀璨,唐宋元明清,甄子丹在这个里面代表的历史时期是五代十国,历史的车轮化身成吴京的样子,无情地在甄子丹身上辗过,只留下一串正能量在空中回荡。

李诞简单的几句话,将功夫巨星做了一个准确的概括。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1)

甄子丹作为继李连杰之后的接班人,他在中国功夫电影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李诞用了短暂而又不璀璨来形容他,其实甄子丹在功夫电影中所处的位置跟功夫片所处的时代节点有关,而吴京的成功在于他跟上了时代的节奏,为中国功夫寻求到了适合时代需求的新思路,这点说来话长,留在以后慢慢说。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2)

今天以李诞对甄子丹的评价作为本文的开场白,是觉得用这段评价来概括中国功夫电影的发展既生动,又准确,还稍带那么一点点残酷。

甄子丹在功夫电影中的位置是多少有些尴尬的,并不是他的能力不行,而是他所处的时代不同。

而在中国功夫电影的进程中,有很多人付出了相同的努力,却在功夫电影的历程中看不到名字。更多的,做了功夫电影的历史背景。

今天我们要说的人,不是甄子丹,而是于荣光。

于荣光是最早南下发展的内地武行演员,也是除了李连杰之外最红的武打明星,他身形高大威猛,武打动作刚硬利索,但是闯荡港圈多年,也始终难以像李连杰那样大红大紫,很多人都感到纳闷:于荣光为啥不能大红大紫?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3)

01 从京剧武生走向大银幕的反派于荣光。

知道于荣光这个演员已经三十多年了(很暴露年龄),1982年,有一部电影以一毛钱的票价卖出了一亿多的票房。你一定猜到了,没错,它就是《少林寺》。

很多孩子看了少林寺都萌生学武功的想法,此时的于荣光看过《少林寺》后却萌生了像李连杰一样演功夫电影的想法,他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但遗憾落选。

父亲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鸣魁,自小生于京剧表演世家的于荣光,从11岁开始就进入京剧武行学习,看过《霸王别姬》的人都知道,学京剧是苦活儿活儿,于荣光经过十多年的正规训练,练就了一身硬功夫。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4)

唱京剧的人都想成角,于荣光也不例外。凭借自己的刻苦学习,他在京剧武行里很快就打出了名气,于荣光虽然是单眼皮,但化上武生妆后眼神如矩,身形魁伟,非常英武。看过《少林寺》的于荣光,想寻求更大的舞台,他想把自己的风采用通过电影展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24岁的于荣光怀着雄心壮志报考电影学院培训班却落选,让他多少有一些挫败感,但成为功夫演员的梦想一直在他心里滋长着。

终于,他等来了机会。《少林寺》的大火,不但牵动了很多人成为功夫巨星的梦,同时,也牵动着不少功夫导演的心。

《少林寺》播出后,因《霍元甲》而在内地成名的导演徐小明,看到了功夫片在大陆的市场,他到北京寻找合适的演员筹拍功夫电影《木棉袈裟》,几经筛选后,徐小明看上了英武威猛的于荣光。

《木棉袈裟》成为于荣光的电影处女作,在影片中他饰演反派祁天远,与徐向东饰演的慧能展开了一场邪与正的争斗。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5)

其实从剧照中的两位主演的眼神中就能看出端倪,于荣光的眼神里明显带有武生训练的痕迹,这种眼神是经过武生长期训练才有的神采。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6)

于荣光因祁天远在功夫圈小有名气,但是在过去的影视圈,演反角很难大红大紫,哪怕是现在的影视圈,角色人设对于演员的名气也是非常有影响的,在八十年代,演反角对演员的前途是有着更大的破坏力的。

许多公司想捧明星,轻易不会让其演反派,除非已经成名。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这种情况得到扭转,类似于温兆伦、罗嘉良许多港星却是因反派而大火,但在八十年代,正邪分得很清的是非观时代,人们是很排斥坏人的。而且当时的电影中对坏人的刻画也比较单一,因为对坏人的排斥,也会牵连到演员。

那时拍港片给的片酬相当于当时他在京剧院一年的工资,这也是很多内地演员想去香港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相对于当时同剧组的演员来讲,大陆演员的工资却少得可怜,那是一个内地演员在香港倍受歧视的时代。

徐小明看中于荣光的潜质,又力捧他做主角,合作了电影《海市蜃楼》,这部电影的反响并不大。而此时的李连杰早已凭借《少林寺》系列火遍华语电影圈。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7)

于荣光和李连杰一样,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香港站稳了脚跟。他努力学习粤语,很快的融入了港圈,多次与香港巨星级的演员合作,王祖贤、成龙、林青霞、杨紫琼等人合作,在片中多以反派出现。他在香港前后共拍了五十多部电影,大都以反派出现,也有过提纲主角的机会,但电影均反响平平,那个时代,功夫电影是成龙和李连杰的时代,其他人很难出头。

于荣光任凭如何努力都无法达到李连杰的名气。这与他的长相有关,也与他长期在电影中饰演反派不无关系。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8)

他曾在1993年和王祖贤、林青霞两大女神合作《东方不败风云再起》,在该片中饰演主角顾长风,能与两大女神合作的男演员,他在电影圈中的影响力也是可想而知的。

于荣光不断寻求着突破,喜剧、警匪、武侠他都一一尝试,他将反派的奸滑狡诈演到入木三分,将杀手的冷血无情演到让人不寒而栗,他和成龙一样,演打戏时从不用替身。

于荣光和李连杰也有过多次合作,最为经典的角色是和李连杰、谢苗、梅艳芳合作《给爸爸的信》,他饰演的大反甫光,戴着一副墨镜,狠戾狂妄的形象至今都记忆犹新。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9)

很多人都曾以为于荣光是港星,直到他回归大陆银屏后方知道,他是地道的北京人。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连杰,于荣光对这件事也看得很开,做演员的,尽了自己的本分,能达到什么成就,有天时、地利、环境等多种因素,况且,全中国,也就一个李连杰,他俊朗的外表,灵秀潇洒宛若游龙的武打动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02,打道回府后的于荣光,又折腾出一片新天地。

于荣光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记得他在访谈中说他初到香港学粤语,为了能尽快学会,他就挨个给朋友用粤语打电话,直打到对方听不下去求他说回普通话。

于荣光是一个爱折腾的人,从京剧武生到武打明星,在香港闯出名气后,等到2000年香港影视衰落时他又回到了大陆,在电视剧领域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2000年后的大陆电视剧市场正蓬勃发展,于荣光又先后化身制片人、导演、监制,先后制作了电视剧《真言》、《钱王》,并凭借后者荣获中国电视剧金鹰奖。

2003年,与北京海润影视集团合作投资成立了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并出任总裁。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10)

2006年,其监制、主演了36集大型军事题材电视连续剧《狼毒花》。这部剧,是他最为人称道的一部作品,于荣光无论从演技到剧情的把控上,均达到了一定的火候。

于荣光导演由吕良伟和秋瓷炫主演的《木府风云》也深受好评。

《新三国》里他饰演关云长饱受争议,但依然不乏收获大批喜欢他的粉丝。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11)

于荣光偶尔也会回归大银幕,过过武打戏瘾,他和成龙王力宏合作《大兵小将》,参演《叶问》、《大武生》等电影,他被誉为“开内地硬派小生之先河"的实力派演员,

而私下里的于荣光则非常低调,从业多年以来,从未有过半点绯闻,家庭生活也非常幸福美满,他的家人极少暴露在镜头下,于荣光从武生到电影明星,从电影明星到导演、制片、监制,一路走来都写满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寻。

他给每一个角色都赋予了不同的人生,从香港到内地,八十多部电影40多部电视剧,

他的身影,在不经意间竟贯穿了好几代人。

误认为香港艺人,误以为是港星的他(12)

从木棉袈裟开始启程,到港片辉煌时期影片里的配角,到打道回府后的导演、电视剧演员,每一次选择都是他对梦想勇敢的突破和追寻。

《庆余年》里的肖恩,又让更年轻的零零后认识了这位将一生奉献给影视的老艺术家,他热爱影视,一如他热爱自己的生命,他将他的面容,留存于不同时代人的记忆中,他虽然未能达到李连杰、甄子丹的成就,但是他却是最具生命力的绿叶,从八十年代至今,没有人像他一样以配角的身份从始至终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2016年3月,于荣光荣登中国功夫巨星排行第十位,这是对他最好的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