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然不是科学家,没有闪亮的科研成果,但她的生活、工作都和科学事业密切相关,她默默支持丈夫郭永怀的事业,积极推动李政道创办的CUSPEA项目,晚年更是多方奔走,呼吁保留科学家故居——“特楼”,她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夫人——李佩。
来源:《协力电子党刊》
默默支持郭永怀的“两弹一星”事业
1947年,李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攻读工商管理专业,留学期间她结识了在航空工程研究生院任教的郭永怀。
1948年春天,李佩和郭永怀结婚。
李佩与郭永怀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1949年,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国,钱学森、郭永怀等海外赤子们心潮澎湃,归心似箭,他们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形势发展。郭永怀和李佩经常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讨论祖国的命运与未来,思考能为新中国做些什么工作。在郭永怀和钱学森等海外学子们的影响下,李佩认识到了科学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并由此影响了她的大半生。
1956年,已经回国的钱学森曾两次写信给郭永怀,邀请他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此时的郭永怀正在康奈尔大学担任教授,李佩也在大学里教中文,并深受赞誉。为了回国,夫妻两人放弃了优渥安逸的生活,拒绝了康奈尔大学的挽留,踏上了回国的归程。
1956年10月,郭永怀与李佩终于回到了祖国,郭永怀担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为了方便照顾他,李佩拒绝了出差较多的外事局工作,选择了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的工作。
郭永怀在力学所办公室 来源:见水印
郭永怀全面参与了导弹、核武器和卫星的研制工作,出于工作需要,曾频繁往返于北京和青海,面对“异常”,李佩什么也不问,毫无怨言地照顾家庭,一直在郭永怀背后默默地支持着他,用另一种方式为祖国的建设尽微薄之力。
1999年,郭永怀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3年,李佩将这枚奖章赠送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又将60万元积蓄捐赠给中科院力学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郭永怀奖学金”。奖章是装在朋友的行李箱里带过去的,积蓄是她亲自到银行办理的,没有任何仪式。
积极参与CUSPEA项目
1979年,在李政道的推动下,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成立。1980年5月13日,李佩成为了CUSPEA项目委员会的一员,主要负责英语笔试的出题和阅卷工作。
她认为CUSPEA英语考试应更加注重实用性,并针对这些考试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创新。在听力部分,李佩没有完全照搬TOEFL考试模式,而是增加了听写;在语言结构部分,多用填空、改错等方式;在阅读理解部分,考词汇的用法以及短文的大意;写作是按照题目,写出个人的评论,这更容易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
李佩对待工作始终严谨认真,赢得了李政道先生和很多来中国负责面试的美国教授的尊敬。他们都称赞李佩的考题出得非常好,监考、阅卷组织的也十分严格,这令他们十分满意和放心。在给美国某些大学的推荐信中,英文水平证明书中只要有李佩的签名,都会得到大学的认可。
十年间,CUSPEA项目为中国培养了近千名优秀人才。因为这个项目,李佩和李政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每年春节,李政道都会寄给李佩他亲手制作的贺卡,祝愿她新年快乐!
李政道寄给李佩的贺卡 来源:《高山仰止 大爱无疆——我们心目中的郭永怀和李佩先生》
不遗余力宣传钱学森
李佩与钱学森的相识,源于郭永怀。
一次,郭永怀对李佩说,我邀请了两个朋友来家里做客,其中一个朋友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你来帮我烧一锅鸡汤吧。这个朋友就是钱学森。其实在这之前,李佩已经听过钱学森的一些事情了,知道他是搞导弹、火箭的,而且还成就斐然。当她真正见到钱学森的时候,没想到原来这么年轻。
后来她在采访中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真是有希望,因为我当时读书的年代都是抗日战争的时候,我们整天挨着日本人的轰炸,飞机老跟着我们转,有一次我住到女生宿舍就挨着一个炸弹,对于这些事情,我一直老是念念不忘的,总觉得我们有一天,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报仇,后来我一看有他们这样的人回国,我们国家就有希望了。”
2008年,91岁的李佩开始着手翻译钱学森的文集。在动员会上,她说:“为宣传钱学森,我会不惜名、不惜力、不惜一切代价把事情做好!”
她把曾经在钱学森领导下工作、学习过的科研人员召集起来召开座谈会,细致入微地研究了文集的编辑思路、译校原则和具体分工,并组织了20多位专家,把钱学森在美国期间的研究论文翻译成中文。翻译过程中,但凡遇到争执,李佩都会亲自审阅并定稿。
2011年,历时三年,经过六审六校的《 钱学森文集(中文版)》终于出版,并获2012年上海图书特等奖 。
来源:孔夫子旧书网
李佩还与郑哲敏院士共同创立了“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为国家改革和发展积极献计献策。研究会还定期邀请一些社会著名专家来做报告,讲述科学家故事,科技发展史等内容。每次论坛举行时,李佩不仅全程参加,还亲自担任主持人。
2011年1月,93岁的李佩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同学们讲述钱学森和李政道的励志故事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服务“特楼”,呼吁保存“特楼”
中关村“特楼”是中国科学院上世纪50年代为科研人员建设的三栋住宅楼,里面曾居住过40多位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包括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956年,刚回国的郭永怀和李佩住进了这里。
特楼 来源:见水印
李佩回国后承担的中科院行政管理局西郊办公室工作主要就是为“特楼”和居住的科学家及家属服务。“特楼”刚建成时基本没有什么配套设施,李佩就亲自带着家属委员会的夫人们多方奔走,最终建起了幼儿园、小学、医务室;菜场、粮店、中关村茶点等生活设施也都是她先后推动建起来的。
离休后的李佩又重新投身于社区建设,为了能让离退休老人了解现代科学发展趋势、国内国际形势变化,仅她义务组织、主持的系列知识讲座就有600余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中关村“特楼”曾面临拆迁之虞。李佩和何泽慧这两位“特楼”最早的居民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呼吁保存“特楼”。
李佩亲笔书写呼吁信,一一列出当年住在特楼里的科学家,阐明保存特楼的宣传意义和教育作用。她说,“中科院精神的根在这儿”“老科学家们的作风、品格、精神应当被传承下去,但精神要有载体,要由物质来反映和表现。那么多年发生了那么多事,若能放到一起,足够装一个博物馆的。”
李佩手写《呼吁保留中关村最早归国的老科学家们居住的宿舍楼》 来源:《知识分子》
呼吁信原文如下:
位于中关村中科院北宿舍区最中心的三幢楼:13、14、15,及其共北边的10、12楼,是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由美、英等国归来参加科教兴国、建设中科院各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居住密集的宿舍区。
我和郭永怀是1956年11月间住进13楼(当时排为26楼)的,同时入住的有张文裕、王承书一家,相继迁入的有汪德昭、杨嘉墀、郭慕孙、陈家镛各家,在隔壁单元住的有刘崇乐、梁树权、熊庆来、林一、屠善澄、顾准等。
住在14楼的有:钱三强、何泽慧、钱学森、赵忠尧、秉志、戴芳澜、贝时璋、邓叔群、黄秉维、钱崇澍、陆学善、施汝为、罗常培(文学语言学家)等。
住在15楼的有:王淦昌、吕叔湘(语言学家)、柳大纲、恽子强、林镕、陈世骧、傅承义、李善邦、陆元九、蔡邦华、赵九章、叶渚沛、陆志伟、马溶之等户。
住在10、12楼及分散在5号、7号等楼的有陈芳允、叶笃正、彭桓武、胡世华、朱洪元、李荫远、李正武、王绶琯、冯康、谢家麟、陈能宽、王葆仁、关肇直、林同骥、钱人元、蒋明谦、冼鼎昌、蒋丽昌、许国志、夏培肃、郑哲敏、陆启铿等户。
黄庄小区宿舍楼建成后,上列各户不少迁走,但唐敖庆、顾功叙、郑哲敏等先后迁入15楼,吕保纸(编者注:不确定)、马世骏、郑作新、杨承宗等迁入14楼,刘光鼎、吴汝康等迁入13楼。
上列科学家几乎全部都是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将近一半是50年代由美国回来,他们都参加开创新中国不同领域的自然学科,撰写教材,与有关大专院校(如北大、清华、科大、北航等)兼课,培养研究生,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及教育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的国防建设争得了荣誉,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就有8人,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贡献的还有多人。
1982年中央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中规定,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关人与物要重点保护。最近中央又一再重申保护文物及名人故居。中关村这几幢楼是众多为科教兴邦建立功勋的科学家们的故居,历史不应忘记他们,不应忘记他们当年孜孜不倦、埋头书案的生活环境,使后代年青人在高楼大厦群中看到师祖辈当年的艰苦朴素创业心境,未始没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李佩
签字页 来源:《知识分子》
我们认为保留中关村早年归国的老科学家们居住的几幢宿舍楼时,“科教兴国”既有现实意义,又能对后代的科技工作起到不忘历史、不忘师辈们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作用。
2017年1月12日,李佩去世,享年99岁。在她呼吁信的影响下,更多的人加入了保存“特楼”的工作中来。旅美作家王丹红写出一系列纪念文章,让更多人知道了李佩未了的心愿;2017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李楠发表论文,推荐将科源社区的23栋建筑整体列入历史建筑;边东子和柳怀祖也在多方寻访资料,充实着人们对特楼的回忆。
2019年6月21日,李佩去世后的第890天,“特楼”被公示为北京市首批历史建筑。
李佩先生将自己一生炙热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始终无怨无悔。她在研究生外语教学变革,中国应用语言学的创立,开辟新中国自费留学之路等事业上都曾做出开拓性贡献。
李佩
(1917.12-2017.1)
著名语言学家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来源:中国科学家
,